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目的:探讨SFRP1基因及其甲基化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43例新确诊ALL患儿化疗前(初发组)和诱导缓解化疗后d 46骨髓达完全缓解(缓解组)时的骨髓单个核细胞中SFRP1基因甲基化状态,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SFRP1 mRNA表达,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SFRP1蛋白表达,并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SFRP1基因甲基化在儿童ALL中的临床意义。结果:初发组SFRP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44.19%)明显高于缓解组(11.63%)(χ2=11.328,P <0.05)。初发组患儿骨髓单个核细胞中SFRP1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低于缓解组(P <0.05)。初发组SFRP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危险度(χ2=15.613,P=0.000)及患儿生存(χ2=6.561,P=0.010)有关,SFRP1基因高甲基化患儿危险度明显升高、无事件生存时间缩短,而其他临床资料间无明显差异。结论:SFR...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探讨在儿童及青少年成熟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中应用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的疗效与安全性,为更加合理地应用利妥昔单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linicalTrials.gov、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的文献,共筛选出从建库至2022年6月公开发表的利妥昔单抗治疗儿童及青少年成熟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10篇文献,共计886例患儿。以3年无事件生存率、3年总生存率、完全缓解率、病死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作为结局指标,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亚组分析、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分析。 结果 与单纯化疗组相比,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组3年无事件生存率显著提高(HR=0.38,95%CI:0.25~0.59,P<0.001),3年总生存率显著提高(HR=0.29,95%CI:0.14~0.61,P=0.001),完全缓解率显著提高(OR=3.72,95%CI:1.89~7.33,P<0.001),病死率显著降低(OR=0.31,95%CI:0.17~0.57,P<0.001)。而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28,95%CI:0.85~1.92,P=0.24)。 结论 在儿童及青少年成熟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方案中添加利妥昔单抗可带来明显的生存益处,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