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急性脑梗死(ACI)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急症,其致死率较高。超敏C-反应蛋白(hc-CRP)是炎症的重要生化标志物,而血清补体3为ACI的重要危险因素。为了解血清补体3和hc-CRP与ACI患者的相关性,本文对本院收治的98例ACI患者的血清补体3和hc-CRP进行了测定,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2月—2011年7月在我院收治的ACI患者98例作为研究组,男54例,女44例。年龄49~79岁,平均年龄为57.2岁。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血管疾病诊断标准,并用CT或MRI证实。所有患者均在发病12 h内入院。选取60例同期的本院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西酞普兰对急性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含量及抑郁状态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170名卒中确诊患者入院两周后进行精神状态评估,按有无抑郁症状分为急性卒中后抑郁患者组(DP,52例)及急性卒中后无抑郁患者组(NDP,118例),抑郁组给予西酞普兰每日10-40mg口服.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各组分别检测血清BDNF含量及评定HAMD、NIHSS和Barthel指数.结果:DP患者与NDP患者相比BDNF水平明显下降,HAMD、HINSS及Barthel指数两组具有显著差异;西酞普兰治疗能显著提高DP患者BDNF含量,但对NDP患者BDNF水平无明显影响.与NDP患者相比较,西酞普兰治疗更能显著改善DP患者HAMD,NIHSS和Barthel评分.结论:急性卒中后抑郁患者BDNF水平明显下降,西酞普兰能显著提高急性卒中患者血清BDNF含量,同时能改善抑郁状态和加速神经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3.
周劲建  顾大东  魏莉  杨越  赵轲 《海峡药学》2013,(11):121-123
目的评价注射用尤瑞克林治疗进展性卒中的疗效夏安全性。方法进展性卒中患者62例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对照组31例,治疗组3I例。两组予相同的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尤瑞克林针0.15PNA单住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7—14d,于治疗前后及3个月后评定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伤残或严重程度。进行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评价,并记录不良反应事件。结果治疗后及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伤残或严重程度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前:治疗组P〈0.001,对照组P=0.03;3个月后/治疗前:治疗组P〈0.001,对照组P〈0.001);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程度与对照组相比不明显,元统计学差异(P=0.11),但临床疗效、伤残或严重程度改善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临床疗效:显效率相比P=0.0018,有效率相比P=0.0013;mRS:P=0.03);3个月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伤残或严重程度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NIHSS:P〈0.001;mRS:P〈0.001);校对照组不良反应元明显增加。结论光瑞克林治疗进展性卒中安全、有效,并且能显著提高远期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蛛网膜下腔出血为临床急诊,再次出血死亡率高.而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绝大多数因颅内动脉瘤破裂所致.本科自1999年开始采用颅内动脉瘤GDC栓塞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10例,其中男性2例,女性8例;年龄43~70岁,平均年龄54岁.根据Hunt及Hess分级,其中Ⅰ级6例,Ⅱ级2例,Ⅲ级1例,Ⅳ级1例.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脑卒中的死亡率逐渐下降,但是生存下来的患者多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脑卒中的康复治疗日益受到重视.我们从2007年起对328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现报道如下,并对其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作用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脑梗死157例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97例,两组予相同的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尤瑞克林针0.15PNA单位静脉滴注,1次/d,两组疗程均14天,于治疗前后评定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伤残或严重程度,并记录不良反应事件。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组P〈0.01,对照组P〈0.01),但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程度更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伤残或严重程度评分显著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但治疗组伤残或严重程度改善较对照组不明显,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考虑与治疗后即刻评分及选择的病例重病残程度高有关;治疗组较对照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结论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远期疗效仍需临床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动脉瘤进行早期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2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经DSA检查显示脑动脉瘤25枚,全麻及肝素化后,从股动脉置入6F导引导管,于患侧颈内动脉C2平面,微导管在微导丝导引下置于动脉瘤体的近端1/3~1/2处,行动脉瘤内造影,对圆形/卵圆形或宽颈动脉瘤,采用“蚕茧”栓塞技术,在鱼形/囊状动脉瘤,采用“蚕食”栓塞技术。结果治疗组24例25枚动脉瘤瘤腔完全致密填塞或几近完全填塞(填塞范围>95%)20枚;大部分填塞(填塞范围70%~95%)2枚;部分填塞(填塞范围<70%)1枚;2例填塞失败。术后随访1月至5年,治疗组无1例死亡,亦未发生再出血;1例DSA复查发现动脉瘤腔扩大,未作特殊处理;17例CTA复查正常;6例未行DSA及CTA复查。远期生活质量GOS评分均为Ⅰ级。结论动脉瘤早期血管内介入治疗能有效防止动脉瘤再次出血,疗效确切,可操作性强,创伤小,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西酞普兰对急性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含量及抑郁状态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170名卒中确诊患者入院两周后进行精神状态评估,按有无抑郁症状分为急性卒中后抑郁患者组(DP,52例)及急性卒中后无抑郁患者组(NDP,118例),抑郁组给予西酞普兰每日10-40mg口服。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各组分别检测血清BDNF含量及评定HAMD、NIHSS和Barthel指数。结果:DP患者与NDP患者相比BDNF水平明显下降,HAMD、HINSS及Barthel指数两组具有显著差异;西酞普兰治疗能显著提高DP患者BDNF含量,但对NDP患者BDNF水平无明显影响。与NDP患者相比较,西酞普兰治疗更能显著改善DP患者HAMD,NIHSS和Barthel评分。结论:急性卒中后抑郁患者BDNF水平明显下降,西酞普兰能显著提高急性卒中患者血清BDNF含量,同时能改善抑郁状态和加速神经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9.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国内外均有报道,其对脑缺血时神经细胞膜所产生的自由基有清除作用,从而终止脑梗死的病理生理过程,保护脑组织尽可能少受各种代谢毒物的损害.我科应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单纯性疱疹病毒(HSV)感染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 4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编入研究组,另选取50例同期医院健康门诊体检者列入对照组,取两组研究对象血液进行抗体检测和结果判定,分别测量和记录两组HSV-1IgM和HSV-2IgM抗体滴度OD值,并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HSV-1IgM抗体滴度OD值为0.30±0.09,对照组为0.29±1.0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HSV-2IgM抗体滴度OD值为0.08±0.0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01±0.00,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V-2组的感染与缺血性脑卒中有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