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血清IL-33水平与其病程分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60例老年COPD患者作为观察组,按病程分期分为稳定期组和急性加重组,另选择15例非COPD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IL-33水平。结果各组组间比较结果显示,AECOPD组和COPD稳定期组的血清IL-3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AECOPD 组的比 COPD 稳定期组的更高(P<0.05)。结论血清 IL-33水平在老年COPD患者中增高,急性加重期更明显,提示IL-33在老年人COPD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血管紧张素Ⅱ在高血压中有重要作用,它是目前已知的最强的血管收缩剂。降压作用是通过抑制转换酶而使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减少,同时还抑制激肽酶Ⅱ,参与缓激肽的降解过程,体内缓激肽增加,对血管扩张作用增加,缓激肽也可使具有扩张血管作用的前列腺素,PCI和NO合成增多,发挥降压效应的。芦沙坦临床使用不到10年,它有阻断所有与AⅡ有关生理作用,不论AⅡ来源何处,或经什么途径合成。这一类拮抗剂在受体位点阻滞AⅡ,而赖诺普利不能抑制非ACE依赖途径AⅡ的产生。我们在今年6月开始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对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与赖诺普…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为老年人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药敏试验情况。方法 对62例产ESBLs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老年人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基础疾病,医源性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对判断为ESBLs的菌株采用Kirby-Bauer(KB)法测定对常用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结果 所有患者都有严重的慢性基础疾病,其中慢性肺科疾病占25.8%(16/62),恶性肿瘤和脑系科疾病均各占21.0%(13/62),入住ICU或CCU占35.5%(22/62),使用广谱抗生素达90.3%(56/62),使用鼻饲管和雾化器占38.7%(24/62)或35.5%(22/62),人工气道机械通气者占24.2%(15/62),应用制酸剂占30.7%(19/62)。药敏监测表明产ESBLs菌株对亚胺培南敏感性达100%,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性为78.6%-79.4%。头孢西丁敏感性70.6%-71.5%。阿米卡星,替卡西林/棒酸敏感性一般。结论 临床上可以选用亚胺培南、哌 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霉素类头孢西丁等作为ESBLs感染菌株的治疗。应避免头孢三代,单环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应用。细菌室应密切配合临床工作。合理应用抗生素,遏制ESBLs菌株的流行,减少医院感染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老年肿瘤患者医院真菌感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老年肿瘤患者医院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老年病科肿瘤患者193例和其中106例发生医院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总结,分析其发生真菌感染的病原学、抗生素使用情况、住院时间等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1)老年肿瘤患者真菌感染率为54.92%,其中以下呼吸道感染最多,占66.04%;(2)高龄、住院时间长、使用广谱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进行放化疗及各种侵入性操作的患者并发真菌感染明显增多。结论:积极治疗原发病、重视病原学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避免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认真做好基础护理,加强支持疗法,是减少老年肿瘤患者真菌感染发生的关键。一旦确诊,应早期、足量使用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下呼吸道感染患者67例随机分为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组(以下简称左氧氟沙星组)、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组(以下简称痰热清组)。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进行症状评分,并对不良反应事件进行观察。结果痰热清组有效率为97.0%,显著高于左氧氟沙星组(79.4%),两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4.4%和73.7%,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老年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老年人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耐药情况及易感因素。方法:对135例老年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作回顾性分析。结果:G^-杆菌占69.1%,其中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不动杆菌,克雷伯杆菌为主;G^-球菌占22.1%,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肠球菌为主。大部分G^-杆菌时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三唑巴坦,阿米卡星较敏感,全部G^-球菌对万古霉索敏感。抵抗力低下病人,住院时间长,感染发病率高。结论:掌握细菌耐药新动态,合理使用抗生素,缩短住院日期,减少感染发病率。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62岁,1991年7月8日入院。患者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史,近周急性发作,咳嗽明显,咯白色泡沫痰,无畏寒发热,活动后气促,经用“先锋霉素”、“APC”等药物,症状未见好转。入院前晚上曾排黑色烂便数次,次日早晨起床呕吐暗红色血2次,约400ml,伴头晕乏力,无腹痛,呕吐物中未见食物残渣或痰液。入院查体,T37.9℃R20次/分,P62次/分BP16/9.33kPa,呼吸平顺,气管居中,胸廓呈桶状肺气肿征,双肺可闻散在湿啰音,心脏正常,腹部无压痛,未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及。化验RBC4.12×10~(12)/L,Hb131g/L,WBC  相似文献   
8.
黄连素对COPD大鼠气道炎症和粘液高分泌的调控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黄连素对COPD大鼠气道炎症和粘液高分泌的影响及研究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COPD模型组和黄连素组各10只,通过熏香烟加气管注内毒素方法建立大鼠COPD模型。采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用ELISA法检测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utrophil elastase,NE)、IL-10含量。采集支气管-肺组织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NF-κB、粘蛋白Muc5ac表达,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Muc5ac mRNA表达。结果 COPD模型组大鼠BALF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PMN)、巨噬细胞数(AM)、NE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IL-10水平显著下降(P〈0.01)。黄连素组BALF细胞总数、PMN、AM较COPD组显著降低(P〈0.01),L-10水平升则高(P〈0.05)。COPD模型组大鼠气道黏膜上皮NF-κB、Muc5ac mRN及蛋白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黄连素组气道黏膜上皮NF-κB、Muc5ac mRN及蛋白表达较COPD组显著下降(P〈0.01)。结论黄连素可负向调节气道炎症和粘液高分泌,其机制可能与黄连素抑制NE、NF-κB炎症因子,促进抗炎因子IL-10,下调粘蛋白Muc5ac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对老年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早期诊断价值,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对116例机械通气的老年患者按照7d内是否发生VAP分为VAP组(n=64例)和非VAP组(n=52例),测定其血清PCT水平、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计数(WBC)。[结果]机械通气后VAP组PCT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对VAP诊断敏感性为85.9%,特异性为75.0%,阳性预测值为80.9%,阴性预测值为81.3%,均高于CRP和WBC的相应指标。[结论]PCT对VAP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助于VAP的早期诊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学及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 5 2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的病原学资料及其死亡组与非死亡组中使用抗生素情况、白蛋白水平、是否存在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共培养出细菌 63株 ,革兰氏阴性杆菌 45株 (71.4% ) ,主要为肠杆菌科各属及铜绿假单胞菌 ;革兰氏阳性球菌 7株 (11.1% ) ;真菌 11株 (17.5 % )。②大多数病原菌有较严重的耐药性 ,亚胺培南、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头孢哌酮 /舒巴坦、头孢吡肟、丁胺卡那霉素敏感性较好 ,万古霉素对所有革兰氏阳性球菌敏感。③在死亡组与非死亡组中早期合理使用抗生素 ,白蛋白水平及是否存在并发症等因素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①VAP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②早期合理规范应用强而有效的广谱抗生素具有重要意义。③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减少并发症对降低病死率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