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小儿肺炎患儿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效果,总结治疗体会。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小儿肺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80%),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肺炎患儿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病情,减轻患儿的痛苦,帮助患儿尽早康复,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阿苯达唑脂质体(L-ABZ)及槐耳浸膏(HEF)对小鼠肝细粒棘球蚴病术后感染的抑制作用,了解增强宿主免疫功能对本病术后复发的影响。 方法 雌性昆明小鼠,腹腔注射人肝细粒棘球蚴囊液,3周后取外周血IgG抗体阳性鼠,分为药物治疗组(A、B、C组)和模型对照组(D组), 每组40只。A 组灌胃L-ABZ(75 mg/kg)、B组灌胃HEF(15 000 mg/kg)、C 组两药联用(阿75 mg/kg+槐15 000 mg/kg)。隔天1次,共 3 次。麻醉各组小鼠,打开腹腔,肝脏注射经PBS浸泡20 min的原头节(0.3 ml/只,约含原头节6 000个,下同),模拟开放式外膜内外囊完整摘除术术中外溢原头节再感染。缝合关闭腹腔,72 h后药物治疗组同法继续治疗1个月,D组灌服蒸馏水0.3 ml/只。E组(8只正常小鼠) 为空白对照。各组小鼠均于3个月后解剖。评价药物疗效(包括肝棘球蚴复发率、组织学观察、测定脾脏指数(SI)及IgG、IgE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CD8+ T淋巴细胞百分率)。另取上述外周血IgG抗体阳性鼠分为F、G、H和I 4组,每组约30只, 分别同上述A、B、C和D组同法灌胃治疗, 于肝脏分别注射经20% NaCl、75%乙醇、L-ABZ及PBS浸泡20 min的原头节, 观察其感染率。 结果 C组肝棘球蚴复发率为5.7%,低于A组(17.1%)和B组(24.2%);棘球蚴色泽发白呈结节状,生发层和角质层破坏严重。脾脏指数(A组为3.84±0.86、B组为3.95±1.01、C组为3.27±0.52)和IgE水平(A组为0.06±0.08、B组为0.07±0.08、C组为0.03±0.03)均明显低于D组(分别为5.46±0.52及0.20±0.02)(P<0.05),其中C组降低最为明显。CD8+水平,A组为16.61±3.89、B组为18.18±3.90、C组为15.38±2.63,均明显低于D组的32.90±4.71(P<0.05)。CD4+/CD8,A组为3.21±0.70、B组为3.05±0.66、C组为3.53±0.57,均明显高于D组的1.57±0.26(P<0.05)。C组CD8+降低、CD4+/CD8+升高最为明显。F、G和H组肝棘球蚴感染率分别为0、0及23.1%,与I 组(31.2%)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HEF可明显增强小鼠免疫功能,与L-ABZ联用可抑制棘球蚴生长,降低术后复发率。L-ABZ在术中对于原头节的杀灭作用不及20% NaCl和75%乙醇。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随访观察来对比肝包虫外膜内外囊完整摘除术与常规内囊摘除术在治疗复发性肝包虫后的复发率,来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8年间(1999 年~2007年)再次入院的复发肝包虫病患者70例,将其分为两组:A组30例:保留外囊的传统术式组;B组40例:外膜内外囊完整摘除术(新术式).对临床观察指标原位复发率进行统计分析.随访时间中位数为36月(3月~96月).结果:外膜内完整外囊摘除术式组原位复发率低于传统术式(P<0.05).结论:外膜内完整外囊摘除术式能降低复发病例的再次手术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初步建立包虫新鲜组织标本库的条件,摸索一套适合我院实际情况的建库方法,为更加系统开展进一步的相关研究做好准备. 方法:选取2004年7月~2007年8月期间在我院肝胆外科以肝包虫病为主要诊断而行手术切除的患者的手术标本,分割后用编号的灭菌锡箔纸包好,迅速投入液氮转移罐,然后移至深低温冰箱长期保存.全部病例均经过临床与病理学检查予以证实.随即抽取其中部分组织使用Trizol试剂提取总RNA,以鉴定组织成分的完整性.结果:到目前为止共采集标本120例,随机抽取其中11份标本,经Trizol试剂提取总RNA, 经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未见显著降解,经紫外分光光度计分析得出其OD260/OD280=1.6~2.0.结论:本实验所采用的标本采集方法可保证标本库的质量,有利于更有效地利用病例资源.  相似文献   
5.
患儿,男,4月。入院2天前,喂奶后哭闹。次日发热、不吃奶、腹胀、不排便,急诊入院。无服药史。为第一胎,足月孕,母乳喂养。父母非近亲结婚,无溃疡病史。查体:T39℃、P130次/分。发育正常,急性热病容,轻度失水貌。心肺正常。腹部膨隆,呼吸运动减弱。压腹即哭,全腹肌紧张。肝浊音界消失,腹移浊(+)。肠鸣消失。右下腹穿抽出淡黄色液体。X线腹透示空腔脏器穿孔。WBC 25×10~9/L、N 0.85、Hb 110g/L。剖腹探查见有胆汁样液体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在乳腺深部脓肿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5年1月收治的81例乳腺深部脓肿患者,35例行超声引导下麦默通置管引流(观察组),46例行传统切开引流术(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患者满意度、复发率、术后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术后瘢痕长度、疼痛NR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3-6个月随访,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85.71%vs.58.33%,P0.05),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86%vs.19.57%;5.71%vs.28.26%,均P0.05)。结论: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深部脓肿,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美容效果好、并发症低的优点,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药物对小鼠肝细粒棘球蚴感染的抑制作用,了解增强宿主免疫功能对小鼠肝细粒棘球蚴感染的影响.方法:取包虫囊液成功免疫小鼠,分为药物治疗组和模型对照组.肝脏接种原头蚴前1 wk及接种后1 mo,药物治疗组分别用阿苯哒唑脂质体、槐耳浸膏及阿苯哒唑脂质体联合槐耳浸膏治疗,接种头节时各药物治疗组再分为4组,每组头节分别使用750 mL/L乙醇、200g/L高渗盐水、阿苯哒唑脂质体及平衡液处理后接种.模型对照组头节用平衡液处理后直接接种,接种后3 mo观察小鼠肝细粒棘球蚴大体和病理变化,检测小鼠脾脏指数、外周血IgG和IgE水平,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外周血CD4 和CD8 淋巴细胞的百分率.结果:联合治疗组中小鼠肝细粒棘球蚴生发层和角质层破坏较严重.各药物治疗组小鼠脾脏指数、IgE水平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3.84±0.86,3.95±1.01,3.27±0.52 vs 5.46±0.52;0.06±0.08 μg/L,0.07±0.08 μg/L,0.03±0.03μg/L vs 0.20±0.02 μg/L,均P<0.01),其中联合药物治疗组降低最为明显;药物治疗组IgG水平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药物治疗组CD8 水平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16.60±3.89,18.18±3.90,15.38±2.63 vs 32.90±4.71,均P<0.01),CD4 /CD8 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3.21±0.70,3.05±0.66,3.53±0.57 vs 1.57±0.26,均尸<0.01),其中联合治疗组变化最为明显.结论:阿苯哒唑脂质体与槐耳浸膏联合用药可以明显增强小鼠免疫功能,抑制细粒棘球蚴的生长,使小鼠肝细粒棘球蚴病术后感染率降低.  相似文献   
8.
归红虫乌方熨治足跟痛症3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远坤 《四川中医》2002,20(11):44-44
自拟归红虫乌方熨治足跟痛31例,总有效率达93.5%。  相似文献   
9.
肝包虫病手术治疗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肝包虫外膜内外囊完整摘除术与其他不同术式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1999年11月至2007年11月间收治的244例肝包虫病手术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188例获得随访,随访中位时间为36个月(3~96个月).术式分为传统术式(保留外囊组)和根治性术式组(切除外囊组),根治性术式组又分肝包虫外膜内外囊完整摘除术组和以肝切除技术为基础的外囊完整切除术组.观察指标为术后并发症、死亡率、原位复发率、生存率、生活质量.并对各组数据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外囊切除术的术后残腔并发症及原位复发率均低于保留外囊术式组(P<0.01).而闭合性肝包虫外膜内外囊完整摘除术并发症低于其他根治性术式.外囊完整切除术生存率高、生活质量高于传统术式.结论 肝包虫外膜内外囊完整摘除术可降低残腔并发症发生率与原位复发率,而闭合性肝包虫外膜内外囊完整摘除术安全、有效、预后佳,应首选.  相似文献   
10.
刘远坤 《现代养生》2015,(4):235+244
目的:探讨分析小儿肺炎患儿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效果,总结治疗体会。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小儿肺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80%),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肺炎患儿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病情,减轻患儿的痛苦,帮助患儿尽早康复,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