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关海林 《现代保健》2014,(11):69-71
目的:探讨血清N端B型脑钠肽(NT-pro BNP)水平检测在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抽选本院ICU收治的153例ACS患者,对其血清NT-pro BNP水平、冠脉病变程度Gensini评分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检测和评定,并与同期93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和86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SAP组)进行对比研究;同时统计分析153例ACS患者经住院治疗前及治疗第7、15天血清NT-pro BNP水平变化。结果:(1)与对照组和SAP组相比,ACS患者的NT-pro BNP水平、冠脉病变程度Gensini评分明显升高,LVEF下降(P<0.05);且SAP、UAP、AMI组中NT-pro BNP、Gensini评分呈递增式升高,LVEF递减式下降(P<0.05)。(2)153例ACS患者经治疗后,好转出院80例、心衰恶化39例、死亡34例。好转出院组患者在治疗第7天后血清NT-ProBNP显著下降(P<0.05),第7、15天均逐渐降低;而死亡组和心衰恶化组患者治疗后2个时点血清NT-ProBNP与治疗前相比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结论:血清NT-pro BNP有利于ACS的临床诊断及心功能评估,可作为评估 ACS治疗预后的一个重要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3.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人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人血脂、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metalloproteinases,MMP)、高敏C反应蛋白C(highsensitivity-Creactiveprotein,hs-CRP)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人51例,随机分为小剂量治疗组28例,口服阿托伐他汀10mg,每日1次,共30d;大剂量治疗组23例,口服阿托伐他汀80mg,每日1次,共30d,治疗前和治疗30d时测定血脂、MMP-1、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和hs-CRP,并进行活动平板检查。病人每周接受门诊或电话随访。结果30d后,两治疗组血脂水平、血清MMP-1、MMP-9、hs-CRP水平均降低,两组下降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胸痛发作次数减少,硝酸甘油用量减少和运动平板运动持续时间增加,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可减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人斑块基质成分降解和炎症反应,改善病人生活质量,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应用获益更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肺栓塞的诊治情况,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1992—2002年收治的39例肺栓塞病人的临床情况,并对死亡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本组病例9例好转(23.08%),21例痊愈(53.85%)。治疗总有效率76.92%,在9例死亡病人中:(1)应用华法林/肝素者死亡率为3/22(13.64%),未应用华法林/肝素者(含手术)死亡率为6/17(35.29%);(2)直接由心内科治疗者死亡率为3/16(18.75%),而由外院转入者或由其他科转入者的死亡率为6/23(26.09%)。(3)合并有其他疾病者死亡率为7/25(28%)。结论(1)气促/呼吸困难、胸痛、呼吸心跳增快均为非特异性体征;(2)ECT肺灌注/通气扫描在该疾病的诊断中有重要作用;(3)及早诊断、专科治疗和及时使用华法林/肝素抗凝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江门市三家二甲医院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特征变化及趋势。方法:对江门市三家二甲医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首次入院经影像学检查确诊的108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总人数、年龄、性别、主动脉夹层类型及治疗方式、预后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结果。结果:Standford A型患者中男性40例,女性15例;Standford B型患者中男42例,女11例;所有患者的年龄26~92岁,平均(59.3±33.1)岁,其中83例患者存在高血压病史,Standford A型患者中有高血压病史40例;Standford B中有高血压病史43例。Stanford A型患者中死亡16例,转诊16例,好转出院21例,放弃治疗2例。Stanford B型患者中死亡2例,转诊18例,好转出院32例,放弃治疗1例。结论:主动脉夹层患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且年龄多在50~72岁;临床症状结合影像学检查可显著提高疾病诊断率,结合有效的药物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死亡率并给外科及介入手术争取时间。  相似文献   
6.
曲美他嗪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糖尿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评价曲美他嗪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糖尿病疗效。方法 选取 10 3例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糖尿病病人 ,其中男 72例 ,女 31例 ,年龄 4 6~ 72岁 ,平均 ( 5 9±11 8)岁 ,常规服用曲美他嗪 2 0mg每天 3次 1个月 ,在此之前及 1个月后进行病史询问、生化检查及活动平板检查。结果 全部病人完成随访 ,1例服药后有轻微上腹部不适 ,1例便秘 ,无需停药。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从 ( 8 8± 3 9)次减少为( 4 5± 2 9)次 (P <0 0 1) ,硝酸甘油消耗量减少 ( 5 0±2 7)片减少至 ( 3 1± 1 9)片 (P <0 0 1)。活动平板运动持续时间从 ( 2 12 1± 5 4 3)s增加至 ( 2 76 3± 5 4 1)s ,运动耐量从 ( 84 2± 8 9) %增至 ( 95 6± 4 3) % (P <0 0 1) ,运动至ST段下移 1mm的时间 ( 176 4 3± 4 7 2 )s延长至 ( 2 4 3 78±5 1 9)s(P <0 0 0 1) ,运动至ST段压低的最大幅度从 ( 2 2±0 6 )mm减少至 ( 1 7± 0 7)mm(P <0 0 0 1)。结论 在传统血流动力学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用曲美他嗪 ,可以使稳定型劳力型心绞痛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减轻 ,运动耐量增加 ,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N端B型脑钠肽(NT-pro BNP)水平检测在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抽选本院ICU收治的153例ACS患者,对其血清NT-pro BNP水平、冠脉病变程度Gensini评分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检测和评定,并与同期93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和86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SAP组)进行对比研究;同时统计分析153例ACS患者经住院治疗前及治疗第7、15天血清NT-pro BNP水平变化。结果:(1)与对照组和SAP组相比,ACS患者的NT-pro BNP水平、冠脉病变程度Gensini评分明显升高,LVEF下降(P0.05);且SAP、UAP、AMI组中NT-pro BNP、Gensini评分呈递增式升高,LVEF递减式下降(P0.05)。(2)153例ACS患者经治疗后,好转出院80例、心衰恶化39例、死亡34例。好转出院组患者在治疗第7天后血清NT-ProBNP显著下降(P0.05),第7、15天均逐渐降低;而死亡组和心衰恶化组患者治疗后2个时点血清NT-ProBNP与治疗前相比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结论:血清NT-pro BNP有利于ACS的临床诊断及心功能评估,可作为评估ACS治疗预后的一个重要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强心饮经验方联合盐酸曲美他嗪对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液流变、心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就诊于本院的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8例,观察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加用自拟强心饮经验方内服治疗,连续1个月为疗程。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观察心功能改善情况,评价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89.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性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全血黏度均显著低于治疗前,LVEF显著高于治疗前,LVEDd、LVESd、NT-proBNP显著低于治疗前,以观察组的变化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性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相关情绪、症状、社会限制、体力限制等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自拟强心饮经验方联合盐酸曲美他嗪治疗气虚血瘀证慢性心力衰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利于提高心功能,减轻机体心肌损害,改善生活质量,其机制与调控血液流变学水平以增强心肌血液灌注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使用滋肾养肝法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并对其生存质量以及症状的缓解情况进行观察。进而为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60位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患者采取西药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杞菊地黄丸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方面均得到大幅度提高,治疗后治疗组情感、精力、健康、疼痛以及生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纽,P〈O.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中医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降压方面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肝肾阴虚型的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采取滋肾养肝法进行治疗。治疗效果较理想。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同时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也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醒脑静大黄粉配合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大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出血量≥30mL的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YL-1型颅内血肿粉碎针进行早期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组加用醒脑静20mL静脉输注,大黄粉每次1g,每天3次1:2服或鼻饲,并加上脑出血方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1.3%)和显效率(66.7%)与对照组(67.5%、35.0%)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的日常生活能力(ADL)Ⅰ级+Ⅱ级为23例。显著优于对照组的13例(P〈0.05);治疗组平均催醒时间(36.4h)与对照组(58.8h)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大血肿可显著提高总有效率和日常生活能力,缩短了昏迷时间,减少了再出血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