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告1232例经超声心动图检查病人,年龄50~87岁,既往无瓣膜病史。应用SSD-280超声仪仪,3.0MHz探头。结果:(1)1232例中主动脉瓣钙化71例,患病率5.7%,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  相似文献   
2.
应用抗凝剂治疗急性心肌梗塞起始于1946年。然而,急性心肌梗塞病人是否需用抗凝治疗,已争论卅余年,到目前仍无一致意见。我院自1982~1984年对8例危重病人进行抗凝治疗,与对照组相比,疗效明显。现小结如下:病例选择与方法:抗凝组:8例均男性,年龄40~60岁,为广泛前侧壁或同时有下壁大面积梗塞的危重病例。其中再发性3例;穿透性3例;有4例在抗凝治疗前梗塞面积有所扩大;心绞痛发作频繁或疼痛不  相似文献   
3.
对心肌梗塞病人33例在同一天内用放射性核素心室显影及M 型超声心动图法来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将γ-照像机自动显示的LVEF 与用M 型超声心动图观察时所用三种不同的方法计算出的LVEF 相比较,以EF 斜率法的相关性最好,r=0.78,P<0.01。  相似文献   
4.
<正> 主动脉瓣钙化是老年性心瓣膜病,主要由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我院于1985年3月至1991年11月,采用二维超声心动图对1534例50岁以上人群进行检查,以明确该病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5.
6.
 目的:研究贝那普利对家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As)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家兔As模型,观察比较高脂对照组和大剂量贝那普利组(po4mg·kg-1·d-1)。小剂量那普利组(po2mg·kg-1·d-1)血脂、血浆纤维蛋白原(F)、6-酮-前列环素F(6-keto-PGF)、血栓素B2(TXB2)的含量及血压、心率、主动脉病变的差异。结果:三组血脂、Fg和TXB2含量均无差异。大剂量贝那普利组主动脉As斑块面积及厚度均小于高脂组,并明显升高6-keto-PGF含量,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P<0.05),小剂量贝那普利无此作用。结论:大剂量贝那普利可预防家兔实验性As病变,对血脂、Fg和TXB2含量无影响。这种作用与其升高6-keto-PGF含量和降低血压相关。  相似文献   
7.
<正> 健康老人24小时动态心电图情况如何?Andersson 1988年分析32例健康老人动态心电图,国内尚无报告。为给临床提供参考。我院于1990年1月~1992年12月,对200名健康老人(其中92人为老年前期)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非心肌梗塞性Q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理性Q波对心肌梗塞的诊断有重要意义。但在非心肌梗塞情况下,也可出现病理性Q波,现分述如下: 一、正常时出现的Q波 1.Q_T_:正常时LⅢ导可出现大的Q波,呈QR或Qr型,时限可到0.04秒。 (1)原因:若心脏呈横位,同时前额面QRS环顺时针运行时,可出现Q_T_。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临床电生理学的进展,对房室传导功能的评价方法日趋完善,认识也日益加深。而植物神经因素对房室顺传功能的影响目前国内报导甚少。本文采用经食管心房调搏法测定迷走神经阻滞前后房室顺传功能的各生理参数,并做对比性研究以探讨迷走神经张力对房室传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盐酸莫索尼啶治疗高血压病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国产盐酸莫索尼啶对轻、中度高血压病的降压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文多中心临床试验以可乐定为对照,采用随机单盲平行试验方法,莫索尼啶组302例(101例与可乐定对照,201例开放试验),可乐定组100例,起始剂量分别为每日0.2mg与0.15mg,2周末若血压≥140/90mmHg,则分别增量至0.4mg与0.3mg,疗程共4周,对莫索尼啶降压有效者继续用至6个月,另19你有效者在治疗前后完成动态血压监测,进行T/P比值分析。结果:两组药物治疗一周血压即开始下降,治疗4周末,莫索尼啶组平均坐位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别下降12.1%-12.6%与12%-13.5%,可乐定组分别下降12.9%与13.4%。两药总有效率分别为82.5%与74%,两组间临床疗效无显著性差异,莫索尼啶治疗延续6个月仍保持降压效果,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头晕,嗜睡,乏力等,但症状轻,病人耐受性好,实验室检查无异常发现。结论:莫索尼啶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降压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病人耐受性好,临床综合评价优于可乐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