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6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颈动脉穿刺颅内化疗并放疗治疗脑肿瘤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提高转移性脑瘤疗效的综合疗法。方法:在开放血脑屏障下,分别采用:单纯颈动脉直接穿刺灌注颅内化疗;颈动脉灌注化疗并脑部放疗;静脉化疗并脑部放疗;颈动脉灌注化疗+静脉化疗并脑部放疗4种方法。结果:治疗转移性脑肿瘤17例,原发性脑瘤1例,CR10例(55.6%),PR5例(27.8%),NC3例(16.7%),有效率83.3%。结论:单纯颈动脉灌注化疗对脑转移瘤即有较好疗效(RR75%),直接穿刺法简便易行,并脑部放疗疗效明显。先行开放血脑屏障,后予颈动脉和静脉化疗并脑部放疗治疗脑转移瘤更能提高疗效,但毒副作用增加。  相似文献   
2.
<正> 多数转移性脑肿瘤治疗较棘手,多已不易或不宜手术,而常规静脉化疗绝大多数药物又不能透过血脑屏障。为探索提高转移性脑瘤疗效的方法,笔者于1995年9月至1998年9月,采用颈动脉穿刺灌注颅内化疗和/或静脉化疗,并脑部放疗的方法治疗转移性脑肿瘤17例,收到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中心静脉置管在肿瘤内科的用途及价值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置管在肿瘤内科的用途及其价值,以满足肿瘤内科给药的多种特殊需求.方法以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经锁骨下穿刺置管于上腔静脉末端.结果中心静脉置管用于治疗20种中晚期癌症患者482例,13种特殊用药所需399例(82.8%);肺癌和肺部转移癌为增加肺部药物持续浓度130例(27.0%);外周静脉条件差难以顺利给药127例(26.3%);需长期输液24例(5.0%);为避免外周静脉化疗的痛苦、不便和静脉炎或曾发生静脉炎,患者要求13例(2.7%);外周静脉留置针失败后1例(0.2%).结论经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在肿瘤内科用途甚广,可满足多种病种给药的多种特殊需求,既有助于提高疗效减轻副作用,又可避免外周静脉给药的痛苦和不便及其局部并发症,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对蒽环类药物耐药乳腺癌的有效化疗方案。方法 :对 2 3例蒽环类药物治疗过的转移性乳腺癌给予国产去甲长春花碱 (盖诺 ,NVB)加顺铂 (DDP)化疗。结果 :2 3例患者总有效率 5 6 5 % ,其中单发转移病灶有效率 6 6 7% ,多发转移灶有效率 5 0 0 %。肺转移灶有效率 6 6 7% ,胸壁转移灶有效率 5 0 0 % ,对侧乳腺转移灶有效率 33 3% ,淋巴结、胸膜、骨、肝转移灶有效率分别是 5 6 5 %、4 0 0 %、11 0 %、0 ,心包 10 0 %。剂量限制性毒性是骨髓抑制。结论 :NVB联合DDP可作为蒽环类药物耐药乳腺癌有效的二线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夏月琴  何续逊 《河北医药》2009,31(22):3044-3045
目的探讨局部热疗联合药物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恶性胸腔积液患者94例,行胸腔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彻底引流排尽积液后分为A、B2组接受后续治疗。A组(45例)采用药物治疗后予患侧胸腔局部热疗,温度42.5~42.8℃、时间1h,热疗每72小时重复1次。B组(49例)只给予药物治疗及治疗后翻身。结果2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96,P〈0.01)。2组生存质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74,P〈0.01)。结论热疗作为一种杀灭肿瘤细胞的有效方法,与药物联合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恶性肿瘤患者78例,取双侧曲泽穴、内关穴或足三里穴、内庭穴,与化疗同步采用SPWA型白细胞增长仪进行体表穴位电脉冲治疗,于治疗结束后多次抽取静脉血检查血常规取最低值与化疗前最低值进行自身对照.发现化疗后患者最低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与化疗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防治白细胞下降有效率高达88.46%,无严重不良反应.认为体表穴位电脉冲法可有效防治恶性肿瘤化疗所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介绍射频透热配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和体会。方法:全身静脉化疗或体腔内灌注化疗,联合瘤体或靶区体外高频区域热疗,温度41.5~43℃,每次1 h,每3 d 1次,每例患者2~6次。结果:131例恶性肿瘤高频透热治疗配合化疗的患者,顺利完成全程热疗129例(98.47%),中断热疗2例(1.53%)。并发Ⅰ°烫伤3例(2.29%),热疗后3 h腹痛1例(0.76%),疲劳感16例(12.21%)。结论:护士做好体外热疗配合化疗的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适从性,提高化疗患者的疗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国产分子靶向药物盐酸埃克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15例晚期NSCLC患者均接受盐酸埃克替尼治疗。盐酸埃克替尼125mg,3次/天,4周为1周期,首程服药4周后即按RECIST 1.1标准评价疗效,稳定及以上者均视为有效,有效者继续服药并每2个周期评价疗效,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观察症状、PS评分改善率、不良反应及耐药出现时间等指标。结果 15例患者中有1例死亡,其余14例可评价疗效。首程服药4周后获CR 1例,PR 5例,SD 5例,PD 3例,客观缓解率为42.9%,疾病控制率为78.6%。症状缓解率为87.5%,缓解时间最快3小时,最慢14天。PS评分改善率为45.4%。4例(36.4%)出现快速耐药。不良反应轻微,仅出现1级白细胞减少2例(13.3%)。结论 国产分子靶向药物盐酸埃克替尼对国人晚期NSCLC疗效确切且见效快,不良反应轻微。但少数病例产生耐药性较快,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
肿瘤内科癌症患者心理障碍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肿瘤内科癌症患者的心理障碍状况,以便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治疗。方法: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按量表内容对患者进行检查后评分。结果:120例肿瘤内科住院患者中,伴有焦虑者80例(66.7%),伴有抑郁者93例(77.5%),焦虑、抑郁并存75例(62.5%)。结论:肿瘤内科大多数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经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其构成、季节分布特点等,进而为并发症的防控提供依据。 方法选取盐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内科八病区2000年7月至2013年7月住院患者,按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经锁骨下穿刺中心静脉置管3 859例,配合全程护理,并分析并发症的相关因素,探讨其防控措施。 结果置管成功率:共穿刺3 888例,置管成功3 859例(99.25%)。感染的构成:共发生感染89例(2.31%),其中,局部感染65例(1.68%)、血液感染5例(0.13%)、可疑血液感染17例(0.44%)、局部合并血液感染2例(0.05%)。其中以局部感染发生率最高(P<0.001)。感染的季节性差异:第3季度显著高于第1、2、4季度(P值分别为0.022、<0.001、0.001)。葡萄糖酸氯己定消毒液优于碘伏(P<0.001)。机械性并发症:穿刺损伤性119例(3.08%)、导管异位44例(1.14%)、导管不畅性53例(1.37%)、固定不牢性84例(2.18%)、血液返流至导管20例(0.52%)、拔管困难及拔管时出血各1例(0.03%)、敷贴过敏23例(0.60%)。无并发症相关性死亡。 结论肿瘤内科经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成功率高,感染发生率较低,机械性并发症虽然种类较多,但每种的发生率很低且不严重。选择最佳消毒液,提高操作技能,严控并发症相关的危险因素,配合并强化全程护理,并发症可防可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