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26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69篇
预防医学   18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31篇
中国医学   88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任毅 《科学养生》2007,(12):55-56
1989年3月,我因为长时间剧烈咳嗽,痰中带血,就到湖南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去看门诊。诊断结果是:"癌!左肺上叶有肿块"。天啊!我立刻就瘫痪了。虽然我作了相当的思想准备,但也没能抗拒死神的威胁。我只觉得我是用手死死地抓住座椅的后背才没有滑落下去。离开医院,我就为自己设计了一整套秘密外出求医看病的方  相似文献   
2.
涂雅丹  刘曦  任毅 《光明中医》2023,(20):4060-4062
目的 探讨新媒体远程案例式教学模式在中医经典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重庆市中医院中医经典科先后轮科实习的中医类专业本科生60名,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名。试验组采用新媒体远程案例式教学模式进行中医经典临床带教;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中医经典临床带教。实习结束出科时,对比2组干预效果。结果 试验组理论考试各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问卷调查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医案总结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新媒体远程案例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更高效、更规范、更具经典特色的中医经典临床带教模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全面提高中医学生临床经典辨治能力,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应用嗜银方法对18例肠型胃癌、16例胃溃疡、34例正常粘膜对照组进行了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s)的定量研究。在胃粘膜病变中Ag-NORs值随病变程度的加重而递增。Ag-NORs均值除对照的正常胃粘膜组(P>0.05)外,其余各病变组间Ag-NORs均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因此Ag-NORs计数可作为胃癌、胃溃疡鉴别的一种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4.
清代吴鞠通所著的《温病条辨》创造了温病三焦辨证的纲领,为研究温病学的必读经典,深入分析《温病条辨》有关原文,从理论方面探讨感染性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早期防治,并指出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中医辨治先兆证型,为临床早期防治感染性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介绍医院信息孤岛现象的基本情况及其影响,分析原因并提出应对措施,包括构建统一信息网络系统平台、统一信息标准、培养信息化人才等,以提高医院信息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公众就医需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与微量白蛋白尿的关系.方法 选取975例于山西某社区体检的人员,测量和测定其代谢相关指标,以尿微量白蛋白30 mg/L为界,分为非微量白蛋白尿组(非MAU组)和微量白蛋白尿组(MAU组),代谢综合征采用IDF2005标准.结果 微量白蛋白尿组较非微量白蛋白尿组空腹血糖、三酰甘油、血压、胰岛素抵抗指数、体重指数和腰围均高;微量白蛋白尿的发生风险与各代谢异常组分聚集的增加而增加;收缩压(OR=1.037,P<0.001)、胰岛素抵抗(OR=1.110,P=0.02)、空腹血糖(OR=1.298,P<0.001)是微量白蛋白尿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微量白蛋白尿患病率与收缩压、胰岛素抵抗、空腹血糖独立相关,代谢异常组分集聚的个体发生微量白蛋白尿的风险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7.
摘要:通过RCA(Root Cause Analysis,根本原因分析法),回溯性分析某国内大型三甲医院2012年—2013年上半年非计划再次手术的成因,为医疗质量控制与改进、降低非计划再手术发生率提供依据。 关键词:非计划再次手术 RCA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技术对无先兆偏头痛患者默认模式网络的特征性变化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对10例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及与之性别和年龄相匹配的10例健康受试者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将得到的功能影像数据应用 SPM5等软件进行处理后,选择后扣带回作为种子点,计算各脑区与种子点的功能连接度。结果与健康受试者相比,无先兆偏头痛患者的默认模式网络中,内侧前额叶皮质、前扣带回、楔前叶、内侧颞叶和顶下小叶等脑区与后扣带回的功能连接度减低。结论静息态下无先兆偏头痛患者的默认模式网络存在多个特定脑区功能连接度减低的特征性变化,支持无先兆偏头痛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理论,为从脑功能层面探讨疾病的病理机制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微小RNA-34b(miR-34b)基因的表达及其启动子区的甲基化情况,并分析甲基化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2008年9月至2010年10月期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行手术切除的25例PTC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其miR-34b mRNA的表达,采用甲基化特异性(MSP)PCR法检测miR-34b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情况。结果 PTC癌组织中miR-34b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0.85±0.05,较癌旁组织的1.62±0.09低(P=0.030)。25例PTC癌组织中,有18例(72%)患者的miR-34b基因启动子区发生甲基化,癌旁组织组有10例(40%),癌组织的甲基化比例较高(P=0.021)。甲基化与PTC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TNM分期和包膜浸润均无关(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有关,发生淋巴结转移者的甲基化比例高于未发生淋巴结转移者(P〈0.05)。结论 PTC癌组织中miR-34b基因启动子区的异常甲基化可能是该基因失活的原因之一,并且可能与PTC的发生、发展以及转移均有关,其机理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弹性成像对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医院收治的2015年1月~2016年1月50例病理证实为甲状腺微小癌患者,并且依据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研究组(25例)、对照组(2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临床中,应用二维超声诊断,研究组中患者,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弹性成像诊断,对比两组临床诊断效果,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对于研究组中,临床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弹性成像诊断后,诊断准确率达到92.0%,对照组诊断准确率为72.3%,两组对照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同时,在临床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弹性成像诊断中,可以提升其临床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在临床诊断甲状腺微小癌中发挥重要诊断价值。结论在临床对甲状腺微小癌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弹性成像技术,不仅提升临床诊断准确率,同时还可以提升临床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发挥积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