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正>临终关怀是为临终病人及家属提供生理、心理、社会、精神等方面的全面支持与照护的一种特殊的医疗保健服务,是一项新兴的社会公益事业[1]。它侧重于缓解病人的症状及维护病人的自主权。通常,临终关怀与良好的症状控制相关,而并非诊断。在中国,随着人口结构老龄化、家庭规模小型化等趋势的增强,以及疾病谱、死因谱的变化,临终关怀的需求日益凸现。对临终关怀的研究发现,临终关怀转诊时间对其作用的发挥有着重要的作用,适宜、及时的转诊能使临终关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大面积严重烧伤病人回吸收期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的变化规律,探讨其与病人肺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观察对象为我院收治入院的大面积严重烧伤的16例病人,于伤后第2个24h后期进行心肺容量监护仪(PiCCO)监测至伤后9d结束,监测指标包括EVLWI、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和氧合指数,同时观察病人肝、肾、心功能情况。[结果]休克期末(伤后2d)病人EV-LWI为6.71 mL/kg±1.07 mL/kg,均值处于正常上限,进入回吸收期后进一步升高,于伤后第5天达最高值7.75mL/kg±1.82mL/kg,至伤后第9天仍高于休克期末水平(EVLWI为6.92mL/kg±1.47mL/kg)。休克期末病人氧合指数为411.49mmHg±106.04 mmHg(1 mmHg=0.133kPa),均值处于正常下限,随后进行性下降,于伤后第5天达到最低值,为343.35mmHg±85.77mmHg,至伤后第9天仍低于休克期末水平为(368.51mmHg±64.13 mmHg);相关分析显示,病人EVLWI与氧合指数呈负相关(r=-0.16,P<0.05)。休克期末病人PVPI为1.60±0.28,随后下降,至伤后第7天达最低值1.29±0.25,与休克期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结论]大面积严重烧伤病人血管外肺水在回吸收期进一步增高,可能是导致病人肺功能进行性下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系统化心理护理对病毒性脑炎患儿及其家属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2015年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系统化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家属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并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测试量表(FMA)、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长谷川痴呆量表(HDS)及生活质量评估量表评分。结果两组患儿家属干预前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干预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干预前FMA、GCS、H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干预后FMA、GCS、HD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干预前躯体功能、躯体角色、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干预后躯体功能、躯体角色、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化心理护理能有效减轻病毒性脑炎患儿家属焦虑、抑郁程度,改善患儿运动功能、神经功能、智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对肾病综合征治疗价值。方法对168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采取病因分析、严密观察病情、综合治疗、精心护理等措施。结果 147例患者疾病明显得好转,出院治疗。结论肾病综合征早发现、早治疗、加上精心护理能大大降低该疾病给患者生活上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余水秀 《中外医疗》2013,32(2):168+170-168,170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腹部外科手术的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3月收治150例行腹部外科手术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干预,同时期另选150例无糖尿病行腹部外科手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切口感染)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行腹部外科手术在围术期通过综合降血糖治疗和正确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能让患者平稳度过围术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