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 制备水溶性CdTe量子点-广谱抗细胞角蛋白单克隆抗体(QDs-MAb)荧光探针,并对其特异免疫性识别能力和荧光稳定性进行检测.方法 在EDC偶联剂的作用下,将水溶性CdTe量子点与广谱细胞角蛋白单克隆抗体(Pan CK)进行了连接;对肝癌细胞HepG2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和QDs-MAb单抗荧光探针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观察比较Pan CK蛋白在细胞内的分布;将量子点与传统的荧光染料FITC的荧光强度和荧光稳定性进行了比较.结果 QDs-MAb单抗荧光探针对HepG2细胞内的Pan CK分子具有特异性的识别能力;与FITC相比,QDs-MAb荧光探针荧光度更强,光化学稳定性更好,激发光连续照射30 min及室温放置3 d后均未见明显淬灭.结论 本实验成功制备了QDs-MAb荧光探针,为半导体量子点用于上皮来源的肿瘤细胞内Pan CK分子的相关检测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两种国产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荧光定量检测试剂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于该院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176例,分别用两种国产HBV核酸定量检测试剂测定其HBV DNA水平。比较分析“煮沸法”的A试剂与“一步法”的B试剂的线性范围及其灵敏度。结果 17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用两种试剂检测,A试剂检测为阳性的样本有71例,阳性率为40.3%(71/176);B试剂检测为阳性的样本有120例,阳性率为68.2%(120/176)。阳性率的一致性为100%,阴性率的一致性为53.3%,总的一致性为72.2%。结论 两种国产HBV DNA检测试剂盒对于HBV载量在低复制水平的血清标本具有很好的可比性,B试剂的扩增效率高、操作简便、定量结果准确、线性范围广等优点,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4.
选取78例在我院进行尿液潜血检验的患者,均采用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两种不同方法,观察并比较这两种不同方法的检验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种检验方法均为阳性14例,以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为标准,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的假阳性率为17.65%,假阴性率为8.20%,以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为标准,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的假阳性率为26.32%,假阴性率为5.08%,两种方法联合检验的效果明显好于单独一种方法,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采用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的方法存在误差,两种方法联合应用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制备能特异地与靶细胞结合并具有磁响应性的单抗CD71纳米免疫磁性颗粒(单抗CD71-MNP)。方法:在EDC的作用下,将单抗CD71与磁性纳米颗粒进行共价偶联;将单抗CD71-MNP加入到脐血单个核细胞悬液中,磁性富集有核红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单抗CD71-MNP特异性。结果:制备的单抗CD71-MNP能敏感而较特异地与靶细胞结合,假阳性率低。结论:单抗CD71-MNP能有效地从脐血中分离出有核红细胞,为无痛性产前诊断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7.
吴枚 《上海医药》2002,23(10):438-439
中国已正式加入WTO,面对药品关税的逐步降低和即将开放的药品分销服务市场,中国医药商业企业正处在生死攸关的十字路口。将企业做大、做强,走规模化发展的道路是中国医药商业企业出路所在。而连锁经营则是实现规模化的有效方式。现代连锁经营模式正以不可阻挡的势头改造着传统的中国医药商业企业的形态。同时,产品的大规模生产、现代储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子科技和现代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医药商业企业跨地区(跨国)连锁规模化经营提供了技术支撑。一方面,医药商业企业能够实现大规模的集中采购和跨区(跨国)销售;另一方面,发达的信息技…  相似文献   
8.
潘明安  吴枚  李双明 《实用全科医学》2011,9(6):877-879,F0003
目的对照研究高频超声在前列腺穿刺的引导作用及发现微小病灶的作用,探讨P3、ki67、nm23等抗体在前列腺癌、高级别前列腺上皮内瘤变及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判断肿瘤的预后。方法在直肠经彩色多普勒超声仪(高频)及穿刺导向器引导下,用美国BARD公司的18G组织切割针及配套第三代自动弹射式活检枪,经会阴穿刺,对前列腺左右叶各5点共10点标准穿刺,活检标本石蜡包埋,制作蜡块连续切片,进行HE染色,并做P3(即P504s/P63/HMW CK)联合ki67、nm23免疫组化检测,观察在前列腺穿刺活检中的作用。结果 P3结合ki67、nm23在前列腺癌、高级别前列腺上皮内瘤变及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会阴穿刺与经直肠穿刺相比较,减少感染的发生。结论经会阴前列腺10点标准穿刺法,结合临床和影像学资料,鸡尾酒抗体,可以得到较高的确诊率;高频超声可以发现微小病灶;ki67、nm23可用于前列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与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9.
骨碱性磷酸酶半定量检测诊断小儿佝偻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碱性磷酸酶(BALP)是血清碱性磷酸酶(ALP)的同工酶,由成骨细胞合成,是骨钙化带形成的主要活性物质,是反映生成率最敏感的指标。当成骨细胞转化为骨细胞时,BALP活性逐渐下降。如果小儿体内缺乏维生素D,骨钙化不足,成骨细胞不能转化为骨细胞,代偿性增生,BALP活性则上升。本文对210例0~13岁患儿检测了骨碱性磷酸酶,研究骨碱性磷酸酶(BALP)与早期小儿佝偻病诊断的临床意义,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定量检测肝细胞癌、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及健康者血清中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和甲胎蛋白(AFP)水平,对比分析GP73与AFP的检出率,探讨GP73用于诊断肝细胞癌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健康者、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细胞癌患者血清样本,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和化学发光法检测GP73和 AFP。结果在肝细胞癌患者血清中,GP73检出率为75.61%,AFP检出率为40.24%,GP73明显高于AFP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GP73检出率为12.58%,AFP检出率为41.67%,GP73检出率明显低于 AFP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健康者GP73检出率为1.67%, AFP检出率为6.67%,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健康者和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中GP73特异度为93.42%, AFP特异度为77.78%;ROC曲线分析显示GP73和AFP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41和0.8066,GP73与AFP两者联合检测对肝细胞癌的检出率为87.80%。结论 G P73在健康者中检出率和水平极低,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为12.58%,肝细胞癌患者高达75.61%。ROC曲线分析与检出率基本一致。GP73在肝细胞癌患者中检出率高,特异度强,是早期诊断肝细胞癌的首选标志物。联合GP73和AFP检测可以提高对肝细胞癌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