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通过常规Meta分析和量效Meta分析评估睡眠时间与冠心病发病及死亡风险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PubMed、Cochrane、Web of Science、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及中国知网数据库,筛选关于睡眠时间与冠心病相关性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文献,并将长睡眠时间和短睡眠时间分别定义为长于和短于每项原始研究的参照时间。双人提取信息并评价文献质量,用Review Manager 5.3、Stata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有21篇,其中14篇与冠心病发病风险相关,7篇与冠心病死亡风险相关,样本量分别为899323例、700814例。常规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参照组比较,短睡眠时间增加14%的冠心病发病风险(RR=1.14,95%CI:1.10~1.19)和16%的冠心病死亡风险(RR=1.16,95%CI:1.01~1.33);长睡眠时间增加8%的冠心病发病风险(RR=1.08,95%CI:1.01~1.16)和24%的冠心病死亡风险(RR=1.24,95%CI:1.09~1.41)。量效Meta分析结果显示,睡眠时间与冠心病发病风险、死亡风险呈U型关系(非线性P值<0.001),睡眠时间为6.5~8.0 h/d冠心病发病风险最低,6.5~7.5 h/d冠心病死亡风险最低。结论:睡眠时间与冠心病发病及死亡风险呈U型关系。睡眠时间<6.5 h/d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睡眠时间>8.0 h/d及7.5 h/d增加冠心病发病及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2.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是2型糖尿病患者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风险显著高于非糖尿病患者。虽然目前关于2型糖尿病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之间的关系尚未完全阐明,但大量基础与临床研究已证实二者之间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现有研究提示,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机制可能涉及高血糖、胰岛素抵抗、血管钙化、氧化应激、内皮功能障碍和炎症反应等。结合近年来最新的研究结果,现总结分析2型糖尿病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之间的潜在联系与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3.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在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中起着重要作用。RAAS阻滞剂在高血压、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与预防是最重要的进展之一,其主要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和肾素抑制剂。最近,在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中加入脑啡肽酶抑制已被证明比单独使用ACEI治疗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更有效,标志着心力衰竭治疗的重要新里程碑。沙库巴曲缬沙坦是一种新型的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具有抑制脑啡肽酶和RAAS的双重作用。因其可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已被纳入临床实践指南。此外,ARNI还被开发用于高血压等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治疗。结合近年来最新的研究结果,本文就目前ACEI、ARB及ARNI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是一种基因与基因之间以及基因与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复杂疾病,其危险因素包括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因素)和遗传因素。全基因组关联研究表明了高血压的多基因复杂性。因此,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基因-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在高血压中的研究进展,发现非药物治疗是降压治疗的基本措施,无论是否选择药物治疗,均要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戒烟限酒、改善睡眠、规律运动。虽然目前已经发现了许多与高血压发病相关的基因变异位点,但要进一步深入了解高血压相关基因的调控机制,仍需开展更多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