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取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筛查>25分者,其中单纯T2-DM老年患者(DM组)62例,年龄、性别和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N组)35例。选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作为认知功能的测评工具。检测入选病例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及血脂水平。结果 DM组与N组相比,HbA1c、FBG、PBG、三酰甘油(TG)、血清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显著升高(P<0.01或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降低(P<0.01)。DM组的MoCA总分明显低于N组(P<0.01)。DM组MoCA评分与HbA1c、PBG、TG、年龄、受教育年限及LDL-C呈负相关(r=-0.40、-0.37、-0.34、-0.32、-0.29、-0.26,P<0.01或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HbA1c是影响MoCA评分的风险因素。结论老年T2-DM患者认知功能减退,血糖控制不良、血脂紊乱、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等因素与MCI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与地佐辛用于无痛人工流产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早期妊振要求行无痛人工流产的孕妇随机分为舒芬太尼+丙泊酚组和地佐辛+丙泊酚组各40例.记录麻醉前即刻、术中、苏醒后的MAP、HR、RR、SpO2;观察术中麻醉效果、呼吸抑制情况;观察术后清醒时间、VAS评分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2组患者麻醉前MAP、HR、RR及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舒芬太尼+丙泊酚组术中各观察指标均低于麻醉前,且RR和SpO2低于地佐辛+丙泊酚组,苏醒后MAP、HR及SpO2低于麻醉前(P<0.05).地佐辛+丙泊酚组术中RR及SpO2均低于麻醉前(P<0.05),苏醒后各观察指标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舒芬太尼+丙泊酚组和地佐辛+丙泊酚组麻醉镇痛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VAS评分、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及头晕发生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地佐辛+丙泊酚组术后清醒时间明显短于舒芬太尼+丙泊酚组(P<0.05).结论 舒芬太尼与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镇痛效果相似,但地佐辛术后清醒较快,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卢丽雅  叶靖  欧阳葆怡 《河北医药》2009,31(9):1033-1036
目的观测阻塞性通气障碍患者在单肺通气(OLV)期间用压力控制通气(PCV)与容量控制通气(VCV)对气道峰压(Ppeak)、氧合作用和肺内分流(Qs/Qt)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右侧开胸成年手术患者30例,ASAⅠ~Ⅲ级,按术前肺功能分为2组,N组为肺功能正常患者,O组为阻塞性通气障碍患者。再根据OLV模式将每组随机分为2个亚组,N-PCV组和N-VCV组各8例,O-PCV组和O-VCV组各7例。丙泊酚-瑞芬太尼-罗库溴铵静脉诱导后插入左双腔支气管导管,行双肺VCV,潮气量7~8ml/kg,呼吸频率15次/min。30min后改左侧卧位行左OLV。N-VCV组和O-VCV组先行VCV30min,然后改行PCV30min。N-PCV组和O-PCV组先行PCV30min,然后改行VCV30min。OLV-VCV期间拟定的潮气量及呼吸频率维持不变;压力设定以达到双肺VCV期间潮气量为准。双肺VCV后30min及OLV后30、60min进行血气分析,计算Qs/Qt。结果OLV期间,N-PCV组和O-PCV组的Ppeak较N-VCV组和O-VCV组低(P〈0.01),但PaO2和Qs/Q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阻塞性通气障碍患者OLV期间采用PCV更有利于减低气道压,但对动脉氧合作用及肺内分流的改善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全身静脉麻醉气管插管接常频通气和插入硬质支气管镜接高频通气下对经支气管冷冻肺活检(TBCB)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对2018年8月至2019年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TBCB的间质性肺疾病(ILD)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麻醉插管通气方式的不同随机分成气管插管接常频通气(TI-CV)组和硬质支气管镜(RB-HFV)组,比较不同麻醉通气插管方式下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总麻醉时间、术中血压、心率波动情况以及动脉血气的变化。结果共65例ILD患者入选,TI-CV组33例,RB-HFV组32例,平均年龄分别为(48.0±15.0)和(48.8±10.8)岁(P=0.803)。两组患者术前体重指数、肺功能(FEV1、FVC、FEV1/FVC、DLCO)、动脉血气(pH、PaO2、PaCO2)以及心率、平均动脉压(MAP)等基础指标均无显著差异。TI-CV组和RB-HFV组术后5min动脉血pH分别为7.34±0.06和7.26±0.06,PaCO2分别为(48.82±9.53)和(62.76±9.80)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术毕时TI-CV组和RB-HFV组患者动脉血pH分别为7.33±0.06和7.21±0.08,PaCO2分别为(48.91±10.49)和(70.93±14.83)mmHg,心率分别为(79.6±21.1)和(93.8±18.7)次/min,MAP分别为(72.15±13.03)和(82.63±15.65)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I-CV组和RB-HFV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无显著差异,麻醉总时间为(47.4±8.8)和(53.3±11.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术后麻醉完全复苏拔管5min后动脉血气(pH、PaO2、PaCO2)以及心率、MAP均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全身静脉麻醉气管插管接常频通气下TBCB较插入硬质支气管镜接高频通气下TBCB更有利于保持术中有效通气,维持心率以及MAP的稳定,建议对心肺功能较差的患者采用全身静脉麻醉气管插管接常频通气下行TBCB更有利于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神经营养素-3(NT-3)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明胶海绵圆柱体支架移植对大鼠全横断脊髓损伤部分结构和功能修复的影响。方法:选取15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①NT-3基因修饰MSCs联合明胶海绵圆柱体支架移植组(NT-3-MSCs组);②MSCs联合明胶海绵圆柱体支架移植组(MSCs组);③单纯明胶海绵圆柱体支架移植组(control组)。在脊髓全横断后施行上述支架移植,在一定时间点比较3组动物功能恢复情况及其脊髓损伤区的结构变化。结果:NT-3-MSCs组BBB功能评分、移植的MSCs存活数、神经丝蛋白-200(NF-200)阳性纤维计数和平均空洞面积均优于其余组别(P<0.05)。结论:NT-3基因修饰MSCs联合明胶海绵圆柱体支架移植能够促进大鼠脊髓损伤部分结构和功能的修复,为临床治疗脊髓损伤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病理诊断对弥漫性实质性肺病的诊治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获取理想肺组织是病理诊断的基础。目前获得肺组织的方法有外科肺活检、经支气管肺活检和经支气管冷冻肺活检。鉴于外科肺活检术后严重并发症风险高、经支气管肺活检获得肺组织标本小且结构不完整,在临床实践中经支气管冷冻肺活检可作为成人弥漫性实质性肺病获取病理的一线微创手段。全球范围内儿童经支气管冷冻肺活检的报道较少,该文针对这一技术在儿童病例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观察老年高血压患者术中靶控输注依托咪酯、丙泊酚对血流动力学及术毕苏醒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手术老年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依托咪酯组(E组)和丙泊酚组(P组),每组30例。E组靶控输注依托咪酯和复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并维持,P组靶控输注丙泊酚和复合瑞芬太尼诱导并维持。记录麻醉前(T0)、插管前1 min(T1)、插管后2 min(T2)、置入腹腔镜后3 min(T3)、手术探查后3 min(T4)、拔管后3 min(T5)等6个时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及苏醒指标、不良反应等。结果与T0比较,T1时点,SBP、DBP、HR均显著降低(P<0.05);且P组较E组显著下降(P<0.05);T3时点P组HR显著减慢(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E组苏醒时间均明显长于P组(P<0.05)。结论 E组与P组比较,靶控输注依托咪酯更有利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但苏醒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硬膜外阻滞联合针刺分娩镇痛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66例要求行分娩镇痛的初产妇随机分为硬膜外阻滞联合针刺镇痛组(Ⅰ组)和硬膜外阻滞镇痛组(Ⅱ组),每组33例.分别于镇痛前(T1)、硬膜外镇痛后30 min(T2)、1 h(T3)和宫口开全(T4)4个时点,观察宫腔压力、宫缩间歇、宫缩持续时间及VAS评分.记录分娩过程硬膜外镇痛用药量、催产素总用量、第二及第三产程时间、最终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新生儿1 min及5min的Apgar评分以及脐静脉血气分析.结果 两组VAS评分、第二及第三产程时间、子宫收缩情况、新生儿1min及5 min时Apgar评分、分娩结局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硬膜外用药量为(17.45±4.83)mL,Ⅱ组为(20.18±5.34) mL,两组比较P<0.05.Ⅰ组催产素总用量为(21.69±1.44)U,Ⅱ组为(22.93±1.76)U,两组比较P<0.01.结论 硬膜外阻滞与针刺联合用于分娩镇痛,可减少局麻药及催产素用量,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比观察地佐辛与舒芬太尼对老年胸腔镜手术患者围拔管期反应的影响。方法 60例胸腔镜切除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D1、D2和SF三组,手术结束前15min,D1组和D2组分别静脉注射地佐辛0.1mg/kg和0.15mg/kg,SF组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μg/kg。在围拔管期,观察血压、心率、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记录拔管后疼痛、躁动评分、需要再次镇痛的例数、不良反应和动脉血气分析等。结果 三组患者在拔管时血流动力学、烦躁评分、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与D1组相比,SF组患者拔管后SpO2明显降低(p<0.05),三组拔管后PaO2、PaCO2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与舒芬太尼相比,地佐辛抑制老年胸腔镜手术患者围拔管期的不良反应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0.
卢丽雅  岑燕遗 《微创医学》2012,7(2):106-108
目的对比观察地佐辛与舒芬太尼对老年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围拔管期反应的影响。方法 60例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D1、D2和SF三组,手术结束前15 min,D1组和D2组分别静脉注射地佐辛0.1 mg/kg和0.15 mg/kg,SF组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μg/kg。在围拔管期,观察血压、心率、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记录拔管后疼痛、躁动评分、需要再次镇痛的例数、不良反应和动脉血气分析等。结果三组患者在拔管时血流动力学、烦躁评分、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与D1组相比,SF组患者拔管后SpO2明显降低(P<0.05),三组拔管后PaO2、PaCO2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地佐辛抑制老年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围拔管期的不良反应效果显著,呼吸抑制及过度镇静的风险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