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7篇
综合类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
1987年来我院对148例慢性荨麻疹分别应用赛庚啶、紫外线照射(UV—N)及赛庚啶加 UV—N治疗,并进行观察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48例均为门诊患者,随机分为赛庚啶组46例,UV—N 组48例,赛庚啶加 UV—N 组54例。其  相似文献   
2.
不同中医证候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理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中医证候心力衰竭患者心理问题的异同,以指导临床护理人员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18例心力衰竭住院患者以问卷方式进行心理调查,同时在中医心血管病专家的指导下对心衰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诊断,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心力衰竭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②不同中医证候心力衰竭患者心理问题表现不同;③以“实证”为主要证候与以“虚证”为主要证候的心力衰竭患者在强迫症状、焦虑、敌对、偏执方面的表现有差异。结论临床护理人员应重视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理护理,并根据不同中医证候诊断,应用中西医心理护理知识给予相应干预,以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3.
脑卒中摄食—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杨红艳  黎频 《现代护理》2003,9(12):978-979
吞咽障碍是急性脑卒中常见的症状 ,患者可因吞咽障碍引起误吸、误咽和窒息 ;也可因进食困难而引起水、电解质及营养物质摄入不足 ,影响患者康复。对脑卒中摄食、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训练是功能恢复的重要环节。1 吞咽障碍的评估入院 2 4~ 4 8h以内即对患者的吞咽功能进行评估。1.1 临床评估1.1.1 患者或家属对患者吞咽障碍的描述 吞咽障碍发生的时间、频率 ;在吞咽过程何阶段发生 ;症状加重的因素 (食物的性状 ,一口量等 ) ;吞咽时的伴随症状 (梗阻感、咽喉痛、鼻腔返流、误咽等 ) [1] 。1.1.2 临床表现 进食、喝水过程中或…  相似文献   
4.
吞咽障碍是急性脑卒中常见的症状,患者可因吞咽障碍引起误吸、误咽和窒息;也可因进食困难而引起水、电解质及营养物质摄入不足,影响患者康复.对脑卒中摄食、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训练是功能恢复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调研外科模式病房整体护理工作,于1998年4月~1998年5月,采取在外科蹲点跟班的形式,从基础护理、护士对病情了解及健康教育成果、护理病历书写、病人满意度4方面调研.通过深入了解外科整体护理工作,分析其工作成效:基础护理落实到位,病人病情了解全面,较好地完成了病人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促进了护士学习热情,提高了病人满意度.存在问题:护士人员编制少,学历层次低等.需要不断完善,提高整体护理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6.
贯彻整体护理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进一步调研外科模式的病房整体护理工作,于1998年4月~1998年5月,采取在外科蹲点跟班的形式,从基础护理、护士对病情了解及健康教育成果、护理病历书写、病人满意度4方面调研。通过深入了解外科整体护理工作,分期其工作成效;基础护理落实到位,病人病情了解全面,较好地完成了病人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促进了护士学习热情,提高了病人满意度。存在问题:护士人员的编制少,学历层次低等。需要不断完善,提高整体护  相似文献   
7.
按职称上岗,保证整体护理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久以来,我国护理模式一直是功能制护理为主,护理人员虽然有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称,但是各级职称的护士不分层次干一样的工作,未充分发挥各级职称护理人员的作用。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系统化整体护理在全国各大医院的开展,旧的护理体制已阻碍了护理学科的发展,而按职称上岗,针对护理人员高、中、初级职称分层次工作,能够保证整体护理质量及其深入开展。但是目前大部分医院仍未按职称上岗,使整体护理质量难以进一步提高。本文通过综合阐述按职称上岗概念、发展背景、护理人员为什么按职称上岗、按职称上岗的方法以及其对整体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求心力衰竭患者年龄、性别及心功能分级与其心理因子之间存在的相关性,以指导临床护理人员应用中西医心理护理知识进行干预。方法应用心理健康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18名心力衰竭住院患者以问卷方式进行心理调查,同时,在中医心血管病专家的指导下对心衰患者进行心功能分级,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心力衰竭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②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心功能分级的心力衰竭患者心理问题存在差异。结论临床护理人员重视对心力衰竭患者提供心理护理,并根据患者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心功能分级,应用中西医心理护理知识进行相应干预,对心力衰竭患者尽快恢复并保持良好心态配合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