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7 毫秒
1.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与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的市H关性。方法入选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161例,入院后24h内空腹静脉血测定HbAlc,根据HbAlc水平分为HbAlc正常组(6.5%)与HbAlc升高组(≥6.5%),所有患者分别于发病后72h内、发病后30d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LVEF。结果 HbAlc升高组入院时及30d随访时的LVEF明显低于HbAlc正常组[入院时:(47.9%±7.7%)比(51.3%±7.8%),P=0.008;30d随访时:(51.1%±7.6%)比(55.1%±7.9%),P=0.002]。结论 HbAlc升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LVEF在急性期和30d时较HbAlc正常者降低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性,20岁,2008年9月入院.2003年发现甲状腺肿大,当地医院诊断为桥本甲状腺炎,给予左甲状腺素钠治疗,入院时左甲状腺素钠为75μg/d.2005年开始出现颜面、前胸皮疹,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痤疮、湿疹,对症治疗无明显好转.2007年开始出现肝功能异常,持续保肝、降酶治疗.体格检查:生命体征平稳,前额、双眼睑、前胸皮疹伴局部皮损,部分融合,双手指甲纵嵴皲裂,部分与甲床分离,部分缺失.双侧甲状腺Ⅲ度肿大,质韧,无触痛,未闻及血管杂音,心肺检查未见异常,腹平软,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2 cm,无触痛,双下肢无水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合并心包积液的临床特征。方法:对104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根据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将其分为合并心包积液组与无心包积液组,比较两组甲状腺功能、血常规、血脂、心肌酶等的差异。结果:104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中39例发生心包积液,发生率为37.5%。与无心包积液组患者相比,合并心包积液患者的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更低,促甲状腺激素(TS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羟丁酸脱氢酶(HBDH)、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升高更为明显(P〈0.05)。结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合并心包积液患者具有甲状腺功能更低下,心肌酶、胆固醇升高更显著等特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新诊断的糖代谢异常对急性心肌梗死后LVEF的影响。方法入选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61例(对无糖尿病病史的患者发病7天后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根据检查结果及是否有糖尿病病史,分为正常糖耐量组(37例)、糖调节异常组(46例)、新诊断糖尿病组(37例)和既往已确诊糖尿病组(41例)。4组患者分别于发病后72 h内、30天行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价左心室功能。结果糖调节异常组、新诊断糖尿病组和既往已确诊糖尿病组72 h内及30天随访时的LVEF均明显低于正常糖耐量组(72 h:(45.1±7.1)%、(45.0±7.2)%、(45.1±7.2)%vs(48.9±6.8)%,P<0.05;30天:(47.0±7.5)%、(47.8±7.3)%、(48.0±7.4)%vs (53.4±6.4)%,P<0.05]。结论新诊断的糖代谢异常也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室功能产生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正> 目前2型糖尿病已成为全球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国际糖尿病联盟估计全球糖尿病患者2007年已达2.5亿,预计2025年将达3.8亿。在中国,2007年2型糖尿病的患者约为3980万,2025年预计将达5930万。糖尿病是冠状动脉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研究显示65%~70%的糖尿病患者因冠心病而死亡,无症状心肌缺血是冠心病的一种形式,糖尿病患者常发生无症状心肌缺血,因而对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早期发现心肌缺血,进而早期干预对于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于恒池 《现代医院》2006,6(4):111-111
法国Bonnefoy等对CAPTIM试验进行亚组分析的结果显示,在合并糖尿病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接受直接冠脉成形术患者的转归较接受溶栓治疗者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与2型糖尿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399例成功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无心肌缺血症状的、无已知甲状腺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分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组(17例)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382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结果.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中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为4.3%(17/399),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组中男性比例及吸烟比例均低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17比194/382,P=0.007;2/17比136/382,P=0.043).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组无症状心肌缺血发生5例,甲状腺功能正常组为130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4).两组年龄、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不是2型糖尿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探讨炎症因子对2型糖尿病尤其老年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病变的影响。方法103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年龄及是否合并心脑血管病变分别分组。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所有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FBG、HbA1c、TC、TG、LDL-C水平,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1)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65岁者,血清hsC-RP、TNF-α、IL-6水平均高于年龄〈65岁者(P〈0.01)。(2)合并心脑血管病变者,血清hsC-RP水平较高于无心脑血管病变者(P〈0.05)。年龄≥65岁中合并心脑血管病变者,血清hsC-RP水平高于无心脑血管病变者(P〈0.05)。(3)血清hsC-RP水平与年龄和血清TG水平呈正相关(r=0.257,P〈0.01;r=0.220,P〈0.01)。影响hsC-RP的因素主要为年龄,回归方程为y(hsC-RP)=2.407+0.100年龄。(4)2型糖尿病中≥65岁者合并心脑血管病变的发生率高于〈65岁者(P〈0.01)。结论hsC-RP与大血管病变相关,但IL-6和TNF-α与大血管病变无明显相关性;年龄增长是血清hsC-RP水平升高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观察体质指数(BMI)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161例,根据BMI分为正常组(n=50)、超重组(n=85)与肥胖组(n=26)三组,所有患者分别于发病后72 h内、发病后30 d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E峰/A峰。结果超重或肥胖组在入院时及30 d随访时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均显著大于正常组(入院时:134.9 ml±33.4 ml/146.9 ml±60.6 ml比134.9 ml±33.4 ml,P=0.016;30 d随访时:149.9 ml±36.6 ml/159.4 ml±54.5 ml比136.0 ml±36.2 ml,P=0.030),超重或肥胖组在入院时及30 d随访时的LVEF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组(入院时:49.7%±7.7%或46.8%±7.1%比51.7%±7.6%,P=0.030;30 d随访时:52.9%±7.6%或50.88%±7.1%比55.3%±7.5%,P=0.042)。超重及肥胖组的E/A值与正常组相比在发病72 h及30 d随访时均无显著差异(入院时分别为:0.86±0.23、0.84±0.23比0.85±0.25,P=0.951;30 d随访时分别为:0.97±0.25、0.97±0.20比0.99±0.25,P=0.835)。结论合并超重或肥胖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左心室的扩大与LVEF降低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