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维CT重建在先天性高肩胛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CT三维重建技术(3DCT)在先天性高肩胛症(CES)中的应用,为全面了解CES的病理变化提供帮助。方法16例单侧CES,均采用螺旋CT扫描,用表面遮盖显示法(SSD又称3D)进行三维重建。3DCT图像分别从前、后、上、下、斜位观察,并测量肩胛骨上移的距离(EDSA)、锁骨倾斜度(CIA)、肩胛上角弯曲度(CSA)及肩胛骨旋转度(SRA)。结果16例肩胛骨均有不同程度的上移、体积变小、旋转、肩胛上角弯曲、锁骨向上倾斜。其中,发现肩椎骨5例、脊柱后方异常骨棘3例、颈肋2例,伴脊柱侧弯4例。患侧与健侧比较,肩胛骨平均上移3.8±1.6cm,锁骨向上倾斜12.6°±3.9°,肩胛骨下极向内旋转21.5°±4.2°,肩胛上角向前、下弯曲29.8°±12.4°。分度不同,肩胛骨的改变程度不同。结论3DCT能够清晰地显示CES的骨性病理改变,通过旋转可以在任意角度观察,并能定量测量具体反映肩胛骨的形态,有利于术前更全面了解其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2.
随着交通运输业和工业的快速发展,各种原因所致的四肢严重软组织伤的病例日益增多。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充分引流、促进创面愈合的新型创面治疗技术,国内外很多临床医生报告其效果良好,现已广泛应用于急、慢性创面的治疗。我院自2008年11月至2011年10应用VSD术治疗四肢严重软组  相似文献   
3.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是常见的先天性畸形,是包括儿童全部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统称。由于头臼不同心,导致髋关节一系列病理形态学变化,其中髋臼的变化尤为重要。对DDH患儿髋臼病理形态学的详尽了解是其成功治疗的关键。现就有关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倪庆宾  赵斌  王继孟  郭宗远 《中国临床康复》2005,9(15):182-183,i002
目的:通过测量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三维CT头臼径线比,反映股骨头与髋臼三维状态的相称情况,可指导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者选择术式和评估功能恢复效果。方法:选择1999—06/2002—06泰安市中心医院和山东省立医院小儿外科手术治疗后的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者156例(186髋)进行三维CT观察。测量三维头臼径线(即股骨头的三维径线与相应的髋臼径线)的比值:包括股骨头上下径与髋臼上下径之比(LHD/SID)、股骨头横径与髋臼深度之比(THD/AD)、股骨头前后径与髋臼前后径之比(SHD/APD),反映股骨头与髋臼三维的相称情况。以此分为头臼相称组和头臼不称组,术后随访1.5年,疗效按Severin分级标准评定。Ⅰ-Ⅲ级为优,Ⅱ级为可,Ⅴ~Ⅵ可级为差。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186髋中头臼相称组134髋(72%),头臼不称组52髋(28.0%),均经手术证实。不称原因为:①头大臼小型21髋(40.4%),股骨头径线增大,但股骨头径线比变化不明显,头基本呈圆形;②髋臼浅小型14髋(26.9%),股骨头径线基本正常,但髋臼浅而小;③股骨头畸形型17髋(32.7%),髋臼径线变化较轻,股骨头体积增大不明显,但径线比异常,股骨头失去半球形,多表现为上下径增大,股骨头顶部突起,内下方凹陷,股骨头顶部向前外移位。随访结果(随访率100%),头臼相称组Severin分级优116髋(86.6%),可12髋(9.O%),差6髋(4.5%),明显优于头臼不称组的优22髋(42.3%),可27髋(51.9%),差8髋(15.4%)(X^2=9.69,P&;lt;0.01)。结论:头臼不相称是影响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手术后功能效果的重要因素。通过三维CT头臼径线比的测量,有助于术前判断头臼相称性,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式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医疗保险管理水平和效率,将病案首页、医嘱系统、费用信息电子化存储和传输,使医疗保险审核人员可以在医疗环节中监督控制。通过扫描身份证、医疗项目标识医疗保险类别、乙类限病种用药作申报处理以及医院系统和医疗保险系统的多平台融合,自动规范了医疗行为。通过及时采集和处理医疗保险数据,简化了医疗保险工作程序。电子病案的应用,达到了全程动态监控,提高了医疗保险管理的效率,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全胃肠外营养(TPN)对患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新生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本文于1996年1月~1998年12月23例新生儿NEC进行了研究,测定应用TPN前、TPN3天、7天时静脉血中补体C3、C4、B因子、转铁蛋白(Tr)和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显示(1)补体C3、B因子、Tr在应用TPN3天、7天时均较应用TPN前增高(P<0.05);(2)外周血T细胞亚群测定显示CD4升高(P<0.05),CD8下降(P<0.05),CD4/CD8比值升高(P<0.05).表明TPN在一周内可以通过对补体系统、蛋白代谢和T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促进机体免疫功能提高.  相似文献   
7.
单孔法腹腔镜治疗小儿膀胱结石5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03年6月~2005年2月,我院应用单孔法腹腔镜治疗小儿膀胱结石5例。5例均顺利取出膀胱结石,手术时间10~15min,平均12min,无明显出血,住院3~5d。5例随访1~13个月,平均7个月,切口瘢痕小、美观,无排尿困难、疼痛,无结石复发。此方法简单,创伤小、恢复快、切口美观,是治疗小儿膀胱结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对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进行三维CT(3D—CT)观察。结合临床、病理特点、探讨髋关节前脱位的发病机制。发现本组156例(186髋)中,前脱位(ADH)26例32髋,外侧脱位(LDH)127例150髋,后脱位(PDH)3例4髋.这与术中所见相符。ADH在临床表现、病理改变等方面具有不同于LDH及PDH的特点,说明ADH是存在的。推测ADH的发生可能与宫内胎儿的体位有关。  相似文献   
9.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髋关节生物力学变化及术式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DDH)的手术方法繁多 ,但其目的都是矫正髋臼发育不良 ,使头臼同心、髋臼良好覆盖 ,以恢复髋关节正常的生物力学关系。近年来 ,随着三维成像技术的发展 ,对髋臼病理形态的认识不断深入 ,手术治疗也有较大进展 ,但如何选择合适术式仍有争议。本文就 DDH的生物力学变化、各种术式的生物力学基础、术式的选择等作一综述。1  DDH髋关节生物力学变化髋关节是人体最大的负重关节 ,承受负荷后产生正应力(压应力、拉应力 )及剪应力。在正常状态下 ,各种方向的力保持平衡关系。 Thomas[1 ]研究指出以髋顶周围 30°为主要受力区…  相似文献   
10.
儿童急性阑尾炎的B超诊断与分型诊断倪庆宾时继东李琳(泰山医学院第一教学医院外四科)我院1992~1995年共收治儿童急性阑尾炎109例。手术102例,均行腹腔穿刺和腹部B超,现将资料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应用日立EUB-40型超声显像仪,线阵式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