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振动觉阈值(vibration perception thresholds,VPT)对糖尿病足溃疡风险的预测价值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美国振动感觉定量检查仪测定60例未发生足溃疡的2型糖尿病患者及30例正常人双足第1跖骨关节头的VPT。结果糖尿病患者的VPT显著高于年龄匹配的正常人(P<0.001)。60例糖尿病患者中VPT升高46例(76.7%),其中低度风险8例(17.4%),中度风险23例(50.0%),高度风险15例(32.6%),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polyneuropathy,DPN)症状31例(67.4%),无症状15例(32.6%)。<65岁年龄组,以低中度风险为主,≥65岁年龄组,以高度风险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5年病程组,以低中度风险为主,≥5年病程组,以高度风险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PT升高组与正常组比较,前者的年龄较大(P<0.001),病程较长(P<0.005)。二组性别、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S)、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蛋固醇(LDL-C)、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率、心电图缺血性改变合并率、高血压合并率、吸烟率和饮酒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病程是影响VP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VPT是一项花费小、简单无创的预测糖尿病足溃疡风险的可靠指标。增龄、病程长可促进糖尿病足溃疡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近年来临床上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方法,其中包括:抗甲状腺药物、131I、外科手术、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方式等做一综述性研究。为甲亢患者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获得最满意的临床疗效,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瑞格列奈组(75例)与格列齐特组(75例),治疗12周后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C肽含量,记录发生低血糖反应的次数。结果经治疗两组FPG、PBG和HbA1c均显著下降,根据疗效评价标准,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7%。空腹血C肽、餐后2h血C肽均升高,以观察组组餐后2h明显;观察组低血糖反应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好,低血糖反应少,而且在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方面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2007年3月至2009年5月诊断为甲减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临床上多样,主要表现为头晕乏力22例(73.3%),浮肿19例(63.3%),消化系统症状13例(43.3%)。结论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症状不典型,并且I治疗后所致加减占56.7%,需要医生提高对老年甲减的认识,结合临床表现进行必要的甲状腺功能检查以确诊。  相似文献   
6.
叶学和 《医学综述》2000,6(8):363-365
<正>糖尿病(Diabetas mellitus,DM)患并发神经损害,称为糖尿病性神经病变(Diabatic neuropathy,DN)。其并发率甚高。国外报道为0~93%,国内报道占3.7%~90%;随着DM病程的延长可达90%~100%。DN几乎累及整个神经系统,且治疗困难以及晚期不可逆,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多数认为除了胰岛素缺乏和高血糖是始动因素外,主要由代谢紊乱(如多元醇通路活性增高、糖蛋白产物增多及脂质改变)、血管因素、神经缺血引起,此外还有神经营养因子减少、自身免疫等共同参与。因此,DN的治疗尚无特效方法。下面针对其病因治疗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并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特征与治疗转归,为早期诊断和正确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0年6月在广西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216例甲亢并周期性麻痹(周麻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甲亢不伴有周期性麻痹的216例患者(单纯甲亢组)进行比较.结果 甲亢并周期性麻痹患病率3.9%(216/5486),均为男性,年龄16~48岁,其中20~40岁171例,占79.2%.周麻组高代谢症侯群、突眼、甲状腺肿大发生率及肿大程度明显低于单纯甲亢组,心率明显慢于单纯甲亢组,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L4)及吸131I率明显低于单纯甲亢组,而体质指数(BMI)则明显高于单纯甲亢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131I进行个体化治疗,随着甲亢的控制,麻痹发作逐渐停止.结论 周期性麻痹是甲亢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其甲亢症状较轻.个体化放射性碘治疗对甲亢并周期性麻痹患者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近年来临床上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方法,其中包括:抗甲状腺药物、131I、外科手术、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方式等做一综述性研究.为甲亢患者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获得最满意的临床疗效,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10.
劳丹华  叶学和 《临床荟萃》2011,26(16):1459-1462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末梢血管病变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严重者可以发生坏疽,需要截肢。我国2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已经超过10%[1],约15%的糖尿病人在病程进展中可并发足溃疡[2]。足病患者的人均住院费用在万元以上[3]。如果注意预防、及时处理,50%以上的足溃疡是可以避免的,故早期诊断以便早期干预,对预防足溃疡的发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