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7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管内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近远期疗效及复发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血管内栓塞术治疗的8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近远期临床疗效,分析术后颅内动脉瘤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 82例患者血管内栓塞术成功治疗颅内动脉瘤79例(86枚),失败3例(3枚),术后3个月改良RS评分0分65例(79.27%),改良RS评分1~2分9例(10.98%),改良RS评分3~5分5例(6.10%),改良RS评分6分3例(3.66%).74例患者栓塞术后获得影像学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至5年,平均(14.67 ±5.24)个月,复发9例,复发率12.16%.颅内动脉瘤术后复发与血管内栓塞术不完全栓塞密切相关(x2 =22.604,P<0.01),与颅内动脉瘤颈宽颈密切相关(x2=6.767,P<0.01).结论 血管内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具有满意的近远期疗效,其术后复发与动脉瘤栓塞不致密有关,应用个性化治疗方案,提高宽颈颅内动脉瘤栓塞致密度是防止术后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缺血修饰白蛋白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史连义  吴宝水  张继领 《医学综述》2009,15(21):3239-3241
缺血修饰白蛋白(IMA)是近年来发现的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即可出现的血清标志物。进一步的研究证实IMA是心肌缺血标志物而非心肌损伤标志物,在急诊胸痛患者的危险分层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IMA并非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所特有的标志物,在急性脑卒中、肺梗死、难产、慢性肾性贫血患者甚至正常妊娠妇女中均发现可以升高。本文综述了IMA在各种疾病时的表现及对IMA结果的校正,以便更客观地认识IMA。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为治疗该病提供方法。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在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就诊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8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2)。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2组疗程均为12周。评估并比较2组血脂水平、凝血功能、颈动脉斑块、血流动力学变化、血小板功能、神经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结果治疗后,2组血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甘油三酯(TG)水平均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高于同组治疗前,而观察组上述指标比对照组均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颈部内中膜厚度(IMT)和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同组治疗前,平均血流速度均高于同组治疗前,而观察组比对照组均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Barthel指数(BI)评分高于同组治疗前,而观察组上述指标比对照组均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血脂水平,稳定颈动脉斑块,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凝血功能、血小板功能和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4.
方药:青黛20g 地丁20g 山豆根20g 蒲公英15g 黄苓15g 五倍子15g 冰片12g 制法:先将五倍子和山豆根置锅内文火共炒至黄色,出锅后加入其余5味药,共研成细末,贮于瓶中备用。用法:溃疡面局部撒布,以能覆盖溃疡面为宜,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利用体感诱发电位(SEPs)潜伏期和脑电频谱分析为脑梗死预后提供客观可行的评定指标.方法 选择脑梗死致肢体运动障碍或感觉障碍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发病72 h内和疗程结束(14 d)时测定脑电图、SEPs.结果 (1)脑梗死患者在发病72 h和疗程结束时SEPs潜伏期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脑梗死患者在发病72 h和疗程结束时SEPs潜伏期的差异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相关性.(3)脑梗死患者在发病72 h和疗程结束时SEPs潜伏期的差异与脑电频谱分析中慢波相对功率谱比值有相关性.结论 (1)SEPs潜伏期的变化对脑梗死患者的预后可提供客观肯定的评定参数.(2)SEPs潜伏期的变化与脑电频谱分析结合有望为脑梗死预后提供定量分析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利用脑电活动的主频分析以及慢波功率谱比值指标为脑梗死的预后提供客观可行的评定指标.方法 选择脑梗死致肢体运动或感觉障碍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发病72 h内和疗程结束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脑电图的测定.结果 脑梗死患者在发病72 h内和疗程结束时NIHS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电频谱分析中主频分布、慢波相对功率谱比值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明显相关性.结论 脑电频谱分析中主频的分布均数在8Hz以下提示预后不良.脑电活动慢波相对功率谱比值越高提示脑梗死患者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脑电活动的主频分析以及慢波功率谱比值指标为脑梗死的预后提供客观可行的评定指标。方法选择脑梗死致肢体运动或感觉障碍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发病72h内和疗程结束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NIHSS)和脑电图的测定。结果脑梗死患者在发病72h内和疗程结束时NIHS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电频谱分析中主频分布、慢波相对功率谱比值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明显相关性。结论脑电频谱分析中主频的分布均数在8Hz以下提示预后不良。脑电活动慢波相对功率谱比值越高提示脑梗死患者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8.
1.一般资料男3例,女2例;年龄23~45岁。平均患病天数2小时至3天。均无明显外伤史,拍片无腰椎病变。 2.选穴命门(督脉),腰2~3棘突间。 3.方法患者站立腰稍前倾,选准命门穴消毒后,视胖瘦垂直刺入1.5~2寸,患者即感腰部发热,疼痛减轻。嘱其双手抱头,腰部由慢渐抉向左右旋转各30周,再作蹲起动作20次。然后扶桌轮流单腿站立,屈,后伸大腿各2分钟,再行室内随意走动。留针30分钟,起针后俯卧床推拿松解腰部肌肉10分钟,病人即可活动自如。 4.疗效 5例病人均为门诊治疗,2小时内  相似文献   
9.
1989~1991年笔者用蟾酥外贴治疗面神经麻痹8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治疗方法将蟾酥研成细末装瓶备用。用小药匙取绿豆粒大小的药面,放于长宽均为1.5cm的胶布中央,嘱患者头偏于患侧,分别贴于患侧太阳与地仓2穴。2~3天后贴药处即可起泡,起泡后把药揭下,过5~7天大泡便自行吸收消退,停2天后再贴第二次。  相似文献   
10.
脑内扩张的血管周围间隙的MR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内扩张的血管周围间隙(Virchow-Robin Space,VRS)磁共振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8例扩张VRS患者的临床及磁共振影像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因检查其它疾病或体检而偶然发现者最多见(14例),其次为头痛和癫痫症状(分别为8例和4例)。扩张的VRS在磁共振上按解剖部位可分为3型:Ⅰ型VRS位于基底节,Ⅱ型位于脑凸面白质区,Ⅲ型位于其他部位;在形态学上可归纳为四种形式:Ⅰ单发囊型、Ⅱ局限簇集型、Ⅲ单侧为主的密集囊型以及Ⅳ网格型。结论扩张的VRS的磁共振表现有一定的特征,然而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头痛和癫痫与本病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