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3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有效方法。2000年元月~2001年8月,我院病案可调41例。剔除心电仪不合要求、有干扰影响测量、前后心电图心率差>20次/分、余24例。通过比较每例支架植入后与前心电图QRS波群振幅、研究冠状动脉血流改善与QRS波群振幅变化的关系。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24例中男性22例,女性2例,年龄28~74岁,平均54.6岁。支架植入术前心梗6例,心功不全(NYHA)Ⅰ级1例、Ⅱ级2例、高血压(WHO/ISH)Ⅱ期9例、Ⅲ期4例、慢支2例、糖尿病1型1例、Ⅱ型1例、高脂血症3例。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起搏器电池耗竭的心电图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3例临床证实起搏器电池耗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起搏频率减慢或起搏频率不均6例;起搏频率奔放1例;感知功能异常6例;起搏功能异常3例;感知及起搏功能均异常4例;起搏方式改变3例。结论起搏器电池耗竭可以有多种心电图表现,但必须结合临床,要除外起搏器系统的机械故障及起搏器参数设置不当引起类似的心电图改变,对于证实起搏器电池耗竭的患者要及时更换起搏器。  相似文献   
3.
贾邢倩  卢铖 《心电学杂志》2003,22(2):113-114
患者男性,65岁。5个月前曾因冠心病、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反复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植入DDD起搏器(起搏器参数:下限频率60次/min,上限频率120次/min,A-V间期220ms,总心房不应期450ms,心房电压0.4mV,心室电压0.2mV),术后经抗心律失常治疗病情好转。本次因腹泻、食欲不振1周入院。入院体检:BP130/85mmHg,心界不大,心率65次/min,心律齐,各瓣膜区无杂音。双肺呼吸音清,腹部脐下略感疼痛。肝脾无肿大。心电图(图1A)示:窦性P-P频率62次/min,因自主节律快于起搏下限频率,本身存在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DDD双腔起搏呈VAT…  相似文献   
4.
起搏源性室房文氏传导伴心室回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67岁,临床诊断为病态窭房结综合征。6年前植入VVI起搏器.近日自觉心慌来院就诊。心电图(图1)未见明显窦性P波,基本心律为起搏心律,频率75次/min.在起搏脉冲信号后继以宽大畸形的QRS波,其后有一相关的逆行P′波,R—P′呈进行性延长,当连续2~3次起搏后,R-P′达0.43s时,可见P′下传夺获一个QRS波,形成心室回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性,65岁.5个月前曾因冠心病、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反复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植入DDD起搏器(起搏器参数:下限频率60次/min,上限频率120次/min,A-V间期220ms,总心房不应期450ms,心房电压0.4mV,心室电压0.2mV),术后经抗心律失常治疗病情好转.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13岁。发热4 d突发头晕、胸闷、气短2 d,抽搐4次急诊入院。入院体检:体温37·4℃,心率100次/min,呼吸32次/min,血压95/55 mmHg(1 mmHg=0·133 kPa)。神志清楚,表情痛苦。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急查心电图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图形:V1~6、Ⅰ、aVL导联ST呈弓  相似文献   
7.
高嵩  卢铖 《新疆医学》2014,(1):77-77
预激综合征和束支阻滞是较常见的心律失常,但预激综合征合并束支阻滞同时发生的机率并不多,两者均有各自的心电图特征,两者共存时,并不等于两种心电图特征的叠加,现将我们收集的28例预激综合征合并束支阻滞的心电图作一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8.
9.
卢铖  马伟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3):3278-3278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窦房结及周围组织病变造成激动形成和(或)传出障碍,从而产生窦性心动过缓等各种心律失常,导致心、脑、肾等器官供血不足,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的综合征。多发生在中老年患者的一种持续的、较一般窦性心动过缓更为缓的心律,并以60岁以上发病率最高。本文分析了100例老年病窦综合征的动态心电图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各种类型间歇性束支阻滞(BBB)的发生机制。方法对36例间歇性BBB作心电图分类,观察其特点。结果①间歇性非频率依赖性BBB14例;②3位相BBB11例;③4位相BBB6例;④完全性与不完全性BBB交替2例;⑤文氏型BBB3例。结论深入了解间歇性BBB的心电图特点及形成机制,对分析疑难心律失常,及时正确诊断及临床处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