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10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纤维素过滤去除白细胞后再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方法提纯分离间日疟,恶性疟和伯氏疟3种疟原虫。经纤维素过滤后,P,u病人血和P。b感染鼠血中白细胞去除率分别平均达94。7%和75。4%而且不影响原虫密度和各期构成比,多个Percoll不连续绨度离心测试3种疟原虫裂殖体、滋养体、环状体和未感染红细胞的相对平均密度(kg/L);P。u分别为1。059、1。072、1。096和1。099;P。f分  相似文献   
2.
对杂交瘤细胞融合基本条件和因素进行比较,理会到骨髓瘤细胞系、牛血清、不同时间更换HAT选择培养基、PEG和HAT主要试剂的质量对融合率和单克隆抗体阳性检出率有明显影响,并对各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摸索,建立和稳定单抗技术方法,融合率达50~95%。  相似文献   
3.
用纤维素(Cellulose,CF-11)过滤去除白细胞后再用 Percoll 密度梯度离心方法提纯分离间日疟(P.v.)、恶性疟(P.f.)和伯氏疟(P.b.)3种疟原虫。经纤维素过滤后,P.v.病人血和P.b.感染鼠血中白细胞去除率分别平均达 94.7%和 75.4%,而且不影响原虫密度和各期构成比。多个 Percoll 不连续梯度离心测试3种疟原虫裂殖体、滋养体、环状体和未感染红细胞的相对平均密度(kg/L):P.v.分别为 1.059、1.072、1.096 和 1.099;P.f.分别为 1.070、1.079、1.10 和 1.10,配子体 1.085;P.b.分别为 1.059、1.062、1.103 和 1.104。并据此选择各自合适的 Percoll 梯度分离3 种疟原虫,将裂殖体、滋养体同环状体分开,获取原虫纯度(原虫数/100 个红细胞),P.v.由分离前 0.8%至分离后 93.5%,P.f.由2.3%至100%,P.b.由 30.6%至93%,分别提高 113.8、43.4和 2倍。  相似文献   
4.
自从1975年Kohler和Milstein创立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之后,现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寄生虫的生物学、诊断学和免疫治疗学的研究[1-2]。为开展对间日疟原虫的免疫诊断,我们应用该技术,制备了抗间日疟原虫单克隆抗体,并对其特异性进行分析。1材料和...  相似文献   
5.
一种新型的华支睾吸虫病快速ELISA诊断试剂盒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一种新型的华支睾吸虫病快速ENISA诊断试剂盒.检查华支睾吸虫病人血清453份.非流行区健康对照者血清356份.敏感性为92.1%(47/453).特异性98.3%(350/356)。试剂盒配备齐全.微量检测(血清用量20~10微升).开盒即用、操作简便、整个检测过程约需15min.肉眼判断结果.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特别适合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和现场使用。  相似文献   
6.
新型的华支睾吸虫病快速—ELISA诊断试剂盒现场应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对新型的华支睾吸虫病快速-ELISA诊断试剂盒首次现场应用进行评价.在本病流行区选259名职工.以双盲法用粪便清水沉淀法进行对照检测,抗体阳性率50.2%(130/259).虫卵阳性率47.5%(123/259).两者无显著性差异。其中两法均阳性106例.阳性符合率86.2%.两法均阴性112例.阴性符合率82.4%.总符合率81.2%.与我省常规ELISA法结果相近.显示试剂盒有良好的应用价值.特别适用于乡、镇卫生院。  相似文献   
7.
用纤维素(CF—11 cellulose)过滤去除白细胞后再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方法提纯分离间日(Pv),恶性(pf)和伯氏(pb)三种疟原虫。经纤维素过滤后,pv病人血和pb感染鼠血中白细胞去除率分别平均达94.7%和75.4%,而且不影响原虫密度和各期构成比。多个Percoll连续梯度离心测试三种疟原虫裂殖期、滋养期、环状期和未感染红细胞的相对平均密度(kg/L):pv分别为1.059、1.072、1.096和1.099;pf分别为1.070、1.079、1.10和1.10,配子期1.085;pb分别为1.059、1.062、1.103和1.104。并据此选择各自合适的Percoll梯度分离三种疟原虫,将裂殖和滋养期同环状期分开,获取原虫纯度(原虫数/100红细胞)在pv由分离前0.8%至分离后达93.5%,pf由2.3%至100%,pb由3O.6%至93.0%,分别提高113.8、43.4和2.0倍。  相似文献   
8.
比较间日疟、恶性疟和食蟹猴疟原虫可溶性抗原不同蛋白包被浓度、酶结合物稀释度以及几种混合纤维素膜的测定结果,建立和稳定DIA(斑点免疫结合试验)方法,用以检测和筛选单克隆抗体获得较好效果。与常规IFAT(免疫荧光抗体试验)比较,DIA敏感性高,抗原用量小,可用肉眼判定结果。  相似文献   
9.
通过制备抗华支睾吸虫单克隆抗体,建立和稳定了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方法,并对影响融合效果的融合条件进行了观察。聚乙二醇浓度、新生牛血清质量、更换HAT培养基的时间等因素对融合效果有影响。筛选了5株分泌高滴度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一种华支睾吸虫病快速诊断试剂盒。全程操作15min,内容完善,使用简便,可肉眼判断结果及用自来水洗涤。敏感性92.10%(417/453),假阳性率2.25%(11/488),优于常规ELISA。试剂盒重复性好,稳定性高,4℃存放有效期达6个月。初步现场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