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院前急救是指伤病员从发病现场到医院之前的就地抢救、监护、运送到医院的过程,是急救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的院前急救发展不均衡,农村的医疗急救现状一直是薄弱环节。作为农村医疗卫生网络的最基层,乡村医生在农村院前急救的作用应越来越受到重视。现将村卫生室抢救急危重症21例的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资料为2003年8月~2005年7月村卫生室出诊急救的急危重症21例;男12例,女9例;最小年龄3岁,最大年龄81岁,平均53.6岁。其中脑血管疾病6例(28.6%),心血管疾病5例(23.8%),损伤4例(19.0%),中毒和中毒反应3例(14.3%),神经系统疾病1…  相似文献   
2.
急性药物中毒致精神障碍七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药物中毒是常见内科急症,但有明显精神障碍表现的临床较少见。现将2000年9月~2003年3月救治的急性药物中毒致精神障碍7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肠易激综合征(IBS)确切病因尚不明了,可能是多因素所致的症候群。基于肠腔内因素如食物及参与消化过程的内源性物质引起肠道功能的改变,从1993年开始选用微生物制剂丽珠肠乐治疗IBS60例,报告如下。豆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按江绍基主编们临床胃肠病学》诊断标准(1985年)。持续或间断反复发作达3个月以上:①上腹痛或不适,排便后缓解,或伴有大便次数或性状的改变;②排便不规律,包括:排便次数,大便性状的改变(硬、松散或水样),排便感的异常(紧迫感、排便不尽感);③大便带粘液;④胀气或腹胀感。1.2病例选择:所有病例…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王家岭煤矿"3.28"透水事故中被久困人员成功获救的案例进行分析,研究矿难被久困人员成功获救模式,提出"自救是第一救援资源"、"对灾害发生进行逆向思维是科学灾害救援学的新思路"、"科学救援"新理念.矿难被久困人员成功获救模式与矿难救援新理念具有民生经济建设意外灾害救援、军事战争救援等全方面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1病历摘要 女,63岁。住院前6h因头晕不慎摔倒,伤及腹部,伤后即觉腹痛,呈持续性钝痛难忍受。伤后无恶心、呕吐;无肉眼血尿;伤后未排大便。查体:T37.9℃,P83次/min,BP134/76mmHg;头颈胸心未见显著异常。腹:呈舟状腹;腹肌紧张,呈板状腹;全腹压痛,反跳痛,右下腹压痛较重。肺肝浊音界存在,肝脾末触及,腹部有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消失。  相似文献   
6.
1对象和方法1.1对象男30例,女20例,年龄20岁~71岁,平均约43岁.平均病史约1.5a.诊断参考标准:①临床表现以上腹痛,餐后不适饱胀、喷气、反酸烧心等为主,且症状持续3mo以上.②全部病例内镜检查均有明显的胆汁反流现象和胃粘膜炎性改变,但除外溃疡、肿瘤等器官器质性病变.③B超除外肝胆胰疾病,肝功能HBsAg检查正常.1.2方法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和舌质舌苔情况将胆汁反流性胃炎分为中医四型审因论治.①脾胃不和型:表现为冒脘胀痛、纳呆、食后胀满、烧心嗳气、四肢乏力、畏寒、舌淡苔白,证因胃气不降、脾气上升困滞、脾胃升降失…  相似文献   
7.
8.
某些鼻出血病人需使用负压引力压迫鼻腔内的创面出血,使其创面闭合,避免感染。临床上一般使用无茸纱布填塞压迫。但有时引起鼻腔内积血,容易逆行感染,甚至窒息。直接影响治疗效果,我院急诊科经过1年的临床应用,采用一次性小儿导尿管注水球囊压迫出血点,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日前,美国学者对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治疗的一项研究表明,与单独应用磺脲类降糖药相比,服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胰岛素增敏剂)可减少糖尿病患者的心肌梗死危险。并且,无论是单用噻唑烷二酮类的病人,还是服用“磺脲类+噻唑烷二酮类”的病人,与单用磺脲类降糖药比较,发生心肌梗死的危险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0.
白妙春  赵立敏  刘元周 《护理研究》2009,23(22):2057-2057
某些鼻出血病人需使用负压引力压迫鼻腔内的创面出血,使其创面闭合,避免感染.临床上一般使用无菌纱布填塞压迫,但有时引起鼻腔内积血,容易逆行感染,甚至窒息.直接影响治疗效果,我院急诊科经过1年的临床应用,采用一次性小儿导尿管注水球囊压迫出血点,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