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试图通过DNA免疫的方法进行改进达到增强免疫效率及改变免疫的答类型。方法:应用丙型肝炎病毒(HCV)结构区基因重组体(pC和pCE1E2)与白细胞介素(IL-2)p35和p40编码基因重组体(pIL-12),转染真核细胞并对其表达产物进行检测,并且将pC、pCE1E2和pIL-12联合免疫BALB/C鼠,对其体液免疫和体内、体外细胞免疫应答进行检测。结果 所构建的重组体均可在真核细胞内瞬时或  相似文献   
2.
细胞毒T细胞(CTL)在抗乙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起着重要作用。尽管体内外实验均证实对HBV和HCV的多种抗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CTL反应,但是HBV和HCV仍能持续感染,原因尚不清楚。本文对CTL杀伤靶细胞的作用机理,CTL在HBV、HCV感染中的作用以及肝炎病毒逃避CTL的可能机理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3.
细胞毒T细胞(CTL)在抗乙型、丙型肝为病毒感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尽管体内外实验均证实对HBV和HCV的多种抗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CTL反应,但是HBV和HCV仍能持续感染,原因尚不清楚。本文对CTL杀伤靶细胞的作用机理,CTL在HBV、HCV感染中的作用以及肝炎病毒逃避CTL的可有机理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4.
病毒逃避免疫监视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病毒与宿主的对抗中,免疫反应占优势则克服感染,病毒占优势则逃避宿主免疫监视而致病,所以探讨病毒如何逃避免疫监视的机制有着较重要的意义。本文就病毒对抗原提呈的调节作用,病毒对细胞因子网络的调节以及DNA病毒、RNA病毒逃避CTL作用的机制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
乳腺腺病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腺病(Adenosis of mammary)是以小叶间导管、末梢导管均有不同程度的增生及后期有纤维组织明显增生为特征,但小叶结构基本保存的良性乳腺疾病.既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133例重症流行性出血热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讨论。本组共死亡58例,此类患者死亡的相关器官主要是肾、脑、肺等。并发3~6个器官功能衰竭者治愈率为18.18%~56.25%。EHF并发MOF者尽早的采取有效的合理治疗,必要时采取血液透析,则较其他疾病并发MOF预后好。  相似文献   
7.
丙型肝炎病毒体外复制和表达的若干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许多学者采用体外复制表达体系,建立HCV基因片段或全序列转染的细胞模型,研究HCV蛋白产物及其相互作用,且进一步研究病毒样颗粒的形成和细胞内定位,同时在体外敏感细胞的筛选和小动物模型建立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分析HCV生物学特性,致病机理,抗病毒治疗和疫苗研究等奠定了基础。本文就此及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8.
病毒逃避免疫监视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病毒与宿主的对抗中,免疫反应占优势则克服感染,病毒占优势则逃避宿主免疫监视而致病,所以探讨病毒如何逃避免疫监视的机制有着较重要的意义。本文就病毒对抗原提呈的调节作用,病毒对细胞因子网络的调节以及DNA病毒、RNA病毒逃避CTL作用的机制作一简要 综述。  相似文献   
9.
对24例乙型慢迁肝患者进行体外B细胞功能研究.结果显示慢性迁延性肝炎(慢迁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自发产生或经美洲商陆(PWM)刺激后产生的IgG、IgM量与正常人相比无显著差异.乙型慢活肝患者自发产生的IgG、IgM量比正常人明显升高,但经PWM刺激后,IgG、IgM的产生量反而比对照组明显减低.慢活肝患者血清IgG量与B细胞体外培养产生的IgG量有较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单梅梅  刘克洲 《肝脏》1999,4(2):111-113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引起人类慢性肝炎的重要病原之一,世界范围内的感染率为0.5%~2%,感染者半数以上发展成慢性肝炎,其中20%~30%将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对干扰素呈完全反应者仅为15%~25%,其它抗病毒疗法也收效甚微。因此,探索有效预防HCV感染和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及阻止其病程进展的措施显得极为重要。研制什么性质的HCV疫苗已成为各国学者探讨的热点。 最近发展起来的DNA疫苗具有传统疫苗无法比拟的优势,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就HCV DNA疫苗介导的免疫反应,对动物模型的保护作用和应用前景等方面的进展作一简要慨述。 一、HCV DNA疫苗介导的免疫反应 (一)HCV C区疫苗介导的免疫反应 尽管HCV基因组呈高度多变性,但HCV 5′-UTR及C区基因序列相对保守,因而早期疫苗研究多集中在C区(见附表)。 1985年Lagging等报道用构建的C区重组体免疫BABL/C小鼠可产生高滴度的抗-HCV。但Tokushige等用HCV C区重组体免疫BALB/C鼠仅产生很弱抗体。两者差异原因可能为:①融合蛋白GST-HCV较细胞粗提物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