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9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肾脏病理形态改变的影响。方法:建立雄性SD大鼠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糖尿病模型组(B组)、氟伐他汀治疗组(C组),分别于4、6周末称体重,收集各组大鼠24小时尿液、血清及肾脏组织标本,测定血胆固醇、甘油三脂、尿白蛋白.肾重/体重比值,并在普通光镜及电镜下对肾组织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B组大鼠血胆固醇、甘油三脂、尿白蛋白、肾重/体重比值均明显高于同期A组,C组较B组明显下降(P〈0.05);肾脏组织形态学观察B组银染区及PAS红染区明显扩大,基底膜不规则增厚,足突部分融合,系膜区基质增多,C组较B组减轻。结论:氟伐他汀可能通过降脂、减轻肾脏病理改变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组人肝再生增强因子(rhALR)是否可以通过影响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及Ⅳ型胶原(Collgen-Ⅳ)的表达,来延缓肾小球硬化。方法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及rhALR组,以rhALR对5/6肾切除所致慢性肾衰竭大鼠进行干预。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对照组肾小球硬化指数增大,Collgen-Ⅳ、TIMP-1表达增加,MMP-9表达减少(P均<0.05);外源性给予rhALR能降低TIMP-1表达,增加MMP-9表达,减轻Collgen-Ⅳ的沉积,改善肾小球硬化(P均<0.05)。结论 rhALR可通过上调MMP-9/TIMP-1比例减少Collgen-Ⅳ积聚而改善肾小球硬化,保护残肾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血清肌酐正常的情况下,各期患者的血清肌酐水平及与年龄、病程及血脂的关系。方法对244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研究,得出各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肌酐水平及与年龄、病程及与血脂的关系。结果Ⅰ、Ⅱ、Ⅲ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清肌酐平均水平分别为(78.05±14.75)μmol/L、(83.36±12.48)μmol/L、(88.69±14.54)μmol/L,Ⅰ期〈Ⅱ期〈Ⅲ期(P〈0.05),而Ⅰ期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清肌酐水平与年龄、病程、TC、TG、LDL、VLDL、Lpa正相关(均P〈0.01),与HDL呈负相关(P〈0.01),证实高血压患者血清肌酐与年龄、病程和脂质代谢相关。  相似文献   
4.
血液净化的抗凝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英  刘茂东 《河北医药》2009,31(4):464-465
近年来血液净化技术发展很快,在各种急、慢性肾衰竭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危重症抢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血液净化技术的开展、血液与体外循环血管通路和透析膜的接触可激活凝血系统。另外,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常存在内皮细胞损伤、凝血及纤溶功能的异常,因此有效、适度的抗凝治疗是保证血液净化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以下就抗凝治疗方面的问题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5.
冬虫夏草对马兜铃酸肾病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观察冬虫夏草对马兜铃酸肾病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关木通制备马兜铃酸肾病大鼠模型,冬虫夏草(1g/d)干预8周,设对照组,于实验第1、4、8周末收集各组大鼠血、尿及肾组织标本,检测血尿素氮(尿素酶法)、血肌酐(苦味酸法)、尿NAG(比色法)、24h尿蛋白定量和β2-微球蛋白(放免法)、体重,尿渗量(冰点渗量计法)以及光镜HE、PAS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并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测定肾组织中Ⅲ型胶原、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角蛋白(Keratin)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BUN、Scr、尿NAG、β2-MG及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同期治疗组(P〈0.05)和正常对照组(P〈0.01);与同期治疗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肾组织Ⅲ型胶原、α—SMA和TGF-β1表达增强,角蛋白表达减弱,体重及尿渗量进行性降低(P〈0.05);模型组大鼠肾组织肾小管-间质病变明显重于治疗组。结论:冬虫夏草能在马兜铃酸肾病防治中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缬沙坦对高糖环境中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egsin、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通路、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探讨缬沙坦对糖尿病肾病的防治作用。方法高糖环境中培养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于培养12 h、24 h、48 h末,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程度,分别应用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系膜细胞megsin、p-p38MAPK、MCP-1、ICAM-1蛋白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Ⅳ型胶原浓度。结果高糖环境中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egsin、p-p38MAPK、MCP-1及ICAM-1表达增强,细胞增殖明显,细胞上清液中Ⅳ型胶原浓度升高,缬沙坦干预组上述变化明显减弱。结论缬沙坦可下调megsin、p-p38MAPK、MCP-1及ICAM-1表达,抑制系膜细胞增殖及系膜外基质积聚,发挥其独立于降压之外的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肾小球系膜细胞(glomerular mesangial cell,GMC)是肾脏重要的固有细胞之一,维持着肾脏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具有产生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分泌细胞因子(cytokine,CK)、吞噬和清除异物等多种功能,同时也参与了肾小球疾病尤其是系膜增生性疾病的发生、发展。Megsin是近10年来被新认识的GMC优势表达基因,本文就megsin与肾脏疾病的关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喷他佐辛与曲马多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急性疼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妇科择期腹腔镜手术女性患者40例,年龄19~58岁,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喷他佐辛组和曲马多组,每组20例。两组均静脉血浆靶控输注丙泊酚与瑞芬太尼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结束时喷他佐辛组静脉注射喷他佐辛0.5 mg·kg-1,曲马多组静脉注射曲马多1 mg·kg-1。记录术毕至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评定拔管后RSS评分及拔管后10、30 min的VRS评分,并记录需要追加哌替啶镇痛的例次,观察两组不良事件。结果喷他佐辛组苏醒时间(5.5±1.1)min、拔管时间(7.1±1.0)min、拔管后RSS评分中位数2.5分;曲马多组苏醒时间(5.3±0.9)min、拔管时间(6.7±0.8)min、拔管后RSS评分中位数3分,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喷他佐辛组拔管后10、30 min的VRS评分中位数均为1分,追加哌替啶3例;曲马多组拔管后10、30 min的VRS评分中位数均为2分,追加哌替啶9例,喷他佐辛组两个时间点VRS  相似文献   
9.
<正>病例资料患者,男,50岁,农民,主因尿蛋白阳性1年、间断发热、头痛伴呕吐4个月、加重1周,于2020年12月28日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住院。患者缘于1年前体格检查发现尿蛋白阳性,就诊于石家庄市某医院,临床诊断肾病综合征,肾活检提示“不典型膜性肾病”,予甲泼尼龙12 mg/次,1次/d+他克莫司1.5 mg/次,2次/d,口服,病情稳定后出院。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检测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患者血清PLA2R及THSD7A抗体水平,探讨二者对IMN诊断及病情评估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肾内科,行肾穿刺活检诊断IMN患者114例,V 型狼疮性肾炎7例、IgA肾病16例作为非IMN组。采用ELISA测定各组血清PLA2R抗体及THSD7A抗体水平,并分析二者与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 ①IMN组血清PLA2R抗体阳性率57.0%(65/114),非IMN组均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N组血清THSD7A抗体阳性率9.6%(11/114),非IMN均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N组双抗体阳性率为4.4%(5/114)。②IMN组双抗体阳性患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9.4(4.9~14.0 ) g/d,血白蛋白(21.2±3.7) g/L;PLA2R抗体阳性患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4.9(0.9~14.2) g/d],血白蛋白(24.4±5.6) g/L;THSD7A抗体阳性患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7.1(2.1~14.0) g/d,血白蛋白(25.5±6.6) g/L;双抗体阳性与PLA2R抗体阳性患者比较: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及血白蛋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HSD7A抗体阳性患者比较:24小时尿蛋白定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白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IMN组PLA2R抗体水平与24小时尿蛋白呈正相关(r=0.318,P=0.001),与血白蛋白呈负相关(r=-0.207,P=0.027)。结论 血清PLA2R抗体及THSD7A抗体是IMN的特异性指标;PLA2R抗体可评估IMN患者病情;双抗体阳性患者24小时尿蛋白较高,血白蛋白较低,临床表现较重;但THSD7A抗体能否评估IMN病情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