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
胰胆管汇合异常(PBM)是一种临床罕见的先天性畸形,是指胰管与胆管在十二指肠壁外汇合。PBM因其与众多胆胰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而被广泛关注。笔者就其分型、病理及病理生理机制、早期诊断与治疗等方面的诊治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溶栓加抗凝联合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76例急性DVT患者采用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溶栓治疗,疗程7~14d,最长21d。结果:治愈46例,好转26例,无效4例,无症状性肺栓塞(PTE)发生,无死亡病例。治疗过程中无明显出血现象,仅有3例出现皮下少量出血。结论:溶栓加抗凝联合治疗急性DVT疗效显著、安全。  相似文献   
4.
祖国医学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相关症状具有较大临床效益,其中,调肝法在更年期引起的月经不规则、潮热、不寐等病证的治疗中发挥较大优势,疗效颇显,调肝养血始终贯穿女子绝经前后诸症的诊治全过程。笔者在跟师临诊中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病例进行整理分析,尝试从病因病机、具体经典病例及临证用药不同角度阐明调肝法在围绝经期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从而促进中医药在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硝普纳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106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法无效情况下加用硝普钠持续静脉点滴,治疗1周,比较治疗前后NYHA心功能级别、心/胸比、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及左室舒张未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LVED)的变化。结果治疗1周后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91%),心/胸比、左室舒张未期内径较治疗前显著缩小(P〈0.01),左室射血分数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1)。结论硝普钠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短QT综合征(short QT syndrome,SQTs)是一种心肌离子通道病,伴/不伴有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晕厥、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 SCD)。1990年Kontny等首先报道一例反复心室颤动伴晕厥患者,心室颤动停止后心电图QT间期明显缩短。1993年Algra等对动态心电图回顾性分析时发现,QT间期缩短增加猝死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铝碳酸镁联合吗丁啉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1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7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吗丁啉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吗丁啉与铝碳酸镁进行联合治疗.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97%,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3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9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5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采用铝碳酸镁与吗丁啉联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具良好的协同作用,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相关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单根直钢丝技术在置入心室起搏电极操作中的价值。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单根直钢丝组和双钢丝交换组,均采用右侧静脉途径置入普通单极心室电极导线。单根直钢丝组(30例) 置入方法为:①将心室电极送至右心房中部,回撤钢丝5cm左右;②在右心房中下部快速抖动式进退电极;③当电极头端越过三尖瓣口时,推送钢丝至电极头端,并前送至右室心尖部。双钢丝交换组(30例)按常规方法进行。若各组透视时间超过20min电极定位不成功,则互相交换操作方法。结果单根直钢丝组操作时间为(16.03±4.00)min、透视时间为(23.47±5.72)min,明显短于双钢丝交换组(9.13±2.50)min vs (14.10±3.82)min(P<0.05);单根直钢丝组和双钢丝组分别有4例、3例在交换操作方法后将电极定位成功。双钢丝交换组有4例缠绕希阿里网,3例误入冠状静脉窦。两组患者分别随访(2.31±1.05)年和(2.20± 1.28)年,起搏功能正常。结论置入心室电极时,单根直钢丝技术比双钢丝交换技术操作简单、更能快速准确到达右室心尖部。  相似文献   
9.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常见的慢性或反复发作性快速心律失常之一,过快的心率可引起病人心悸、头昏、黑矇等,严重的可引起急性肺水肿,危及病人生命。及时有效地控制心率是减少房颤急性并发症、保持血液动力学稳定的重要环节。本研究对比静脉注射地尔硫(艹卓)和毛花甙C治疗快速房颤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37岁。体检发现下腹部肿块入住我院外科。入院体检:全腹膨隆,下腹部扪及一大小约20cm×20cm×5cm的质韧肿块,边界清,表面光整,活动度小,无压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