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3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恶性脑膜瘤的CT、MR及病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恶性脑膜瘤CT、MR表现及其病理学特点。方法:分析11例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恶性脑膜瘤CT、MR表现及其病理学改变。探讨CT、MRI诊断恶性脑膜瘤的临床价值。结果:11例恶性脑膜瘤中,顶部镰旁4例,额部镰旁3例,颞极1例,大脑凸面3例。边缘光滑者4例,边缘呈不规则分叶状者7例;密度及信号均匀者4例,混杂密度及信号者7例,内部可见囊变、坏死。灶周无水肿2例,轻度水肿2例,中度水肿4例,重度水肿3例;增强后见硬膜尾征4例,形态光整1例,结节状增厚3例;邻近颅骨破坏3例;1例胸腰椎多发转移,骨质破坏。结论:恶性脑膜瘤CT、MRI具有较为特殊的影像学特点。术前正确认识其表现,有助于制订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MR扩散张量成像在脑囊性坏死性肿瘤与脓肿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经病理或临床复查证实的胶质母细胞瘤12例、单发转移瘤10例、脑脓肿9例。行常规MR平扫和增强、扩散张量成像(DTI)检查。构建平均扩散系数(ADC)图和各向异性分数(FA)图,并测量病灶中心坏死区的ADC、FA值。结果:脓肿腔DTI表现为高信号;胶质母细胞瘤和转移瘤中心坏死区呈低信号。在ADC图上,脓肿呈低信号,平均ADC值为(0.66±0.07)×10-3mm2/s;胶质母细胞瘤和转移瘤均呈高信号,脓肿与胶质母细胞瘤、转移瘤ADC值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0<0.05)。在FA图上,病灶中心均表现为低信号。结论:在DTI扩散张量加权像上,脓肿表现为较特异的高信号,ADC值较低,有助于和囊变、坏死性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MR扩散张量成像在脑脓肿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经病理及临床复查证实的脑脓肿9例.行常规MR扫描、扩散张量成像(DTI)检查.构建平均扩散系数(ADC)图和各向异性分数(FA)图,并测量脓肿及周围水肿区的ADC、FA值.结果在扩散张量加权像上,脓肿腔表现为高信号,水肿区呈低信号;在ADC图上,脓肿呈低信号,平均ADC值为(0.66±0.07)×10-3mm2/s,水肿区呈高信号;在FA图上,脓肿与水肿均表现为低信号.结论在DTI扩散张量加权像上,脓肿表现为较特异的高信号,ADC值较低,有助于和囊变、坏死性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统计分析邯郸市献血人群梅毒感染状况及流行趋势,以便采取措施保障采供血安全。方法对邯郸市2009—2012年277724名献血者进行梅毒ELISA方法检测,行Epidata3.0双录入数据,导入SPSS17.0软件进行卡方检验和卡方趋势检验,比较献血人群梅毒感染状况。结果2009—2012年邯郸市献血者梅毒检测总阳性率为0.232%;2009年低于2010、2011、2012年(P〈0.05);2010、2011、2012年之间梅毒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高于男性(X^2=21.703,P〈0.05)。献血者梅毒感染率有随年龄升高而增加的趋势(X^2=60.446,P〈0.05)。结论献血宣传工作应侧重科学性和规范性,应注重对献血者血液安全高危行为的征询,同时注重科学输血,进一步保障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计算机辅助检测系统(CAD)在乳腺单纯性钙化病灶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对诊断医师的影响。方法:46例经全视野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FFDM)检出的单纯性钙化灶患者,包括单纯中间性钙化灶和单纯恶性钙化灶,比较CAD分析前后每个病灶的BI—RADs分类有无差异。比较放射医师在cAD分析前后诊断病灶的准确性和检出恶性病灶的敏感性有无差异。结果:放射医师对单纯钙化性病灶的BI—RADS分类评价在使用cAD前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78.04,P〈0.001),使用CAD前后的诊断准确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检出恶性病变的敏感性在使用CAD前后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9)。结论:在临床患者人群中使用cAD能够帮助放射医生提高对乳腺单纯性钙化灶的诊断准确性,但对单纯恶性钙化病灶的诊断敏感性没有明显帮助。  相似文献   
6.
螺旋CT三维成像及多平面重组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成像(3D)及多平面重组(MPR)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37例骨折病人,将螺旋CT扫描容积数据传输至工作站进行MPR和3D处理,并比较轴位、MPR及3D之异同。结果:MPR可从任意平面观察骨折及其周围情况,3D可以显示骨折的立体关系。结论:MPR、3D是轴位图象的重要补充,对于复杂解剖部位骨折术前制定手术计划及术后评价手术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低密度脂蛋白 (LDL)是脑梗死发病因素之一 ,而高密度脂蛋白 (HDL)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我们用低能量氦 氖激光血管内照射 (ILIB)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 ,观察其对患者血清LDL和HDL的影响。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急性脑梗死患者 60例 ,均符合 1 991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 ,并经脑CT证实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 30例 ,男 2 8例 ,女 2例 ,年龄 60~82岁 ,平均(73 .3± 9.45)岁。对照组 30例 ,男 2 9例 ,女 1例 ,年龄 60~ 79岁 ,平均 (70 .9± 9.42 )岁。临床排除了感染、外伤、心肾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注射用葛根素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62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n=32)和对照组(n=30)。记录每例病人入院即刻和第3天、第7天、第10天、第15天12导联心电图,观察S-T段、T波变化,并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做全自动血液流变学分析,了解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结果:治疗组于第7天和第15天心电图S-T段、T波明显恢复,第16天血液流变学改善,症状明显缓解,发作频率减少。结论:葛根素对改善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心电图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有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苯磺酸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缓释片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 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苯磺酸氨氯地平组和硝苯地平缓释片组,疗程8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变化,判断降压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均能有效降低血压(P<0.01),苯磺酸氨氯地平组总有效率为95%,硝苯地平缓释片组总有效率为86%,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苯磺酸氨氯地平组不良反应(5%)显著低于硝苯地平缓释片组(14%)(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具有较好的降压效果和依从性,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0.
MR涎管造影临床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评价MR涎管造影的各种序列技术和临床应用。方法 依次采用短时反转恢复序列(STIR)、重T2加权快速自旋回波序列(重T2WIFSE)、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序列(SSFSE),厚层扫描,快速采集,于服用维生素C(VitC)前后分别扫描。检查了30例,其中13例为志愿者,17例为可疑涎管异常者。结果 3种序列均能显示正常腮腺和颌下腺主导管。13例志愿者STIR序列均能清晰显示涎管1级和2级分支,2例能显示管径约为0.8mm的末梢分支;重T2WIFSE序列可清晰显示13例志愿者1级分支、10例2级分支;SSFSE序列可显示10例涎管1级分支、6例2级分支。STIR序列能清晰显示患者主导管和涎管1、2级分支;重T2WIFSE序列清晰显示患者12例涎管1级、8例2级分支;SSFSE序列清晰显示患者10例1级分支、4例2级分支。17例可疑异常者,腺体炎症7例,急性炎症主导管稍增粗,末梢导管呈点、球状扩张;颌下腺癌1例,导管受压移位,呈截断状改变;良性肿瘤7例,涎管受压移位,无中断;干燥综合征及涎腺病各1例,涎管未见明显异常。16例患者含服VitC0.2g后5min重复扫描,涎管显示较前增粗。结论 MR涎管造影能清晰显示腮腺和颌下腺导管系统,其中STIR序列能清晰显示导管2级分支,是1种显示涎管的非侵袭性方法,含服VitC后可使唾液分泌增多,从而使涎管显示率增加,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