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吻合口瘘是食管癌手术后极为严重的并发症,病死率在38.1%~53.6%[1]。2005-05~2008-07笔者所在医院对120例中、上段食管癌手术患者加强了手术前后的预防性护理,有效避免了颈部吻合口瘘的发生,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地特胰岛素对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单用二甲双胍治疗未能有效控制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在维持原二甲双胍降糖方案的基础上,对照组加用吡格列酮,治疗组注射地特胰岛素进行治疗,周期均为16周。于治疗前、治疗8周及16周分别测量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以及胰岛功能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8周和16周后HbAlc、FBG和PBG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并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经治疗8周和16周后胰岛素水平、胰岛素分泌指数和胰岛素敏感指数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胰岛素抵抗指数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并且治疗组胰岛素水平、胰岛素分泌指数和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胰岛素抵抗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与吡格列酮相比,地特胰岛素较对单用二甲双胍未能有效控制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良好,这与地特胰岛素较好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的恢复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重视发药交代工作,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分析医院药房药师用药交代存在的问题,阐述拓展医院信息系统增加备注栏的用药交代的具体方法。结果与结论在备注栏中说明用药方法,使患者能更清楚药物用法,不仅增强其用药依从性,还能更好地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急性胰腺炎(AP)患者应用中药血必净联合西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中西医组和西医组各40例,西医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中西医组在西医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血淀粉酶、尿淀粉酶、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中西医组的白细胞、血淀粉酶、尿淀粉酶、PT、TT较西医组下降更加显著(P0.05)。中西医组的腹痛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腹胀消失时间、恶心呕吐消失时间、上腹压痛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西医组(P0.05)。中西医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西医组(P0.05);中西医组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西医组的85.00%(P0.05)。结论中药血必净联合西医治疗急性胰腺炎能够更显著地改善各种临床指标、较快地缓解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溶栓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近期疗效(摘要)喻学刚,牛树茂,刘商,李珊,张裕民不稳定性心绞痛是介于稳定性心绞痛和心肌梗塞(AMI)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治疗的目的在于防止其发展为AMI或摔死,抗凝和抗血栓治疗在不稳定性心绞痛中的应用已得到公认,但溶栓治疗仍存...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结合中医理论及其临床症状,可将该病归为"癥瘕"、"不孕"、"闭经"等范畴,病机以痰湿阻滞、痰瘀血瘀互结为主。因此,治疗时应采用燥湿化痰辅以活血化瘀,苍附导痰汤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已有相关临床报道,但其与化学药物联用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抗缪勒管激素(AMH)、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催乳素(PRL)、雌二醇(E2)及宫颈黏液评分的影响的报道较少[1]。本研究观察苍附导痰汤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用体表心电图对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旁路及其引起的室上性心动过速进行定位的问题,国内外已经有了众多的实践和总结,并给出了一些经典的定位方法[1]。国外的方法较繁琐,国内的方法精确度较高。笔者依据临床实践及向量理论对上述心律失常在体表心电图的表现进行理论分析及归纳总结.1 资料与方法1.1 观察对象 采用我院实际消融异位心律失常成功后的体表心电图图谱及1994年胡大一,马长生编写出版《心律失常射频消融图谱》一书中的心电图图谱。其中频发室性早搏13例,室性心动过速8例;左侧显性旁路28例,左侧隐匿性…  相似文献   
8.
经心房内迷宫式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心房内迷宫式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可行性。方法:健康杂种犬18只,电极导管标记心房及心耳各部位后进行连续性线性消融。急性组(12只)和慢性组(6只)分别于术前及术后即刻和术后1个月时观察心脏电生理变化及房颤诱发率;急性组观察心房和瓣膜、冠状动脉损伤情况。结果:射频消融术后各项电生理指标无显著变化(P>0.05);术前全部犬均能诱发出暂时性房颤和持续性房颤。术后急性组和慢性组暂时性房颤(1,0)和低浓度乙酰甲胆碱(Methacholine)静脉滴注时持续性房颤(2,0)的诱发犬数显著降低(P<0.05);急性组无心房穿孔和瓣膜、冠状动脉损伤。结论:本方法可以达到治疗房颤的目的,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冠状动脉内支架术3例护理体会155医院内二科(河南开封465003)刘商闫慧玲赵丽娜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是通过球囊导管送入冠状动脉内支架至冠状动脉狭窄处。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并发夹层、严重动脉内膜撕裂或急性闭塞的情况下可保持血管通畅,从而...  相似文献   
10.
快速心室率心房纤颤的房室传导改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3例药物难以控制的快室率心房纤颤(房颤)病人进行经射频消融房室传导改良,射频消融靶点选择右房内房间隔之后、中或前部。射频能量为20~30W,平均发放射频8±3次。结果:9例房室改良成功,3例失败,1例于术后3天发生Ⅲ°房室传导阻滞。9例术后2天及2个月休息时心率、活动时心率、最高心率及最低心率较术前有明显下降(P<0.05).1例于术后11个月复发,其机理与部分或全部损伤后结间束或部分损伤房室结有关。认为射频消融房室传导改良为治疗药物难以控制的快室率房颤的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