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1.
疟疾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寄生虫病。三亚市雅亮乡雅亮和清法两个村委会 2 0 0 1年 3~ 9月份发生疟疾大幅度回升 ,为弄清其流行原因 ,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调查对象为 2 0 0 1年 3~ 10月份雅亮乡疟疾发病较高的 12个自然村 ,经专业疟原虫镜检人员镜检确诊的疟疾病例。设计疟疾病例调查表 ,按表内项目要求 ,专人逐户询问病人或家长进行填写汇总作流行病学分析。2 结果2 1 一般情况 调查地处微小按蚊为主要传播媒介高疟区的雅亮乡雅亮村委会的三毛等 8个村自然村和清法村委会的清法 7、8队 (村 )等 …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和总结海南省三亚市天涯区高峰一名间日疟原虫带虫者的调查与处置,为防治和消除疟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收集该带虫者发现、诊断及处置等的相关信息,查阅三亚市历年疟疾资料等。结果在处置1起本地三日疟疫情中,通过PCR(巢式)检测发现1名间日疟无症状感染者,该无症状感染者入院治疗时无畏寒、发热等不适症状,体温正常,血常规检查未见异常,血涂片镜检和RDT检测均为阴性,但是PCR(巢式)检测为阳性;该无症状感染者为三亚本地居民,既往无疟疾史和输血史。近3年,未曾外出务工,也无畏寒、发热等疟疾临床表现;该无症状感染者经治疗后,多次随访血涂片镜检、RDT和PCR(巢式)检测均为阴性。后经另一个省级疟疾诊断参比实验室通过PCR荧光探针法检测该感染者治疗前采集的血样,其结果为阴性。随访至今该感染者无复发,现正常工作和生活。结论该间日疟原虫带虫者虽然一开始被诊断为本地间日疟无症状感染者,但其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没有直接和明显的证据支持。此外,两次不同PCR方法的检测,其结果不一样,故不能排除第一次PCR检测结果为假阳性的可能。提示今后碰到此类情况,除考虑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和临床表现的同时,还需寻求更多准确和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海南三亚市一起罕见的本地传播三日疟疫情调查和处置进行描述,以明确虫种、分布特征和流行程度。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收集病例及相关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阐明此次疟疾疫情的三间分布特征;通过镜检、RDT和PCR确定疟原虫虫种,媒介调查明确主要传播媒介,为及时规范治疗和媒介控制提供依据;对村民进行疟疾防治知识宣传,对村医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知识培训,及时规范治疗患者和控制媒介,对疫情进行有效的控制。结果在疟疾流行季节通过镜检和PCR共确诊三日疟6例,间日疟1例,这是历史上首次在海南三亚发现本地三日疟病例,年龄主要在40岁以下,4—9月份为疫情发病期。在疫点村、周边居民和临近村庄的上山人群范围内开展主动病例调查,发现带虫者5例,带虫率0.39%。媒介调查发现村庄主要媒介为微小按蚊。经及时应急处理和规范治疗,患者全部治愈。通过对疫点村居民房舍进行溴氰菊酯滞留喷洒等综合性防制措施,有效控制了疫情的进一步蔓延。结论海南省三亚市首次发现本地感染三日疟为主的疟疾疫情,采取治疗患者、媒介防制等综合性措施后疫情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4.
一起在高疟区作业导致疟疾暴发的报告陈志勇吴德雷某乡是海南岛南部山区主要的疟区之一,为黎、苗族聚居地。1996年4月20日,该乡组织了1806名民工在高疟区修公路。民工中有1071人来自中低疟区,均在工地露宿,几乎没有蚊帐防护,尽管工地上组织预防性服药...  相似文献   
5.
三亚市开发区一起疟疾暴发流行的调查陈继锋罗丕泽吴德雷苏庆才罗启民陈武方树皎陈光娥林竹良海南省三亚市卫生防疫站(三亚572000)三亚市旅游区鹿回头村,40年来无疟疾疫情报告,1995年5~6月间在该村居民中,发现10多例从无外出史的间日疟现症患者,1...  相似文献   
6.
为了消灭新疟区的残存病例,清除病灶点,我们于1997年8月4日,使用由英国捷利康有限公司公共卫生部生产的10%爱克宁可湿性粉剂,对三亚市旅游区鹿回头村进行滞留喷洒(1995年该村曾发生因输入传染源而引起的间日疟暴发流行)。喷洒范围是住户的室内及离庭院10m以内的杂草、果丛等处。喷洒后第2d便发生成批人群的过敏反应。疫情发生后,及时采取了抗过敏的应急措施,使过敏反应得以缓解。现将调查情况报道如下。调查对象1 对象 查访记录喷洒过爱克宁的住户及所有成员。2 判断标准 凡喷洒爱克宁后,第2d起出现结膜…  相似文献   
7.
三亚市位于海南岛的南端 ,面积 1919km2 ,总人口 48.2万 ,其中黎族等少数民族 14.5万。经过 30多年的努力 ,班氏丝虫病的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防治效果。1 流行情况70年代初全市 15个乡镇均有班氏丝虫病流行 ,居民平均感染率为 4.7%。 80年代初流行区人口 34 974人 ,居民平均感染率为 1.5 % (5 33/34 974) ,感染率较高的有雅亮乡清法村9.9% (113/1138)及雅亮村委会的三道村 2 1.5 % (2 7/132 )。以黎、苗族居住区感染较高 ,呈中低度流行 ,感染者年龄最大 83岁、最小 1岁 ,微丝蚴密度平均 9.4条 /12 0 μl血 (1~ 2 88条 )。患病率为 1.5 5 …  相似文献   
8.
三亚市疟疾漏报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疟疾是三亚市重点防治的传染病 ,由于该病传播快、易反复 ,必须及时掌握疫情动态。为全面、正确评价疟疾防治效果和制定“十五”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于 2 0 0 0年 11月开展疟疾漏报调查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调查内容与方法1 1 调查方法与范围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PPS) ,先选出有代表性的高、中、低疟区乡镇各 1个 ,再从每个乡镇选出高、中、低疟区村委会各 1个 ,每村委会调查居民不少于 90 0人 ,被调查的村 (队 )应查85 %以上人口。1 2 调查人员按统一调查提纲内容 ,入户询问户主(或疟史者 ) ,回顾自 1999年 11月至 2 0…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流动人口疟疾防治经验及防治效果,为今后制订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1~2010年三亚市流动人口疟疾防治资料统计分析.结果 从2001年疟疾带虫发病率0.55/万(26/48.8),下降至2010年为0.结论 10年疟疾疫情资料统计分析表明三亚市流动人口疟疾防治措施得到落实,疟疾带虫发病数极明显的下降,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