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非最终灭菌注射剂生产过程中除菌过滤器对微生物的截留效果,确认过滤除菌工艺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孔径为0.22μm除菌级聚醚砜滤芯,以直径在0.3~0.4μm的缺陷假单胞菌为生物指示剂,将菌液用滤芯过滤,计算被过滤液体过滤前的微生物数量与过滤后的微生物数量比的常用对数值(LRV)。结果:菌液过滤前后微生物数量比的常用对数值LRV大于7。结论:滤芯每平方厘米有效过滤面积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2部附录ⅩⅦ灭菌法的规定,确认除菌过滤工艺在注射剂生产过程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我院骨科使用的动静脉足泵气垫卫生现况,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策。 方法 采用现场抽样检测方法,对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已使用三个月的8只动静脉足泵气垫进行微生物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进行护理干预。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2020年1-2月)和试验组(2020年2-3月)各30人,对照组双足在包裹气垫之前穿传统的“无纺布足套”进行隔离;试验组则穿“PE材质足膜套”进行隔离。足泵治疗结束对两组患者足套使用的舒适度进行比较,一个月后分别对两组患者使用过的气垫表面细菌污染情况进行评价。 结果 8只动静脉足泵气垫微生物培养不合格率为87.5%;两组患者在足套使用舒适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气垫表面微生物污染情况方面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我科现行的动静脉足泵气垫微生物污染情况不容乐观。在双足包裹气垫前使用“PE材质足膜套”进行隔离不仅利于观察足部血循、价格低廉、舒适度好,还可有效降低气垫表面微生物污染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使用自制新型眼罩提高面部红蓝光治疗患者的遮光效果,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荆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皮肤科病房收治的需进行面部红蓝光治疗的9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目镜,观察组采用自制新型眼罩,比较2组患者的遮光效果及患者舒适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遮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面部红蓝光治疗患者中,应用自制新型眼罩可以提高遮光效果,增加患者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王璐  张枭霄  黎李  梁欣  海容  守丹 《全科护理》2021,19(22):3037-3043
目的:系统评价应用母乳对机械通气新生儿进行口腔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CINAHL、Embase、Scopus、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等国内外数据库中关于机械通气新生儿进行母乳口腔护理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类实验(CCT)研究.对所得文献依据纳入及排除标准进行筛查,提取资料,评价文献质量,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9篇文献,包括739例研究对象(母乳口腔护理组368例,对照组371例).其中8篇RCT,1篇CCT.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口腔护理方式比较,对机械通气新生儿采用母乳进行口腔护理可以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OR=0.38,95%CI(0.27,0.54),P<0.00001],气管内致病微生物检出率[OR=0.27,95%CI(0.14,0.55),P<0.0003]和口咽部致病微生物检出率[OR=0.19,95%CI(0.09,0.41),P<0.0001],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MD=-12.83,95%CI(-19.01,-6.65),P<0.0001]和住院时间[MD=-4.02,95%CI(-5.76,-2.27),P<0.00001].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57,95%CI(0.17,1.88),P=0.35].结论:母乳口腔护理能降低机械通气新生儿VAP发生率和口咽部气管内致病微生物检出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但是受纳入研究质量和数量的限制,研究结论仍需要进一步进行严谨的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以进一步评价机械通气新生儿用母乳进行口腔护理的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5.
6.
正湿敷是皮肤科治疗急性皮损最常见的治疗手段,是指将浸满药液的纱布敷于患处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因此,妥善固定药液纱布,防止药液纱布移位或滑脱是湿敷治疗有效的前提。目前,临床上固定药液纱布的方法为无菌治疗巾辅助包裹固定并嘱病人湿敷过程中保持固定的姿势不变。鉴于难以长时间保持固定的姿势不变,病人经常因肢体活动、体位改变等因素发生纱布移位或滑脱,导致必须重新调整药液纱布位置,增加了护士工作量以及床单浸湿率,严重影响了敷药效果。其中头面部是我科湿敷治疗中最常见部位,也是药液纱布最难固定的部位,同时也是我科湿敷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网状弹力绷带在急性湿疹患儿药液湿敷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急性湿疹渗出期需要进行头面部湿敷的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用浸满药液(配置方法:3%硼酸溶液250 mL+庆大霉素8万U+地塞米松5 mg)的纱布湿敷,观察组40例患儿采用网状弹力绷带对药液纱布进行外固定;对照组40例患儿采用常规方法即无菌治疗巾辅助包裹固定。药液湿敷7 d后分别对2组患儿头面部湿敷治疗的依从性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急性湿疹患儿药液湿敷依从性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湿疹患儿在头面部湿敷治疗时,使用网状弹力绷带对药液纱布进行外固定,有效避免了药液纱布的移位或脱落,提高了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及疗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