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联合使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诊断和治疗儿童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继发孔型ASD的儿童324例,所有患儿均行TTE和TEE检查,比较不同检查方法对儿童继发孔型ASD的诊断及分型的准确率,引导介入封堵的成功率。结果 (1)中央孔型ASD经TEE诊断的准确率为99.29%,联合TTE和TEE诊断的准确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引导介入封堵ASD成功率方面,联合TTE和TEE的封堵成功率(96.10%,271/282)明显高于TEE(71.28%,201/2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在诊治ASD方面,TTE与TEE各有优势及局限性,联合使用TTE和TEE可提高儿童继发孔型ASD诊断准确率及介入封堵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术后尿潴留是指术后排尿障碍,点滴而出,甚则闭塞不通,尿液潴留于膀胱的一种疾病.笔者近几年用针刺、点穴治疗此病16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归纳Berry综合征的超声声像图特点,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Berry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10年4月至2019年11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经超声心动图诊断为Berry综合征的8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PHILIPS IE33型及PHILIPS EPIQ 7C型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仪,配S5-1、S8-3、X7-2探头,频率2. 5~7. 5MHz。除常规扫查切面外,重点扫查大动脉短轴切面、右室流出道肺动脉长轴切面、胸骨上窝主动脉弓长轴切面、剑突下切面等,仔细观察主动脉与肺动脉的间隔连续情况,肺动脉主干走形及左、右肺动脉分支起源,主动脉弓顶端分支结构及远端与降主动脉延续情况等。结果 8例Berry综合征患儿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其中7例诊断为Berry综合征,1例术前超声心动图仅仅诊断为动脉导管未闭、主动脉弓缩窄,后经CT血管重建证实Berry综合征并接受手术治疗。患儿心脏畸形包括:Ⅱ型主-肺动脉间隔缺损(8例)、右肺动脉异常起源主动脉(8例)、主动脉弓离断(7例)、主动脉弓狭窄(1例)、动脉导管未闭(8例),8例室间隔连续且完整,均合并肺动脉高压、三尖瓣轻至中度反流; 7例合并卵圆孔未闭。7例经手术治疗痊愈,1例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重症肺炎于术前死亡。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作为一种无创检查方法,能较直观地显示Berry综合征的各种畸形,对于临床疑诊病例,需联合CT血管重建,做出准确判断。  相似文献   
4.
5.
抗血管紧张素Ⅱ-1受体自身抗体在原发性高血压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1(AT1)受体自身抗体与原发性高血压(EH)的关系及干预疗效。方法收集140例EH患者血清,以合成的AT1受体多肽片段为抗原,用ELISA法检测EH患者及40例正常人血清中的AT1受体自身抗体,并比较氯沙坦和依那普利对抗体阳性的EH患者的疗效。结果140例难治性EH患者中抗AT1自身抗体阳性60例(42.8%),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在EH组中,抗AT1受体自身抗体阳性患者用氯沙坦的降压效果明显高于依那普利。结论抗AT1受体自身抗体可能在EH的发病中发挥作用,在该抗体阳性的EH患者中,AT1受体拮抗剂可能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超声、MRI/CT在诊断脂肪母细胞瘤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4年来在本本院治疗的20例小儿脂肪母细胞瘤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脂肪母细胞瘤的超声特征为肿块边界欠清,边缘欠规则,包膜显示欠清,内部回声分布均匀或欠均匀,以稍中低回声为主,内可见稍强回声的条状样结构,部分表面呈分叶状,彩色多普勒(CDFI:):肿块内或周边可见少量低速条状血彩分布;MRI或CT主要表现为稍低信号(密度)或稍高信号(密度),其中可见稍强回声分隔影,当进行增强CT扫描时可见分隔影增强;当进行脂肪抑脂序列时部分病例可见脂肪被抑制.结论 超声、MRI/CT对于脂肪母细胞瘤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小儿睾丸肿瘤的声像图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经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诊断为睾丸肿瘤的患儿临床资料,其中15例超声检查提示为卵黄囊瘤,5例提示为畸胎瘤.结果 15例超声诊断为卵黄囊瘤患儿中,14例经手术病理确诊卵黄囊瘤,1例手术结果为间质细胞瘤,5例超声检查提示畸胎瘤均与手术病理相符.20例患儿均无区域淋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儿膀胱横纹肌肉瘤与膀胱炎性增生性结节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30例膀胱增生性病变进行诊断,全部病例均经手术或病理检查证实。二维超声观察增生性病变的位置、大小、外形、表面、内部回声、与膀胱肌层的关系等,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增生性病变的血流分布情况,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本组30例中,11例为膀胱横纹肌肉瘤.11例为炎性增生性结节,8例为不均匀性膀胱壁增厚;其中1例增生性结节误诊为横纹肌肉瘤。膀胱横纹肌肉瘤与炎性增生性结节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均有各自的特点。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膀胱横纹肌肉瘤与膀胱炎性增生性结节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儿童原发性肠淋巴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9例儿童原发性肠淋巴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及临床病理资料,总结儿童原发性肠淋巴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结果】儿童原发性肠淋巴瘤超声主要表现为肠壁明显增厚或肠壁肿块样回声,局部回声均匀减低、血彩异常丰富,未受侵犯的肠壁层次清晰;常好发于回盲部,易合并肠套叠。【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诊断儿童原发性肠淋巴瘤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并可在肠淋巴瘤与其它肠道疾病的鉴别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动态观察食管裂孔及周围的超声声像,明确食管裂孔声像对先天性食管裂孔疝的诊断意义。方法:对140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分成3组:正常组(A)、其它病理原因致胃食管返流组(B)及先天性食管裂孔疝组(C)。超声观察食管裂孔及食管胃连接部纵切面,测量餐前、餐中食管裂孔宽度,连续向周围旋转扫查观察食管与胃之间的关系。结果:正常组(年龄1天至2岁)食管裂孔无明显差异(P>0.05),A、B组无明显差异(P>0.05),A、B与C组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A、B组食管裂孔成“犀鸟头盔”征,食管裂孔连接处呈鹰嘴状,C组食管裂孔层次不清晰,隔上下呈哑铃状或葫芦状。结论:通过测量食管裂孔宽度,动态观察食管裂孔周围的变化,超声可以明确诊断先天性食管裂孔疝,并将其和其它上消化道疾病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