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血管疾病是现代社会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引起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在心肌细胞膜上和血管的平滑肌细胞上均存在β-肾上腺素能受体,该受体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然而β-受体阻滞剂问世以来,特别是几项大规模临床实验结果表明,β-受体阻滞剂可明显降低心肌梗死后和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猝死和总死亡率,该药应用更为广泛。现将临床对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作一综述。1治疗心力衰竭循证医学证明β-受体阻滞剂是目前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率,改善预后有效药物。因此建议[1]有心功能(NYHA)Ⅱ~Ⅲ级患者,病情稳定者均须应用β-…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12例临床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55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为A组,57例单纯原发性高血压为B组,均给予培哚普利治疗,2、4、6周末测血压,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监测肝肾功能、电解质、心电图、血脂及血糖。结果6周后A组显效率47.2%,总有效率79.3%,B组显效率50.9%,总有效率78.9%,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6周末两组血压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周末与治疗前比较,肝肾功能、电解质、心电图、血脂及血糖无明显变化(P〉0.05),不良反应A组9.1%,B组7.2%。结论培哚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降压疗效好且安全。  相似文献   
3.
传统上按病因学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两大类,将肥胖和糖脂代谢紊乱视为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虽然高血压更多与遗传因素有关,但在代谢紊乱人群中高血压检出率极高。  相似文献   
4.
资料与方法患者,女,83岁,农民,因反复头昏头痛、胸闷12年余,左胸背剧痛8天入院。患者诉近12年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头痛、胸闷,反复发作,曾多次在我院及上级医院住院治疗,确诊为高血压病、冠心病。经降压、  相似文献   
5.
综合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综合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24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组:试验组126例予综合干预,对照组118例予一般治疗管理,随访1年,分析其临床调查及综合干预的临床资料.结果 试验组生活行为变化率90.48%,服药依从率85.71%,血压控制率76.19%;对照组生活行为变化率72.88%,服药依从率45.76%,血压控制率32.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干预是防治高血压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难治性心力衰竭35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难治性心力衰竭是指在严格休息、正规饮食、应用洋地黄类强心剂及利尿剂的基础上加用扩血管药物后,心力衰竭仍不见好转者。临床表现为:①左、右心衰的症状同时存在;②前向和后向性心衰同时存在;③收缩期和舒张期心衰同时存在;④患者存在心肌能量不足及生化调节机制紊乱。难治性心力衰竭一般是各种严重器质性心脏病的终末期表现,但也可能是由于各种诱发因素、并发症或诊断治疗措施不当所致。我科于1998年~2005年治疗35例难治性心力衰竭病人。这些病人经常规治疗无效,经认真分析病人的具体情况及用药反应,重新调整治疗措施,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发病机制及治疗现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N)是糖尿病(DM)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神经病变可累及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及植物神经,产生疼痛、麻木、运动障碍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对此尚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法。DN最重要的治疗是积极控制血糖,改善血液循环特别是微循环,提高组织特别是神经细胞的血供及氧供,促使受损的神经细胞修复和再生。  相似文献   
8.
胸痛是冠心病心绞痛的主要症状,但并非其专有症状,引起胸痛的病因多种多样.1998年1月~2007年2月我院住院患者共2476例,其中有530例胸痛,占21.4%.530例中25例经相关检查证实为精神障碍性胸痛,现回顾临床资料,以提高对此类胸痛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某高校128例原发性高血压的诊疗及随访,提高原发性高血压的防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对12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8例患者接受治疗率84.37%;治疗率86.7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接受治疗率、治疗率与患者受健康教育程度有关,血压控制率与控制原发性高血压高危因素及降压药物正确选择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0.
刘春翠  陈彩辉 《中国校医》2008,22(3):317-319
目的观察在传统治疗基础上联用辛伐他汀、依那普利和倍他乐克3种药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稳定劳力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6例,对照组为传统治疗,治疗组在传统治疗基础上联用辛伐他汀、依那普利和倍他乐克3种药物,随访6个月,评价其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记录相关缺血事件。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心电图ST-T改变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传统治疗基础上联合运用辛伐他汀、依那普利和倍他乐克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从多条途径控制冠心病危险因素,可多环节控制冠心病进一步发展的恶性循环,可改善心绞痛症状,降低心血管事件,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