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抗痫药加亚硒酸钠治疗难治性癫痫120例济南市中心医院(250013)崔郁健,张历明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郭鹏齐鲁制药厂刘丽美1995-1997年,我们应用抗痫药物加亚硒酸钠治疗难治性癫痫患者12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74例,女46例...  相似文献   
2.
郭鹏  邓红琼  刘丽美 《中国康复》2010,25(5):343-345
目的:探索脑卒中后共济失调患者针对性综合康复训练的制定、实施及临床疗效。方法:脑卒中共济失调患者122例,分为A组60例和B组62例,均按脑卒中药物治疗原则给予处理。A组同时根据卒中后共济失调特点制定综合康复训练计划,包括Frenkel训练法、简易稳定协调性训练、负荷训练、言语和ADL训练等。结果:在训练15 d时,采用神经病联合会国际合作共济失调量表及改良Barthel指数(BI)评分,A组与干预前比较明显下降,BI评分明显上升;B组2项指标均无变化。训练30 d后及90 d随访时,2组共济失调量表分均低于治疗前,BI评分均上升,A组表现更突出(P0.05,0.01)。结论:脑卒中后共济失调综合康复治疗应根据卒中部位特点及其功能联系纤维特别设计,使康复训练更具针对性,且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4.
钙离子与癫痫发生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a2 作为一种信使参与多种细胞功能活动的调节。目前绝大多数研究已经证明癫痫灶脑细胞内Ca2 ([Ca2 ]in)浓度升高达阈限以上是癫痫发生和癫痫脑损害的直接原因。因此,许多学者都想当然认为口服钙剂是癫痫的治疗禁忌。但是,脑细胞外液Ca2 ([Ca2 ]out)浓度降低亦会引起癫痫灶细胞兴奋,促进癫痫灶异常放电,导致癫痫发作。Ca2 在脑细胞外抑制脑兴奋性和在脑细胞内产生兴奋的双相不同作用,决定了钙离子在癫痫的发生和治疗中的特殊地位。Ca2 的生理作用非常广泛,它不仅是心肌、平滑肌、骨骼肌细胞的兴奋-收缩偶联者,而且在所有细…  相似文献   
5.
6.
选择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中的癫痫所致分裂样精神障碍诊断标准、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60分的患者共8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42例(应用复方苯硝那敏+利培酮治疗)和对照组40例(应用复方苯硝那敏+氯丙嗪或奋乃静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分别用PANSS评定,结果示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中锥体外系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复方苯硝那敏和利培酮联合治疗癫痫所致分裂样精神障碍安全且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7.
CK检测在毒鼠强中毒心肌损害中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CK、CK- MB是心肌酶血中特异性反映心肌损害的指标。我们自 2 0 0 0~ 2 0 0 3年共收治毒鼠强中毒 35例 ,救治中发现所有患者 CK值升高明显。本文着重探索 CK在毒鼠强中毒心肌损害中的诊断学意义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毒鼠强组 35例 (均经防疫或公安部门血中检测出毒鼠强 ) ,男 19例 ,女 16例 ,年龄 5~ 4 1岁 ,平均 19岁 ,痫样发作 0 .5~ 1h者 2 9例 ,1h以上者 6例 ;癫痫组 35例 (脑电图均为异常 ) ,男 2 2例 ,女 13例 ,年龄 8~ 4 0岁 ,平均 2 9岁 ,大发作32例 ,持续状态 3例。1.2 方法 于痫样发作后 1~ 2 h内抽取静脉血…  相似文献   
8.
急性毒鼠强中毒血清肌酸激酶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郭鹏  石礼  刘丽美 《中国急救医学》2003,23(10):738-738
我院于 2 0 0 0~ 2 0 0 3年共收治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 4 3例 ,发现所有患者的血清肌酸激酶 (CK)值升高明显 ,为探索CK的变化在急性毒鼠强中毒中的意义 ,我们特别与特发性癫痫患者发作后血中CK值进行比较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毒鼠强组 4 3例 (均经防疫或公安部门血中检测出毒鼠强 ) ,男 2 5例 ,女 18例 ,年龄 5~ 4 1岁 ,平均 19岁 ,痫样发作 0 .5~ 1h者 36例 ,1h以上者 7例 ;癫痫组 35例(脑电图均为异常 ) ,男 2 2例 ,女 13例 ,年龄 8~ 4 0岁 ,平均 2 9岁 ,大发作 32例 ,持续状态 3例。1.2 标本收集 于痫样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肺动脉高压(PAH)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359例患者作为 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相关实验室检查,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肺动脉收缩压(PASP) ≥36 mmHg(1 mmHg=0.133 kPa)为界值,分为肺动脉高压组(PAH组,286例)和无肺动脉高压组(对照组, 73例)。分析和肺动脉高压有关的指标,以PASP作为因变量,以低密度脂蛋白、血尿酸、血肌酐、血小板、主 肺动脉内径作为协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血尿酸、血肌酐、尿素氮、右室舒张末前 后径、主肺动脉内径、血小板、血小板压积、低密度脂蛋白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0.63、-8.98、- 6.65、-6.56、-2.25、3.18、2.06、2.34,均P<0.05)。PASP与血尿酸、血肌酐、右室前后径、主肺动脉内径 均呈正相关(r=0.29、0.20、0.31、0.42,均P<0.05),与低密度脂蛋白、血小板均呈负相关(r=-0.22、- 0.13,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肌酐为肺动脉高压的危险因素(OR=1.044,95%CI: 1.019~1.069,P<0.05)。结论:低密度脂蛋白、血小板、血尿酸、血肌酐、右室前后径、主肺动脉内径与高 原地区肺动脉高压具有相关性,血肌酐升高为高原地区肺动脉高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几丁质 (chitin)又称几丁糖、甲壳 ,是一种天然生物聚糖 ,广泛存在于虾、蟹的外壳 ,贝类、动物软骨等 ,具有较好的组织相容性 ,广泛的生物活性 ,良好的生物降解性 ,被广泛用于医疗、保健、农业等领域 ,现将其在关节炎、促进创面愈合 ,预防手术粘连等方面的作用概述如下 :1 对关节炎的作用 骨关节炎的主要病理特征是关节骨退变。几丁质的化学结构与糖胺多糖相似 ,能够参与软骨代谢 ,并且选择性地抑制成纤细胞增生 ,减弱其骨化作用 ,减慢关节软骨的退变 ;几丁质能够消除体内自由基 ,从而消除或减弱NO增多引起的骨关节面破坏和骨质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