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内科学   2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四川罗索线虫新种的记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的四川罗索线虫新种,其自然宿主中华按蚊为当地疟疾和丝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根据此线虫对中华按蚊的敏感性和致死率,该虫种的发现对蚊虫的防制有较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匀浆及超声波破碎杜氏利什曼原虫四川犬分离株前鞭毛体,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其表膜,电镜观察见所得样品是单位膜和膜下微管组成的表膜,测得微管直径平均为23.3nm,微管间距巨平均为15.7nm,经SDS-PAGE分离显示1条主带,次带约15条,再转移到硝化纤维膜上,用单克隆抗体2H6-E3识别,仅见有一条区带,分子量为63kDa,该单克隆抗体是己经被证实定位于前鞭毛体表膜,并具有免疫保护性的。  相似文献   
3.
1992-1998年期间用新型荧光光源,薄血膜吖淀橙染色法和吖啶橙包被的毛细管法,分别在四川省筠连县和名山县疟疾流行区,对428人进行现场应用,其中145例采用AO法和QBC技术同时检测,并用姬姆萨染色作对照。  相似文献   
4.
目前,随着免疫功能缺陷病(如AIDS)的日益增多以及激素、免疫抑制剂、放射治疗的广泛应用,机会性致病寄生虫引起的感染越来越常见,而且常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近十多年来,随着医学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在各学科的逐渐应用,人体寄生虫学的研究已由过去的形态学描述、组织化学染色、同工酶测定、抗原组分分析和免疫学诊断方法等,发展为对基因水平的研究。对机会致病寄生虫的研究也不断深入。PCR是近十多年发展起来的分子生物学新技术,而且逐渐被应用到各学科的很多领域,本文就PCR技术在机会致病寄生虫病研…  相似文献   
5.
患者黄×× ,男性 ,3岁 ,四川省遂宁市人 ,患儿父母在家中发现病儿右眼球表面有虫蠕动 ,立刻取出虫体 2条 ,于 2 0 0 0年 3月 2 9日来华西医科大学附一院眼科门诊室就医 ,眼部检查 ,右眼球表面未查见异常 ,随即将 2条虫体送华西医科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鉴定。虫体肉眼观 ,乳白色 ,经卡红、快绿染色显微镜下观察 ,体长 1 .2 0 cm,宽 0 .0 1 -0 .0 3 cm(见封 3 ,图 1 ) ,两条虫体均是雌性。虫体头端钝园 ,有漏斗形角质口囊 (见封 3 ,图 2 )。表皮折皱形成横纹 ,边缘锐利呈锯齿形 (见封 3 ,图3 ) ,阴门开口于食道与肠连接处的前方 ,子宫内充满虫…  相似文献   
6.
注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现代医学的发展,我们的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也应该进行改革。近年来,我室注意抓住课堂讲授,实验课教学和考试诸环节,注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用杜氏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免疫BALB/C鼠,采用尾静脉注射三次,第四次和加强免疫则只剪开皮肤,直接刺入脾内注射前鞭毛体,每次注射虫体0.5~1×10 ̄7只,每次免疫间隔2周,用BALB/C鼠的脾细胞与SP2/O瘤细胞融合,再克隆技术获得2株杂交瘤细胞分别命名为1F_7-D_6和2A_2-N_(11),抗体滴度分别为1:51200,1:204800以上,可见此法个仅免疫时间短,抗原用量少,且抗体效价高,用双向琼脂扩散法,亚类鉴定均为IgG_3。  相似文献   
8.
双语教学在人体寄生虫学教学实践中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语教学是医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本文就留学生、七年制及五年制三个不同层次医学生人体寄生虫学双语教学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并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9.
犬利什曼病的流行,诊断和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双氢青蒿素对阴道毛滴虫作用的体外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双氢青蒿素体外抗阴道毛滴虫作用。方法 将阴道毛滴虫与不同质量浓度的双氢青蒿素共同孵育 2 4 h、4 8h、72 h后 ,观察双氢青蒿素体外抗阴道毛滴虫作用。结果 最低杀灭剂量为 2 .5 m g/m l,最低抑制剂量为 1.2 5 m g/ml。结论 双氢青蒿素体外对阴道毛滴虫具有较强的杀灭作用 ,可以作为临床治疗的参考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