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实验筛选三金泡腾片的辅料及其配比,并进行初步质量评建,发现制备出的三金泡腾片的崩解时限、片重差异、硬度等指标都符合要求,得出该处方和制备方法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2.
盛斌  何顺舟  史建俊  刘璟 《心脏杂志》2008,20(6):788-788
本研究观察托尼萘酸片对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降脂作用和安全性.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均在我院心血管内科病房或门诊治疗和随访的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42(男26,女16)例,年龄37~68(50±8)岁,血清总胆固醇(TC)>5.9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8 mmol/L.本研究排除肝胆疾病及肾病患者,正在或近2周采用其他降脂措施者,酗酒或有药物滥用史、甲状腺机能低下等患者.  相似文献   
3.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临床上起病缓慢,约1/3患者有家族发病史。以气短最为常见,活动后加重。伴胸痛心悸等,也可有劳累性心前区疼痛。或活动时头晕或昏厥,也有的可无明显症状或症状较少,超声心电图显示室间隔和(或)左室后壁非对称性的增厚。心室腔缩小,流出道狭窄。西医内科采用负性肌力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4.
老年医学工作的特点是对患者及其复杂的医疗和社会需求作出正确的决策。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容易患各种疾病。实际上,很多老年人都有许多健康问题,而不仅仅是几种疾病,还有残疾以及未达到疾病程度的其他功能损伤〔1〕。  相似文献   
5.
史建俊  江山  刘毅  董小超 《心脏杂志》2010,22(2):209-211
目的: 探讨有氧运动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ACS患者70例,将其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有氧运动+常规治疗组(加有氧运动组)。另选健康成人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sICAM-1和sVCAM-1 水平,采用免疫浊度法测定CRP浓度。结果: ACS 患者循环血中sICAM-1、sVCAM-1和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1个月后sICAM-1、sVCAM-1和CRP水平均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和P<0.01)。且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加有氧运动组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 ACS 患者血清中sICAM-1、sVCAM-1和CRP水平明显升高,而有氧运动能明显降低ACS患者血中sICAM-1、sVCAM-1和CRP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应用中药麝香保心丸治疗有效性、安全性和对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的影响。方法将8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麝香保心丸(上海和黄药业公司生产)每次2丸,1日3次;对照组42例,不用麝香保心丸。两组按不稳定型心绞痛常规治疗,且随访3月,观察两组抗心绞痛疗效、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显著改善心绞痛症状(总有效率为91.1%);改善心绞痛的缺血心电图(总有效率为68.8%),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降低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且麝香保心丸辅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不良反应轻微。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应用麝香保心丸有效安全,作为辅助药物之一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7.
三金泡腾片的制备及初步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筛选三金泡腾片的辅料及其配比,并进行初步质量评建,发现制备出的三金泡腾片的崩解时限、片重差异、硬度等指标都符合要求,得出该处方和制备方法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8.
李伟伟  史建俊 《安徽医药》2009,13(11):1359-1360
目的以西洛他唑片为例,利用SOTAX自动溶出仪对溶出度方法作方法学验证。方法采用中国药典西洛他唑的溶出度方法,手动稀释改为自动循环测定(1mm比色皿)。结果回收率100.1%,重复性RSD为0.4%,回归方程为A=3.7655C-0.0151,r=0.9999,并对自动溶出法和手动溶出法作了比较试验,两者无显著差异。结论自动取样溶出法可以用于西洛他唑片的溶出度检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制备脑靶向多柔比星胶束,并评价其体外理化性质。方法:合成葡萄糖修饰的泊洛沙姆P105衍生物(葡萄糖-泊洛沙姆P105),考察其氢核磁共振(1H-NMR)图谱,计算葡萄糖的偶联率。用透析法以葡萄糖-泊洛沙姆P105制备脑靶向多柔比星胶束,用单因素法考察处方中多柔比星的投药量、二甲基亚砜(DMSO)与水相的比例对胶束包封率和载药量的影响;考察所制胶束的粒径、Zeta电位、形貌、体外释药情况;以星型胶质细胞和小鼠脑微血管内皮(BMVECs)细胞模拟体外血脑屏障(BBB),比较多柔比星水溶液、多柔比星普通胶束、多柔比星胶束透过BBB的转运率。结果:合成的葡萄糖-泊洛沙姆P105的葡萄糖偶联率为88.7%。随着多柔比星投药量和DMSO有机相比例的增加,包封率和载药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多柔比星为7 mg、DMSO与水相的体积比为0.10∶1时包封率和载药量最好;所制胶束的平均粒径为(26.7±5.4)nm,Zeta电位为(-6.48±0.64)m V,透射电镜照片显示呈球状;体外释药动力学符合Weibull方程;多柔比星胶束的BBB转运率明显高于多柔比星普通胶束。结论:成功制得具有脑靶向功能的多柔比星胶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应用中药麝香保心丸治疗有效性、安全性和对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的影响。方法:将8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麝香保心丸(上海和黄药业公司生产)每次2丸,1日3次;对照组42例,不用麝香保心丸。两组按不稳定型心绞痛常规治疗,且随访3月,观察两组抗心绞痛疗效、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改善心绞痛症状(总有效率为91.1%);改善心绞痛的缺血心电图(总有效率为68.8%),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降低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且麝香保心丸辅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不良反应轻微。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应用麝香保心丸有效安全,作为辅助药物之一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