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护士长作为医院基层护理工作领导者,应十分注重领导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下,护士长更要面临不断提高领导能力的问题。本文对护士长的领导能力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替诺福韦酯(TDF)单药治疗对其他核苷类药物应答不佳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已经使用其他核苷(酸)类药物治疗24个月以上,且HBV DNA水平3lg IU/ml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1例,口服TDF(300 mg/d)。观察患者基线和治疗后第4,12,24,36,48周的HBV DNA水平、不可检测率、ALT复常率、HBeAg转阴和HBeAg血清转换率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41例患者使用TDF单药治疗后, HBV DNA病毒载量出现明显下降,由基线水平5.21(6.48~4.23)lg IU/mL下降到1.30 (2.37~1.30) lg IU/mL;HBV DNA不可检出率在48周时达到97.56%,ALT复常率在48周时达到86.20%。HBV DNA病毒载量、不可检出率和ALT复常率均基线水平和治疗第12、24、36、48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4周水平与36、48周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48周治疗中,41例患者中累积6例(14.6%)患者实现HBeAg阴转,其中血清清除4例(9.8%),血清转换2例(4.9%)。治疗过程中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所有患者均没有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对于核苷(酸)类似物应答不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DF单独治疗能早期快速抑制HBV DNA复制,ALT复常率高,不良事件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3.
伍艳玲  王洪  尚浩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74+76-74,76
目的:通过对本院肝硬化患者腹腔感染主要病原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测和耐药性分析,指导临床抗生素的选择治疗。方法:经腹水培养筛选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并同时检测ESBLs阳性菌株,采用Kir-by-Bauer法检测病原耐药性。结果:39株大肠埃希菌中,15株(38.5%)产ESBLs;10株肺炎克雷伯菌中,4株(40.0%)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性高,对阿莫西林和替卡西林耐药性高;产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多重耐药株,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敏感性高。结论:肝硬化腹腔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并且它们的耐药性仍在增高,三代、四代头孢菌素仍可作为首选抗生素,可同时加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提高疗效,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可作为首选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病毒性肝炎应用苦参碱葡萄糖注射液治疗的疗效。方法以2007年8月3日~2012年11月30日在我院就诊的10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为观察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茵栀黄治疗,试验组患者接受苦参碱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及相关的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苦参碱葡萄糖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肝炎临床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肝硬化中晚期患者可出现多种并发症,如贫血、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原发性肝癌等,其中贫血是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除因急性大失血致贫血外,长期应用抗酸药物和H2受体拮抗剂等药物以及饮食习惯改变而影响对铁的吸收,也是造成贫血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早期采取积极有效的抢救治疗措施非常必要。2010年1~12月我院对64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采用内镜下注射小剂量硬化剂治疗并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1"3H阳光"特色护理服务品牌的理念在医疗护理服务过程中,品牌体现着一个医院的素质、信誉和形象。湖北省中山医院呼吸内科在本院护理部的指导下,积极打造"3H阳光"(Hospital医院式,Hotel宾馆式,Home家庭式)特色护理服务品牌。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肝硬化病人医院内感染特点。[方法]总结2001~2003年住院的肝硬化病人202例回顾性分析。[结果]202例肝硬化病人医院内感染42例(20.79%),感染组死亡率52.38%,高于非感染组(P<0.01),以腹腔感染为主,致病菌以G-杆菌为主。在肝硬化活动期,高胆红素血症、低蛋白血症和有多种并发症时易发生院内感染。[讨论]肝硬化病人院内感染情况与预后有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替代疗法治疗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血液透析疗法,观察组采用连续性肾替代疗法。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尿素氮水平为(18.0±7.2)mmol/L、肌酐水平为(516.3±207.7)mmol/L,对照组依次为(23.5±5.6)mmol/L、(626.8±279.6)mmol/L,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70.0%,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比起传统的血液透析疗法,连续性肾替代疗法治疗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临床疗效更好,安全性更高,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近红外波辅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及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CHB患者5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7例);肝硬化患者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例)。对照组应用抗病毒药物和保肝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使用近红外波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CHB患者实际住院天数,症状改善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1、0.015);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2);治疗后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560、0.471、0.520)。治疗组CHB患者血小板(PL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治疗组实际住院天数、AL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1、0.023);治疗后症状改善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5);治疗后WBC、HB、HBsA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721、0.562、0.895)。治疗组肝硬化患者治疗后PLT数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结论近红外波辅助治疗乙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可作为乙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的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