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7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布氏菌病(简称布病)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传染病.近年来,通辽地区布病疫情十分活跃,将2003~2007年通辽地区人间布病监测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地处东经119°~123°,北纬42°~46°,辖5旗(库伦旗、奈曼旗、科左中旗、科左后旗、扎鲁特旗)、1市(霍林郭勒市)、1县(开鲁县)、1区(科尔沁区),124个苏木(乡、镇),2482个嘎查(村),土地面积6万km2,310万人口,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的少数民族地区.该地区存在着鼠疫、碘缺乏病、布鲁氏菌病、地方性氟中毒、大骨节病五种地方病,分布在八个旗(县、市、区),曾十分严重的危害各族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几十年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遵循"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综合治理"的原则,积极开展地方病防治工作,有效的预防和控制了地方病的危害,有力地保护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为通辽市的社会稳定、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大骨节病是一种病因尚不清楚的地方性、多发性、变形性骨关节病。20世纪70年代,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确定了通辽市开鲁县3个乡(保安、幸福、辽河)为松辽平原大骨节病区。经过30多年的投硒、改水、换粮等综合性防治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使大骨节病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2008年,为了掌握松辽平原大骨节病病情变化,对该地区3个乡进行病情监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扎鲁特旗是否新的鼠疫自然疫源地。方法1983~2007年按照国家鼠疫监测方案要求开展动物鼠疫疫情监测工作。动物鼠疫监测采取放射免疫技术、血清学及细菌学检验。监测重点放到扎鲁特旗西部现疫流行地区,掌握了该地区鼠疫流行基本情况。结果在通辽市地方病防治站和扎鲁特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连续25年的监测,检出鼠疫菌24株,判定血凝阳性材料309份,疫源面积波及约2 000 km^2。结论该疫源地的发现证实了松辽平原北端低山丘陵区存在着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也证实了该地区并不是非疫区,说明1947年五道井子村人间鼠疫的流行并非外传入,而是,动物鼠疫的流行属该疫源地疫情死灰复燃。  相似文献   
5.
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养殖业作为快速发家致富的重点项目得到大力推广,致使布病疫情自2000年开始回升,人间布病疫情从2003年开始连年流行。加强布病防控工作,有效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切实保护群众身体健康,保存农村劳动力是当前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1材料与方法1.1监测范围在全市8个旗(县、市、区)开展人间布病防治工作。对相关(医疗)专业机构确诊并进行网上直报的布病患者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2004-2018年人间布鲁氏菌病(布病)流行特点和菌株的起源与进化特征,为制定布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通辽市布病报告数据进行分析,采用构成比和率描述流行病学特征。用常规鉴定方法鉴定菌株的种型,用AMOS-PCR对菌株的种型进行复核,采用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对布鲁氏菌进行聚类分析,探讨菌株间的亲缘关系。结果 2004-2018年通辽市共报告布病16 704例,年均发病率为35.41/10万。扎鲁特旗和库伦旗的发病率较高,分别为110.51/10万和67.84/10万。40~54岁年龄组病例最多,占48.75%(8 143/16 704);农民14 873例,占89.04%。男女性别比为2.40:1。3-5月为发病高峰期,占56.30%(9 405/16 704),发病高峰在4月。常规鉴定表明临床分离菌株全部为羊种布鲁氏菌,羊1型3株,羊3型3株。AMOS-PCR鉴定显示全部为羊种布鲁氏菌。6株布鲁氏菌分为2个MLVA-11基因型(111和116),属于东地中海血统。MLVA-16聚类分析表明通辽地区的菌株与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的菌株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结论 2004-2018年通辽市布病疫情极为严重,有向周边地区蔓延的风险。应加强检测防控,防止疫情扩散。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目前布鲁氏菌病诊断现状,针对试管凝集滴度小于1∶100且布鲁氏菌病相应症状未持续1年患者,探讨其外周血淋巴细胞中布鲁氏菌DNA用于临床诊断的可能性。方法收集患者的血液,分离其外周血淋巴细胞和血清,分别提取其核酸,利用布鲁氏菌鉴定引物B4/B5进行普通PCR扩增,检测患者体内是否存在布鲁氏菌DNA。结果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2月28日期间共收集布鲁氏菌病患者血液样本278份,其中82份样品试管凝集检测滴度为小于1∶100,且患者病程未持续1年。 82份样品中分离自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核酸中检测到布鲁氏菌核酸阳性样品为50份,而对应血清布鲁氏菌核酸阳性样品为15份,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血清抗体5个滴度段中SAT阴性、1∶25、1∶50、1∶100、1∶200,SAT阴性组患者全血淋巴细胞中布鲁氏菌核酸DNA检测率最高,1∶200组患者血清布鲁氏菌核酸DNA检出率最低。结论全血外周血淋巴细胞核酸布鲁氏菌DNA检测可用于血清抗体检测阴性患者的初步诊断,为布鲁氏菌病的诊断提供新的补充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碘缺乏病病情、居民碘营养水平及防治措施落实情况,掌握碘盐浓度新标准出台前居民碘营养的本底状况,评价干预措施的实施效果.方法 病情监测:按人口比例概率抽样方法(PPS),在内蒙古自治区抽取30个抽样单位,每个抽样单位抽取1所小学,每所小学抽取40名8~ 10岁学生(男、女各半),采用B超法检查甲状腺容积,并定量测定这些学生家中食用盐碘含量.在抽中学校附近,选择3个乡(镇、街道办事处),每个乡(镇、街道办事处)抽取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各5人,采用过硫酸铵消化-砷铈接触法检测尿碘含量.儿童尿碘水平监测:每个县(市、区、旗),按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各抽取1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在所抽取的每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各抽取1所村小学(无村小学时,抽取乡中心小学);在所抽取小学各抽检20名8~ 10岁儿童(男、女各半)的尿样,每县(市、区、旗)采集尿样100份.结果 病情监测:8~ 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为3.1%(37/1203),尿碘中位数为259.9 μg/L,居民户盐碘中位数为30.2mg/kg,碘盐覆盖率为99.3%(1194/1203),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8.1%(1184/1203),盐碘合格率为98.8%(1180/1194),非碘盐率占0.7%(8/1203),不合格率为1.2%(15/1203).儿童尿碘水平监测:检测8~ 10岁儿童尿样6993份,尿碘中位数为249.0 μg/L,其中<50.0μg/L的占1.50%(105/6993).结论 内蒙古自治区以食盐加碘为主的防治碘缺乏病的综合措施成效显著,碘盐覆盖率、合格碘盐食用率,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尿碘中位数,达到我国消除碘缺乏病标准.8~ 10儿童碘营养水平处于充足状态,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碘营养水平处于适宜状态.  相似文献   
9.
哲里木盟蚤类4新记录种的记述何玉龙,郭广大,于高娃,张金柱,刘建国,朱永珊,周繁军(内蒙古哲里木盟地方病防治站)我们在做哲里木地区蚤类区系调查时,发现后突额蚤、栉头细蚤、纯栉眼蚤指名亚种、花鼠单蚤等哲盟地区蚤类4种新记录种亚种。现将其主要鉴别特征描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多重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待检者血液、血清以及环境样本中布鲁氏菌的价值。方法根据149名待测者的就诊情况进行分类,其中疑似组75人、治疗组74人。对收集的环境和待检者的样本应用多重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将3对引物、探针的目的基因克隆到PUC57载体上制作阳性标准品,进行灵敏度检测和标准曲线的绘制。结果通过对149名待检者的样本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单重、双重和三重方法的阳性率分别为79.2%、34.2%和27.5%。单重与双重,单重与三重荧光定量方法的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5.42和73.42,P<0.05。布鲁氏菌属的单重荧光定量PCR结果生成的标准曲线为y=-3.7732x+43.188,R^(2)=0.9953,线性关系良好,最低检测范围为101 copies/μL。经过多重荧光定量方法检测的环境样本结果全部为阳性。结论单重荧光定量PCR方法灵敏度较好,建议与血清学方法联合使用对高危人群进行定期筛查,三重荧光定量方法可以在一次实验中既能完成属水平的鉴定又能区分牛种和羊种布鲁氏菌,对于环境样品具有良好的扩增效果,2种方法对于布鲁氏菌病的预防控制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