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药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乳头状癌( PTC)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6年 5月至 2018年 10月期间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33例 PTC及 40例甲状腺良性结节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表现,记录结节是否为低回声、纵横比是否 ≥1、内部回声是否均匀、有无微钙化、边界是否规则、境界是否清晰、血流是否丰富,并对上述超声征象作统计学处理,寻找诊断 PTC的较敏感征象。结果通过 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低回声、纵横比、钙化、边缘不规则均是影响 PTC诊断的因素( χ2=19.513、23.631、39.603、18.583,均 P<0.001)。通过 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MWA)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接受超声引导下MWA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患者,记录术后并发症,计算术后1、3、6、12月结节的体积及体积缩小率(VRR)。以术后12月结节VRR≥80%为疗效满意,VRR<80%为不满意,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选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64枚结节均顺利完成MWA手术,有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MWA术后1、3、6、12月随访结果显示结节的体积逐渐缩小(F=51.03,P<0.01),VRR逐渐增加(F=265.24,P<0.01);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均显示结节术前体积≥10 mL、高风险是MWA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结节MWA后疗效不满意的模型为M=-0.789+(1.582×术前体积≥10 mL)+(1.335×高风险),对应的敏感性为87.2%,特异性为68.0%。结论:超声引导下MWA是一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都比较好的方法,结节术前体积≥10 mL和高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18氟-脱氧葡萄糖PET/CT在原发灶不明的骨转移瘤(BMUPT)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并总结BMUPT患者PET/CT图像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PET/CT中心检查的49例原发灶不明的骨转移瘤患者的影像资料,记录其原发灶部位、淋巴结转移、远处脏器转移、骨转移部位及骨转移性质,同时测定各骨转移灶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对不同骨转移性质及部位的SUVmax做统计学分析。 结果 PET/CT检查共正确检出48例原发灶, 有1例未正确检出,新发现42例合并淋巴结转移,26例合并器官转移。49例患者中成骨性转移9例,溶骨性转移33例,混合性转移7例。各部位骨转移发生率依次为:脊柱91.8%、骨盆85.7%、胸部77.5%、四肢57.1%、颅骨24.4%。溶骨性转移SUVmax大于成骨性转移(t=3.55,P<0.05)。成骨性转移、溶骨性转移各部位之间SUVmax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PET/CT在BMUPT的原发灶寻找中具有很高的准确性,且能发现新的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灶,可以BMUPT患者病情评估及综合治疗提供更全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安全性及近期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34例甲状腺良性结节病人,排除禁忌证均接受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观察记录围手术期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术后1、3、6个月随访甲状腺结节的体积缩小率(volume-reduction ratio,VRR).结果 34例病人均无严重的并发症.本研究43枚结节均顺利完成微波消融治疗,一次性消融率为100%.实性结节术前体积(12.13±16.35)mL,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体积为(10.85±15.52)mL、(7.56±12.10)mL、(4.96±9.20)mL,VRR为(14.29±5.51)%、(49.65±12.12)%、(77.18±15.38)%;囊实性结节术前体积为(11.76±14.43)mL,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体积为(9.01±11.02)mL、(5.14±6.82)mL、(2.04±2.78)mL,VRR为(22.88±8.73)%、(56.85±8.74)%、(85.31±6.62)%;实性结节、囊实性结节微波消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结节的体积均进行性缩小,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结节的VRR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结节微波消融术后不同时间随访结节VRR比较,术后1个月、3个月囊实性结节明显优于实性结节VRR(P<0.05),而术后6个月,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2).结论 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具有并发症少、疗效显著的特点,是一种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手腕部关节超声对中老年类风湿关节炎腕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及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类风湿关节炎就诊的中老年患者95例为类风湿关节炎组。同期经临床排除类风湿关节炎诊断的中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21例为对照组。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腕关节多切面扫查,记录腕关节滑膜增厚、骨质侵袭、关节积液情况,进行超声半定量评分,双侧各评分相加计算出总的超声评分。采集患者禁食12 h后的外周静脉血4 ml,检测血清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水平。结果 类风湿关节炎组腕关节超声检查提示滑膜增厚、骨侵蚀、关节积液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超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类风湿关节炎组滑膜增厚、关节积液、骨侵蚀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流信号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类风湿关节炎组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超声评分与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水平呈正相关。超声评分、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