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
目的:评价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和高频震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NRDS患儿,随机分为SIMV组和HFOV组,记录两组血气值和呼吸机参数的变化,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肺气漏(PAL)、Ⅲ~Ⅳ级颅内出血(IVH)、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最终完成试验SIMV组25例,HFOV组23例。 HFOV组改善氧合更明显,6、24小时HFOV组吸入氧浓度、氧合指数与SIMV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CO2、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PD、PAL、IVH、PVL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IMV和HFOV治疗NRDS是安全有效的,HFOV的优势是能迅速改善氧合,缩短上机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吸入(inhaled nitric oxide,iNO)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新生儿难治性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7月-2011年10月安徽医科大学儿科临床学院治疗的新生儿难治性呼吸衰竭(NRDS)患儿7例,均经机械通气及PS治疗无效或加重的,给予吸入NO治疗。监测治疗前及治疗后1、12、24h的吸入氧浓度(FiO2)、经皮氧饱和度(SPO2)、动脉氧分压(PaO2)及氧合指数(OI)等数据。结果7例患儿经iNO治疗后1、12、24h的SP02[(89.57±4.68)、(91.28±1.38)(92.14±1.86)%]、Pa02[(56.85±9.63)、(62.42±8.99)(62.71±7.91)mmHg,1mmHg=0.133kPa]均高于治疗前,且Fi02[(65.00±13.22)、(52.85±14.09)(58.57±22.67)%]、OI[(16.21±2.82)、(11.84±4.11)(11.61±5.49)]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通气联合PS治疗难治性呼吸衰竭疗效不满意的患儿可以加用iNO治疗,此疗法能够迅速改善氧合,纠正低氧血症,缩短高浓度氧使用时间,提高患儿抢救成功率,已经成为难治性呼吸衰竭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使用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法预报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之预后。方法 采用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定足月HIE患儿34例,并随访至2岁。结果 HIE患儿7、14天行为神经测定评分〉35分,表示预后良好,≤35分提示预后不良。结论 用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HIE患儿的预后是可行的,与头颅CT及脑电图检查比较,有较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58例早产儿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我院早产儿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为降低早产儿死亡率提供参考。方法:采取该院5年间死亡早产儿完整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呼吸衰竭和严重感染是早产儿死亡最主要的原因。结论:早产儿死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应首先加强母亲孕期保健工作,预防产时窒息,早产儿出生后要精心护理,避免过多的操作,防止院内感染,也可运用某些药物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气胸的X线诊断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分析新生儿气胸的X线表现特点,以提高其诊断能力。资料与方法 39例新生儿气胸均摄有仰卧前后位胸片,30例同时摄有仰卧水平侧位片,19例有1次或多次随访X线片,3例作胸部螺旋CT扫描。结果 39例新生儿气胸表现为内侧气胸16例,前部气胸22例,外侧气胸1例,其中伴有纵隔积气9例。结论 由于新生儿多采用卧位摄片,因此其气胸与年长儿、成人的X线表现不同,气体多聚集在胸腔前部和内侧,并常伴有纵隔积气。CT能提供更多的病变信息。  相似文献   
7.
危重新生儿转运与院前急救(附14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危重新生儿的转运和院前急救是NICU的重要范畴 ,是组成急诊医疗体系 (EMSS)的重要环节。我国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自 1995年下半年率先建立新生儿急救网络 ,我院新生儿科于 1999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探索这一急救模式 ,建立了新生儿转运系统 (NETS) ,现将一年的工作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转运设备 尼桑急救车 ,新生儿转运暖箱 (带氧气 ) ,心电、血氧饱和度监护仪 ;呼吸复苏囊 ,低压吸引器 ;微量输液泵 ;微量血糖测定仪。1 2 转运网络组成 转运网络内医院与本院距离 <10km的医院数为 9个 ;~ 2 0km 4个 ;~ 5 0km…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生及相关因素 ,为预防医院感染提供参考。方法 :对 5 a间发生医院感染的新生儿情况结合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 :胎龄 <30周、体重≤ 15 0 0 g的患儿最易发生医院感染 (P<0 .0 5 ) ,发生医院感染的平均天数为 8.43d,病例组使用抗生素的种类、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0 1) ,使用过部分胃肠道外营养及超声雾化治疗者也高于对照组 (P<0 .0 5 )。结论 :预防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关键是做好基础护理 ,促进患儿长磅 ,加强消毒隔离措施 ,严格控制高效广谱抗生素的使用 ,杜绝无明确指征的预防用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吸入联合高频通气治疗新生儿重度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1年2月至2013年12月我科用一氧化氮吸入联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重度呼吸衰竭38例,男27例,女11例,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1、6、24 h的血气分析、氧合指数(OI),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a/A),监测治疗效果及副作用。结果所有病例PH、PaCO2、PaO2、OI、a/A在治疗后1、6、24 h均较治疗前改善(P均0.01),治愈28例(73.7%),因病情危重放弃治疗及死亡10例(26.3%),未发现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结论一氧化氮吸入联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重度呼吸衰竭是安全和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脑瘫的病因及相关因素,为防治脑瘫提供参考。方法:对2年间住院的脑瘫病人的病因、就诊年龄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瘫病因中窒息占46%,早产占30%,其它病因均较少。本组病人中近3/4智力异常。59%病人来自农村,只有12%的病人在1岁内就诊。头颅CT的阳性率为82.5%,脑电图阳性率仅50%。结论:为减少脑瘫的发病率,防止窒息产生的严重后果,应推广新生儿新法复苏。提高脑瘫的治愈率,应建立高危儿脑损伤筛查网,以便尽早发现,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