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索如何发挥医疗机构优势更有效地开展艾滋病人的治疗管理,以降低我县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方法充分发挥医疗机构技术能力和硬件设施方面的优势,承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的临床体检、在县专家组指导下对实施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确定治疗方案、负责常见机会性感染和抗病毒药物副反应的医疗救治等三方面的工作。结果医疗机构防治艾滋病能力得到提升;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明显;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结论医疗机构是艾滋病治疗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充分发挥其优势对艾滋病防治工作具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某县单采血浆供血者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方法 (1)对某县全部人口进行逐户调查有偿供血者,采集血标本分离血清检测HIV抗体。(2)利用监测系统,开展动态监测,发现漏筛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3)采用快速蛋白印迹方法 (RWB)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 (ELISA)初筛,阳性者用Western-blot确认。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PCR)扩增产物并进行序列分析,对HIV型别和亚型进行鉴定。结果 1995-2009年,全县共发现有偿供血者HIV/AIDS病人226例,其中1995年3月有偿供血者中普查到HIV感染者111例,感染率为5.53%(111/2008),单采血浆供血者感染率为15.05%(79/525),既供全血又供血浆者感染率为8.06%(32/397),供全血者无感染者发现(0/1086)。1996-2009年追踪监测发现115例HIV感染者,发现的方式包括血液中心的HIV抗体筛查、VCT、医院就诊、孕妇筛查和术前检查等。结论在爆发初期,由于恐惧和歧视等原因,人们隐瞒了有偿供血史而被漏筛,经过15年的追踪监测,显现出了这起有偿供血者HIV/AIDS爆发的全貌。  相似文献   
3.
目的有效控制甲型H1N1流感疫情在我县的蔓延。方法在防控工作中严格做到"五个到位",即制定方案、加强培训、物资准备到位;反应迅速、预警及时、现场调查到位;隔离病人,医学观察,感染控制到位;水平提升、资源整合、医疗救治到位;疫情监测、强化督导、防控落实到位。结果在两起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疫情发生后,由于措施得力,未出现续发疫情,最大限度减轻了甲型H1N1疫情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结论在今后的工作中,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将纳入重点传染病防控长效机制,继续常抓不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适合农村地区的结核病/艾滋病双重感染防治模式。方法确定了"两化一合作"作为结核病/艾滋病双重感染防治的运行模式,两化就是指结核病人进行艾滋病抗体检测程序化和艾滋病感染者/病人筛查结核病制度化,一合作是指建立广泛的内外合作机制。累计为614例确诊结核病人进行H IV抗体检测,H IV抗体阳性1例,阳性率为0.16%;累计为可随访到的122例H IV/AIDS进行X线胸片检查785人次,查痰525人次,结核菌素(PPD)实验368人次,共计筛查出结核病人8例,结核病检出率为6.6(8/122)。结果疾控中心内部建立、完善了结核病防治人员和艾滋病防治人员的合作机制;外部建立和加强了疾控中心和县级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广电、宣传、公安、民政、教育等部门的合作,重点强化了政策倡导、医疗救治、病人督导管理、健康教育、关怀救助等职能和职责;结论利用"两化一合作"模式开展结核病/艾滋病防治工作适合广大农村地区,可操作性强,在结核病/艾滋病双重感染病人的发现、治疗管理、综合防治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艾滋病患者机会性感染与CD4^+T细胞计数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艾滋病患者治疗6个月内的机会性感染与CD4^+ T细胞计数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36例患者在治疗6个月内机会性感染与CD^4+ T细胞计数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治疗3个月内有87.5%(119/136)的患者CD4^+ T细胞数≤200个/μl,治疗6个月内41.9%(57/136)的患者CD4^+T细胞数≤200个/μl。初始治疗时CD4^+ T细胞数≤200个/μl的136例中发生多种机会性感染82例,感染率为60.3%;治疗6个月时而CD4^+ T细胞计数〉200个/μl的79例患者中,只有3例发生了机会性感染,其感染率3.8%。结论艾滋病患者在CD4^+ T细胞数≤200个/μl时机会性感染出现频率较少,CD4^+ T细胞数〈200个/μl〈200个/μl时机会性感染的频率明显增加;初始治疗时全部患者CD4^+ T细胞数〈200个/μl,很容易发生各种机会性感染。  相似文献   
6.
2007年河北省艾滋病病毒耐药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评估河北省艾滋病高效抗逆转录抗病毒治疗(HAART)效果,及时发现艾滋病病毒(HIV)耐药毒株。方法选择艾滋病(AIDS)患者77例进行横断面和跟踪随访调查,填写调查问卷,采集EDTA抗凝全血标本10ml,检测病毒载量、CD4+T淋巴细胞计数。结果77例患者在4种方案HAART治疗2~36个月(平均20个月)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患者病毒复制得到有效控制68例(88.3%),血浆病毒载量在检测水平以下50例(64.9%);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平均为(276±169)个/mm3,其中400个/mm316例(20.8%)。75例AIDS患者未出现耐药毒株,2例产生耐药毒株。结论4种治疗方案疗效较好,88.3%的患者均可有效抑制HIV-1复制,促进机体免疫重建;2例(2.6%)产生耐药毒株。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河北省自1989年发现第1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以来,相继在卖血者、输血者、暗娼和同性恋等高危人群中发现HIV感染者,大多集中在三个县,且以输血感染为主,现在HIV毒感染者正在陆续发病。目前治疗艾滋病患者最有效的方法是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HAART治疗HIV感染者,能持久地、最大限度地降低病毒载量,保护和重建部分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治疗前发生的机会性感染,降低HIV相关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适合艾滋病患者人数较多,居住比较分散的农村地区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管理模式。方法确定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中心,以乡(镇)卫生院为纽带,以村卫生室为实施主体,以县级专家组为技术指导的"四位一体"管理模式,并按照职责实行分级管理。结果现正在治疗71人,其中59人治疗时间在1年以上。从CD4细胞计数方面观察,治疗时间在1年以上的59人中,大于200/mm3的42人,占71.2%(42/59)。最高达到723/mm3,平均1年能提高100/mm3以上。病毒载量检测:其中37人病毒载量在检测限以下,未检出率达62.7%(37/59)。临床症状改善,71例中有68人(95.8%)生活自理,能从事生产性劳动。结论"四位一体"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管理模式适合我县县情,可操作性强,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 IV)感染人体后,患者常因免疫功能缺陷而发生各种机会性感染,因此,机会性感染已经成为艾滋病(AIDS)患者就诊和致死的重要原因[1]。为探讨河北省AIDS在治疗6个月内合并机会性感染的发生情况,本文将我省3个县新入选治疗的11例AIDS发生机会性感染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艾滋病病毒Ⅰ型(HIV-1)的夫妻间传播率,为预防控制性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某农村地区,2000—2007年陆续发现的110对配偶-方为HIV-1感染者,均为1990—1997年间-次性输血而感染,无其他感染因素,感染后与配偶无保护性生活7.51年,感染者的配偶否认除夫妻无保护性传播以外的艾滋病传播因素。对感染者配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blot)检测HIV抗体。结果HIV-1的夫妻间传播率为17.3%,年均传播率为2.3%。其中妻子传给丈夫的概率为19.1%,平均年感染机率2.7%;丈夫传给妻子的概率为9.5%,平均年感染机率1.1%。无保护性生活时间越长、妻子感染时丈夫的年龄越小感染率越高,测算夫妻间每次无保护性交的感染机率为0.024%~0.032%。HIV阳性妻子每次无保护性交传染给丈夫的机率是0.028%~0.037%;HIV阳性丈夫每次无保护性交传染给妻子的机率是0.011%~0.015%。结论在夫妻-方感染日期明确、夫妻无保护性生活年限明确的情况下,得到的HIV-1的夫妻传播率,对预防控制艾滋病性传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