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88篇
  免费   394篇
  国内免费   261篇
耳鼻咽喉   48篇
儿科学   145篇
妇产科学   39篇
基础医学   280篇
口腔科学   34篇
临床医学   936篇
内科学   458篇
皮肤病学   123篇
神经病学   80篇
特种医学   25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447篇
综合类   1966篇
预防医学   842篇
眼科学   147篇
药学   842篇
  4篇
中国医学   750篇
肿瘤学   248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26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144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272篇
  2013年   268篇
  2012年   363篇
  2011年   349篇
  2010年   369篇
  2009年   355篇
  2008年   373篇
  2007年   390篇
  2006年   372篇
  2005年   362篇
  2004年   362篇
  2003年   343篇
  2002年   238篇
  2001年   280篇
  2000年   232篇
  1999年   190篇
  1998年   141篇
  1997年   146篇
  1996年   137篇
  1995年   106篇
  1994年   105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92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60篇
  1987年   69篇
  1986年   63篇
  1985年   48篇
  1984年   45篇
  1983年   45篇
  1982年   35篇
  1981年   31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8篇
  1959年   14篇
  1958年   10篇
  1957年   6篇
  195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黄芪干预腹膜纤维化的可能机制。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及分析平台(TCMSP)检索黄芪的主要化学成分及靶点,并补充文献报道相关药理作用的成分作为潜在活性成分。以"peritoneal fibrosis"为关键词分别在OMIM、Genecards获取目前已知的与腹膜纤维化相关的疾病靶点,后取两者的交集靶点;对交集基因通过STRING数据库与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及蛋白互作(PPI)网络并筛选核心网络。基于R软件使用Bioconductor生物信息软件对核心靶点进行GO及KEGG富集分析,最终采用AutoDock软件将主要有效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得出其结合能力。结果 筛选出20个黄芪活性成分及文献报道有相关药理作用4个, 457药物作用靶点,与674个腹膜纤维化病靶点取交集,得到86个共同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提示黄芪拮抗腹膜纤维化主要参与了蛋白激酶B信号转导的调节、细胞对化学的应激反应、炎症反应的调节等通路; KEGG通路富集分析主要涉及调控肿瘤、磷脂酰肌醇-3-羟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AGE-RAGE)、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HIF-1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关键靶点与活性成分具有较好的结合能力。结论 黄芪治疗腹膜纤维化的分子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调节多种信号通路等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将简明膳食自评工具(SDSAT)应用在食管癌术后患者中,评价其信度和效度。 方法本研究通过3个研究分别测量SDSAT的评定者间信度、重测信度和预测效度。研究A选择食管癌术前患者60例,由2位研究者分别进行SDSAT的测量,评价评定者间信度。研究B最终纳入食管癌术后1个月患者30例进行SDSAT的测量,间隔2周复测1次,比较2次结果,评价重测信度。研究C最终共纳入171例食管癌患者通过测量术前、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3个时间点测量,评价SDSAT对前白蛋白含量的预测程度。 结果评定者间信度是0.854(P<0.01)。 重测信度是0.782(P<0.01)。通过广义预测方程发现SDSAT对患者的前白蛋白含量预测效果好(P<0.01)。结论SDSAT信效度好,适合应用于评价食管癌术后患者的饮食状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傍刺病变节段对应的颈夹脊穴配合艾条压灸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颈性眩晕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傍刺病变节段颈夹脊穴配合艾条压灸治疗;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功能评分、TCD检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均有提高(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基底动脉(BA)、左侧椎动脉颅内段(LVA)、右侧椎动脉颅内段(RVA)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对照组BA[舒张期末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LVA(Vd)、RVA[收缩期末血流速度(Vs)、Vm]较治疗前有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BA(Vs、Vd、Vm、PI)、LVA(Vs、Vm)、RVA(Vs、Vd)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傍刺法配合艾条压灸治疗颈性眩晕疗效优于常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对高龄股骨近端骨折病人术中应激反应及术后血清 CD4+ / CD8+ 水平的 影响。方法:选取2016-10~ 2017-12 期间我院80 例高龄股骨近端骨折病人,按照麻醉方式分组,各40 例。全麻 组实施全身麻醉,腰-硬联合组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对比两组麻醉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麻醉前、麻醉后 5 min、10 min、30 min 应激反应[心率(HR)、收缩压(SBP)、血氧饱和度(SPO2 )]、麻醉前、术后 24 h、48 h 血清 CD4+ 、CD8+ 、CD4+ / CD8+ 水平。结果:腰-硬联合组麻醉优良率95.00%(38 / 40)较全麻组77.50%(31 / 40)高(P< 0.05);麻醉后 5 min、麻醉后10 min 腰-硬联合组 HR、SBP、SPO2 较全麻组高(P<0.05),腰-硬联合组 HR、SBP 波 动较全麻组小;术后 24 h 腰-硬联合组血清 CD4+ 、CD4+ / CD8+ 水平较全麻组高,CD8+ 水平较全麻组低(P< 0.05);腰-硬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7.50%(3 / 40)较全麻组25.00%(10 / 40)低(P<0.05)。结论:在高龄股骨近端 骨折病人手术中实施腰-硬联合麻醉,麻醉效果良好,可减轻病人术中应激反应及术后免疫功能抑制,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31岁。半年前患者发现左颈肿块,约3cm×3cm大小,余无不适。因肿块逐渐增大,局限突出明显就诊。体检:颈左侧局限突出,可扪及3.5cm×3.5cm肿块,质硬,边界清,随吞咽上下移动。B超示左侧颈部实质不均质肿块,来源甲状腺可能大。甲状腺同位素扫描示甲状腺左叶形态不规则,内侧呈弧形压迫性改变,未见放射性摄取,呈缺损区。同位素诊断:“冷结节”。CT平扫示左侧甲状腺类圆形肿块,边界清,内见粗大斑块钙化影及密度较低软组织影(图1),增强后肿块周边有环状强化,内部结构无强化(图2)。往下两个层面见肿块内仍有较多粗大斑块钙化,内侧可见弧形受…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部分岛状皮瓣在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对28例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临床应用岛状皮瓣修复.结果,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12个月,皮瓣血运、弹性、质地及外形良好.根据手部损伤情况选择合适的皮瓣进行创面修复,术后手部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7.
为摸清潞西市的实际状况以及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称新农合)的认识、态度、意愿,以便制定适宜的新农合对策和措施,笔者对潞西市开展现场调查工作。  相似文献   
8.
在长期的临床护理工作中,由于输液室患密度大,时间紧,工作忙闲不均,较难做到计划安排,给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了减少差错的发生,让患放心,我院门诊输液室对患进行分级管珥与护理,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a(1986-06~1996-06)来,笔者设计了缝匠肌髂骨(膜)瓣移位术修复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6例。经10 a随访,其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应用解剖的研究 对30例经动脉灌注了红色乳胶的成人尸体标本,重点解剖观测了缝匠肌近端及其附着部的血供来源和分布。1.1 缝匠肌近端的动脉  相似文献   
10.
N市饮水机及其出水微生物污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调查桶装纯净水用户饮水机使用情况及其出水微生物污染状况 ,为卫生、城建部门的决策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户饮水机使用情况进行现场问卷调查 ,水质微生物检测按《瓶装饮用水卫生标准》(GB173 2 4-1998)进行。结果 :86.6%用户将饮水机置于厨房或客厅内 ,每桶水在夏冬季使用平均周期分别为 5天和 7天 ,43 .8%的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不采取消毒措施 ,64 .3 %的用户首次使用饮水机不对其进行消毒 ,5 9.8%的用户不对新换桶装水桶口进行消毒 ,不了解饮水机排水阀位置的用户有 67%。对于桶内水和阀出水而言 ,居民户菌落总数、酵母菌数均高于团体户 (p值均小于 0 .0 5 )。居民户阀出水菌落总数高于桶内水 (P<0 .0 5 ) ,其菌落总数合格率低于桶内水 (P<0 .0 1)。结论 :为提高饮水机的出水水质 ,减少微生物的污染 ,饮水机在初次使用时应彻底清洗消毒 ,使用中要定期对其清洗消毒 ,每次更换新桶时要对桶口进行消毒 ,在夏季要尽量缩短饮用周期。对饮水机现有结构进行改进有望改善出水水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