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参麦联合酚妥拉明、多巴胺对难治性冠心病心衰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 例难治性冠心病心衰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予参麦注射液40 ml加入5%葡萄糖液150 ml,酚妥拉明注射液10 mg、多巴胺注射液20m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14d。对照组予硝酸甘油注射液10mg加入葡萄糖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14d。结果:治疗组患者抗心衰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抗心衰总有效率为76.6%,且治疗组患者无明显不良作用,2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参麦联合酚妥拉明、多巴胺治疗难治性冠心病心衰有显著的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4.
活血化瘀治疗非瓣膜病性房颤血栓前状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法对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血栓前状态的治疗作用。方法将80例非瓣膜病性房颤血栓前状态的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服用血府避瘀口服液,对照组服用肠溶阿司匹林片,分别观察治疗前后血瘀证的症状、体征、血液流变学、血栓5项[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D二聚体(D-D)、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SFMC)、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瘀证积分和血栓5项值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瘀证积分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GMP-140和t—PA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SFMC显著降低。结论血府逐瘀口服液对非瓣膜病性房颤血栓前状态有改善作用,在降低血瘀症积分和改善部分血栓前状态指标方面优于肠溶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5.
症状不典型或无痛型心肌梗死是指急性心肌梗死时缺乏特征性的胸痛,多见于老年患者。由于无特征性的胸痛表现,很容易延误诊断,危及患者生命。为了提高对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认识,做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降低病死率,现将我科近年收治的病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阿托他汀钙、阿司匹林联用对原发性高血压血栓前状态的临床干预。方法:60例原发性高血压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异常患者,在基础降压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用立普妥10mg和阿司匹林0.1g,每日1次,口服。对照组用阿司匹林0.1g,每日1次,口服。治疗4周后监测全部患者的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变化,并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对比。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水平有极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水平有显著下降(P<0.05),但治疗组间治疗前后变化值与对照组间治疗前后的变化值更有显著下降(P<0.01)。结论:阿托他汀钙、阿司匹林联用对原发性高血压血栓前状态患者的干预有显著疗效(P<0.01)。  相似文献   
7.
以牙痛下颌痛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心肌梗塞刘华荣黎以斌胸痛是冠心病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塞(AMI)的最有特征性的症状。但是胸痛症状有时比较模糊,不甚典型〔1〕。据资料统计约有20%~30%AMI患者症状不典型。我科近年来收治两例以牙痛、下颌痛为主要表现的AM...  相似文献   
8.
针刺疗法对病窦综合征窦房结功能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针刺疗法对病窦综合征的窦房结功能的作用。方法  5 7例病窦房综合征患者于同时针刺人中、内关、足三里穴治疗前后进行窦房结恢复时间 (SNRT)、窦房传导时间 (SACT)和心率 (HR)测定。结果  5 7例患者于针刺治疗前的SNRT(1783.6± 718.2 )ms、SACT (135 .7± 41.9)ms、HR(4 3.5± 5 .6 6 )bpm ,与治疗后SNRT(1338.1± 2 13.8)ms、SACT(1114.3± 2 3.6 )ms、HR(5 1.7± 9.46 )bpm对比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5 ) 。结论 人中、内关、足三里穴同时针刺治疗对病窦综合征的窦房结功能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本地区城乡学龄期儿童的日均摄入能量、发育程度、血脂 (TC、HDL -c、LDL -c)的关系 ,为本地区学龄期儿童的保健及预防冠心病年轻化趋势提供建议。方法 :调查城乡 7~ 12岁 6个年龄组 2 2 2 0名 (每个年龄组分别均是 185名 )儿童的 1周膳食的品种和数量、身高、体重、血脂 ,计算日均摄入能量、罗尔指数、TC、HDL -c、LDL -c的均值 ,并对比分析。结果 :6个年龄组日均摄入能量城市分别为 7.11± 0 .4 3、7.19± 0 .5 7、7.36± 0 .95、8.4 4± 1.12、8.95± 1.6 2、9.80± 1.97兆焦尔 ,乡镇分别为 5 .34± 0 .2 2、5 .5 3± 0 .31、6 .0 2± 0 .37、6 .6 8± 0 .4 1、7.2 2± 0 .77、7.95± 0 .83MJ。罗尔指数城市男童分别为 115 .4 3± 4 .5 6、130 .79± 5 .73、10 0 .89± 3.2 7、12 1.38± 2 .83、12 0 .13± 3.12、112 .97± 3.12 ,乡镇男童分别为 10 0 .17± 1.0 9、10 3.79± 2 .19、10 3.87± 2 .0 9、10 2 .98± 3.15、99.37± 1.79、112 .34± 3.0 3;城市女童分别为 113.31± 4 .14、12 7.5 1± 2 .0 7、10 9.5 6± 5 .0 3、119.2 9± 3.79、117.2 1± 2 .5 9、10 8.83± 3.5 1,乡镇女童分别为 98.93± 2 .4 3、96 .10± 4 .0 7、96 .6 5± 3.83、96 .4 9± 3.0 1、97.2 1± 2 .74、1  相似文献   
10.
胃食管电极心室起博抢救心脏性猝死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胃食管电极心室起搏抢救心脏性猝死的临床应用。方法 :以 18例急重症缓慢型心律失常引起的心脏性猝死 ,进行 18例次胃食管电极心室起搏。结果 :16例 (88.9% )起搏成功。其中 15例 (83.3 % )起搏脉宽 40msec ,阈值 2 2 .1± 8.7V ;1例脉宽 10msec ,阈值 32V。结论 :体会有 3点优点 :①心室夺获率高 ,阈值电压低 ;②操作非创伤性、安全、方便、快速 ;③不需中断心肺复苏术 (CPR)的持续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