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35篇
肿瘤学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干蟾皮为蟾蜍杀死后除去内脏之干燥品,它与干蟾、蟾皮不同,干蟾为未去内脏而晒干的干燥蟾蜍尸体,蟾皮为活剥蟾蜍表皮后晒干而得。它们的作用不尽相同,目前尚统而用之。干蟾皮历来多外用,内服者很少。笔者在临床中多以此内眼治之,获效明显,深感这是一味很有治疗价值的药物。兹将干蟾皮临床运用心得介绍如下。1 咳喘 咳嗽气喘虽有寒热虚实之分,然其机理不外乎肺失清肃、气逆不降。对于哮喘常发者,多系人体的过敏为重要原因之一。干蟾皮内含蟾蜍色胺,能引起肾上腺素释放,有较强的抗过敏作用,故具有平喘、镇咳的功效。本品不论对咳嗽初起、外邪未解之时,或感冒  相似文献   
2.
3.
白术、党参腹腔注射经扫描电镜和计算机图象处理与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能使小鼠腹膜孔平均孔径厦开放密度明星增加,黄芪无星著作用。表明白术、党参对腹殖孔调控作用较强,是治疗腹水的有效药抽;  相似文献   
4.
三种利水中药对小鼠腹膜孔调控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应用扫描电镜和计算机图像处理与定量分析法研究利水中药泽泻、茯苓、茯苓皮对健康小鼠腹膜孔的调控作用,结果发现:泽泻组腹膜孔平均孔径、开放密度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茯苓组、茯苓皮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泽泻对腹膜孔调控作用强,而茯苓、茯苓皮调控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丹参、泽泻、茯苓和茯苓皮对小鼠腹膜淋巴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治疗肝硬化有较好的疗效。然而,其促腹水转归机制尚不清楚。我们以往的研究已经发现腹膜淋巴孔是腹水转归的主要途径。最新的研究已经指出,药物可改变腹膜淋巴孔对物质吸收的速率。为此,我们从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方剂中,筛选最常用,且代表不同中医辨证治疗的药物进...  相似文献   
6.
<正> 我国第一部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记载的365种药物,多数为植物类,而在67种动物药中,虫类有28种,可见当时已发现虫类治病有较好的疗效.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使用了水蛭、虻虫、?虫、蜂窝、蜣螂、鼠妇、蛴螬、蜘蛛等虫类药所制抵当汤(丸)、鳖甲煎丸、大黄磨虫丸,临床效果确实,一直为后世医家所喜用.历代医家在《本经》的基础上,不断发现、不断充实,对某些疑难痼疾,凡药石所不能奏效者,乃径予虫蚁搜剔之品,多能获愈.这在他  相似文献   
7.
<正> 黧黑斑是一种面部色素沉着的疾病,以鼻两旁有黑褐色的斑块,两侧对称,形如蝶状为其主症,斑块面积大小不等,颜色亦有深浅之别.多见于已婚女人,男子亦偶尔有之.《医宗金鉴》称为“黧黑皯黯”,并专列一节,详述症状、病因、治疗和注意、禁忌等内容,谓“初起色如尘垢,日久黑似煤形,枯暗不泽,大小不一,小者如粟粒赤豆,大者似莲子芡实,或长或斜或圆,与皮肤相平.由忧思抑郁,  相似文献   
8.
9.
赵晴初(1823~1895年),字彦晖,晚号“存存老人”,会稽(浙江绍兴)人,为清末浙江名医。幼攻举业,20岁为秀才,兼长诗词六法。后因兵乱,家境中落,慈闱衰老,乃绝意进取仕途,务为有用之学,遂潜心精研医理而立身于杏林。赵氏天分过人,生平手不释卷,四方求治者日益众多,继则名噪南北。时与江苏马培之情谊尤深,与同里何廉臣、桐乡陆定圃常同邀会诊,商磋医理。花甲后修持净业,博阐医籍,著有《存存斋医话稿》、《药性辨微》、《医案》等10余种。  相似文献   
10.
由浙江大学医学院李继承教授、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吕志连主任医师领衔完成的“人体腹膜淋巴孔的发现及中药治疗肝硬化腹水实验中的应用”课题由省科委组织通过鉴定。经第二军医大学陈宜张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薛社普院士、第一军医大学钟世镇院士等组成的专家鉴定委员会评审鉴定,认为该课题“实验结果在国内领先,达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