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现代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工作责任重,工作量大。竞争机制的引进,加重了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长期的精神压抑会严重影响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在工作中会产生任务观点的思想动态,会影响护理质量,以人为本的护理管理的诞生,给护理管理者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是现代护理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以人为本的管理概念,提倡重视人,关心人,尊重人,爱护人,进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动性。在护理管理过程中,打破过去一味追求严格、严厉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天麻素、前列地尔、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8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静脉注射天麻素500mg、前列地尔针剂10μg,静脉入壶甲钴胺500μg,1次/d;对照组静脉注射前列地尔10μg,静脉入壶甲钴胺500μg,1次/d,共治疗2周。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为6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素、前列地尔、甲钴胺联合治疗DPN,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B细胞胰岛素信号转导的影响,以期探寻TNF-α导致B细胞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制.方法 从正常SD大鼠获取胰腺,胶原酶消化及网筛过滤初步纯化胰岛,再以胰蛋白酶和DNA酶消化成单细胞悬液,用流式细胞术(FACS)对B细胞进行分选纯化,细胞于实验前1 d更换为含0.2%牛血清白蛋白(BSA)的无血清培养基培养过夜.实验组加TNF-α溶液于含0.1%BSA的PBS缓冲液10 ng/ml培养6 h和72 h.对照组加入等体积的0.1%BSA的PBS缓冲液.100 nmoL/L胰岛素行胰岛素刺激实验.结果 TNF-α轻度升高基础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酪氨酸磷酸化水平(P>0.05),但显著抑制胰岛素刺激的IRS-1酪氨酸磷酸化水平(P<0.01).作用6 h下降28%(P<0.05),作用72 h下降51%(P<0.01);TNF-α作用6 h对IRS-1表达水平无明显影响(P>0.05),作用72 h使IRS-1水平下降63%(P<0.01).TNF-α作用6 h可增高基础丝氨酸(Ser)307磷酸化水平5倍(P<0.01);胰岛素刺激可使其进一步升高,但作用72 h后Ser 307磷酸化水平恢复至基础水平,胰岛素刺激不能进一步增强其磷酸化.结论 TNF-α可抑制B细胞胰岛素介导的信号通路,从而导致B细胞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观察二甲双胍对糖耐量低减患者糖代谢,胰岛素敏感性及其转规的影响。对68例糖耐量低减患者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二甲双胍治疗研究。方法干预治疗组在饮食控制加运动治疗的基础上予二甲双胍片0.5g,3次/d,疗程三个月。观察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浆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胰岛素(INS2h)、糖化血红蛋白等项变化。结果二甲双胍干预治疗三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BMI、WHR、FPG、PG2h、FINS明显下降P<0.05;INS2h、UNER显著下降P<0.01。结论二甲双胍片干预治疗糖耐量低减患者可使其糖耐量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5.
1病历简介 患者,男,79岁,主因流涕、心悸2d,伴发热1d于2009-01-22日入院.既往有2型糖尿病史10年、高血压、冠心病病吏多年,近半年口服优降糖2.5mg,3次/d,二甲双胍0.25g,3坎/d.入院后依据病史、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为:(1)慢性支气管炎并肺内感染;(2)2型糖尿病;(3)冠心病.(4)高血压.给予氧疗;口服肠溶阿司匹林75mg;卡托普利12.5mg,3次/d;二甲双胍0.25g,3次/d;优降糖2..5mg,早晚各1次.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注射液与康复新液联合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的方法将糖尿病足患者64例分为两组,每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前列地而尔注射液与康复新液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与康复新液联合治疗明显促进糖尿病足的愈合,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