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小鼠脑肿瘤与脑外伤后血脑屏障通透性的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伊文氏兰与血浆蛋白结合便不能通过血脑屏障,因此可用作定性观察血脑屏障通透性变化。本文用2%伊文氏兰从尾静脉注入小鼠体内,观察到昆明种小鼠脑内接种G422胶质母细胞瘤后,其肿瘤生长部位兰染;切下大块兰色部分,组织学检查证明其为单纯肿瘤组织;残留的兰染边缘完全切下,组织学表现为新生血管丰富的肿瘤生长前缘;切净兰染部分的脑组织经组织学检查无残留瘤细胞。用手术方法造成小鼠脑损伤,可见伤口处组织兰染,自手术后5小时持续到第七天。以上说明小鼠患脑恶性肿瘤与脑外伤后,血脑屏障开放且有其规律。  相似文献   
2.
3.
青岛市城区妊娠期糖尿病围产结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许茜  张荣君  刘振红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23):3064-3066
目的:探讨青岛市城区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对来我院检查分娩的3 624例孕妇进行糖筛查,将筛查出的妊娠期糖调节受损(G IGR)184例孕妇中经治疗血糖控制良好者141例作为G IGR1组;血糖控制不好的43例作为G IGR2组;将糖筛查正常的其余3 440例孕妇作为对照组。对孕妇及围产儿结局进行对比研究。结果:G IGR1组妊高征、产后出血、剖宫产率以及新生儿低血糖发病率等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G IGR2组妊高征、羊水过多、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剖宫产率等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G IGR2组新生儿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巨大儿等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G IGR1组。结论:G IGR可对母婴造成多种危害,孕期应积极控制血糖并完善围产期保健,减少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ABO血型变异,遗传学认为是由于在A、B位点上出现罕见的等位基因,或者由一些能影响ABO基因正常表现的罕见基因所致。亚型是血型变异的一种,由于其血型抗原弱,用已知抗体检测抗原和用已知抗原测被检血清中抗体,往往不符合ABO血型特点。因此,应根据受检者红...  相似文献   
5.
抗抑郁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乌灵胶囊抗抑郁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伴抑郁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68例急性心肌梗死伴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乌灵胶囊治疗组和对照纽备34例。治疗组在常规心肌梗死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是胶囊(每粒0.133g),3粒/次,每日3次,连服3个月;而对照组不予任何抗抑郁治疗。平均随访6个月。结果 乌灵胶囊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降低(P〈0.05),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心肌缺血事件发生率及病死率明显降低(P〈0.05或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心脏掘搏输出量增加(P〈0.05)。结论 乌灵胶囊抗抑郁治疗能明显改善心肌梗死后抑郁患者的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传染病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消毒状况,加强手卫生管理。方法现场采样检测方法对医院Ⅰ~Ⅲ类环境的医务人员手消毒效果进行了监测。结果共检测1185人份,总合格率为84.47%。Ⅰ~Ⅲ类环境人员合格率依次为93.75%、80.11%、84.22%;临床医生、护士和医技人员合格率范围为83.16%~87.20%。结论传染病医院医务人员手消毒合格率较高,医护人员之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病毒性肝炎的持续病毒复制 ,机体免疫应答中产生的病毒抗体、自身抗体、抗原抗体复合物及补体复合物等是导致肝细胞持续慢性损害和肝硬化发生的主要原因[1] 。红细胞广泛表达的补体Ⅰ型受体 (CR1)成簇分布 ,具有重要的天然免疫清除功能[2 4] ,不但能粘附循环中的抗原抗体复合物 ,将其运送到肝脏及脾脏销毁 ,还可将循环抗原“提呈”淋巴细胞。本研究对肝炎性肝硬化病人红细胞天然粘附免疫功能(EIIAF)作动态观察 ,并与胆碱酯酶 (CHE)、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等指标作对比分析 ,以探讨其与肝病病情发展的关系。一、材料和方法1.研究对象 :…  相似文献   
8.
许茜  刘振红  靳钰 《山东医药》2010,50(34):91-91
目的观察早产胎膜早破(PPROM)患者血清及羊水中IL-6、MMP-9、TNF-α水平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0例PPROM患者(PPROM组)、20例正常孕妇(对照组)血清和羊水中的IL-6、MMP-9、TNF-α。结果 PPROM组血清IL-6、MMP-9及羊水中IL-6、MMP-9、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PPROM患者血清、羊水中IL-6、MMP-9、TNF-α水平明显增高,检测其水平可预测PPROM。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脑梗死住院患者不必要诊疗服务及住院费用的构成,为规范医师行为、控制住院费用不合理增长、完善医疗卫生政策等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唐山市某医院137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临床路径和模糊标准法对脑梗死病例进行回顾性评判,测算和分析脑梗死患者诊疗中的过度医疗行为及产生的费用。结果脑梗死患者中过度医疗行为主要表现为不必要的药物、检查和化验项目,不必要的会诊和转诊,提高护理级别,夸大病情和增设知情同意书等。其中,药品、检查和化验项目的费用之和平均为944元,占三项实际费用的11.93%。结论过度医疗行为在脑梗死住院患者中普遍存在;导致医生过度医疗行为产生的原因包括追求经济利益和避免自身陷入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和诉讼两个方面;控制过度医疗行为的策略和措施包括实行预付制、推行临床路径,改革医院不合理的补偿机制,采取必要措施抑制医生的防御性医疗行为等。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延庆县建筑工地农民工艾滋病知信行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的艾滋病流行已进入了快速增长期,2005年调查显示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病人约65万人。为了解北京市延庆县农民工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现状,探讨对农民工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有效方式,2008年3月20日~4月28日,对延庆县5个建筑工地开展了艾滋病相关知识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