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大动脉顺应性与肾脏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5例,其中每分钟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增高27例(A组),正常28例(B组);非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5例(C组)。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腹主动脉扩张度和僵硬度,放射免疫法检查尿微量白蛋白,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检查肾脏储备功能和肾血流储备并进行比较。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组腹主动脉扩张度D=(2.87±0.96)×10-6cm2/dyn,僵硬度β=5.34±2.84;C组分别为(3.47±0.45)×10-6cm2/dyn和3.63±1.3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分别为P<0.01和P<0.05)。A组D值为(2.39±0.84)×10-6cm2/dyn,β值为6.53±2.62;B组分别为(2.94±0.71)×10-6cm2/dyn和5.12±2.46,两者比较差异亦均有显著性(均为P<0.05)。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分钟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与β值显著正相关(r=0.330,P<0.05),每分钟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与D值显著负相关(r=-0.338,P<0.05)。原发性高血压患者β值与肾功能储备(RFR)、肾脏血流储备(ERPFR)呈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364和-0.358,均为P<0.01);D值与RFR、ERPFR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371和0.369,均为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正常后仍然存在大动脉顺应性减退,大动脉的顺应性减退是导致肾脏功能储备和肾脏有效血流量储备功能下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对160例高血压病患者生活方式进行调查,并实施护理干预.结果 7项干预指标中,除体重指数外,其余6项指标干预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高血压患者不良生活方式有明显改善.结论 对高血压病患者的生活方式进行护理干预,能改善其生活方式,促进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胸膜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HA)预防结核性胸腔积液胸膜肥厚、粘连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初治中等量结核性胸腔积液52例,随机分组,治疗组27例,对照组25例,两组化疗都按2HRZS/4HR,首次抽液后治疗组胸膜腔内注入透明质酸钠凝胶25 mg(2.5 m1),对照组胸膜腔内注入生理盐水2.5 m1,注药后指导、鼓励病人深呼吸,每10~20 min变动体位1次,依次平卧位、患侧卧位、患侧俯卧位,避免半坐卧位,尤其禁止长时间的半坐卧位.结果治疗组胸穿次数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胸腔积液完全吸收时间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变短(P<0.05),治疗组胸膜厚度注药前(0.92士0.11)cm较注药后(0.57士0.13)变化有显著性(P<0.05),胸膜厚度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胸膜腔内注入透明质酸钠凝胶可预防结核性胸腔积液胸膜肥厚、粘连、促进胸水吸收,合理护理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综合心脏康复治疗对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2009年7月至2011年3月便利抽样法选择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CHD介入治疗术后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住院期间,观察组患者介入治疗后采取综合心脏康复治疗及护理,对照组患者介入治疗后只给予常规护理。随访1年,统计两组患者介入治疗后1年内心功能情况以及心脏缺血性事件复发再入院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心功能各项指标均较对照组有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患者因心脏缺血性事件复发再人院8例,占8.89%;而对照组患者因心脏缺血性事件复发再入院22例,占2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心脏康复治疗及护理可明显改善CHD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的心功能,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从而促进康复,对减少心脏缺血性事件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运动处方对冠心病康复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66例冠心病康复期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86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采取运动训练干预,分别采用西雅图量表(SAQ)对两组冠心病患者进行测定,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QOL),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心功能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西雅图量表(SAQ)的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心功能各项指标均较对照组好,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动处方可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增强治疗的信心,从而促进康复,达到提高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归因干预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遵医行为的影响作用.方法 将22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入院顺序先后随机分为研究组110例和对照组110例.研究组在常规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归因干预措施,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分别应用Morisky-Green测评表(MG),评价两组患者药物治疗的遵医行为,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结果 研究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遵医行为好的百分率为79.09%,对照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遵医行为好的百分率为59.09%,两组比较,x2为1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两者比较,U值分别为5.24、4.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归因干预能明显提高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的遵医行为,从而有效地控制患者高血压,降低高血压危害,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测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观察其脉压差值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测量17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计算动、静脉血压差值,以脉压65 mm Hg进行分组,脉压≥65 mm Hg为观察组,脉压<65 mm Hg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及心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年龄、病史和收缩压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其舒张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心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脉压是反映大动脉弹性的参数,与心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监测其脉压差值水平,能为临床判断病情、预测心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提供一个有价值的客观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机械通气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呼吸机机械通气的护理。方法:对28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呼吸机机械通气进行针对性的人工气道护理、心理护理以及撤机拔管后的护理,特别注意机械通气引起并发症的护理。结果:24例呼吸衰竭患者均能成功应用呼吸机机械通气改善换气与减少呼吸功,结合药物治疗后顺利撤机恢复自主呼吸。结论:对衰竭患者应用呼吸机机械通气进行合理有效的护理是治疗康复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9.
邱梅  黄锡球  梁冰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2):1528-1529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加支架(Stent)术后患者不舒适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28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加支架术后患者进行加强护理,观察患者精神紧张、腰部疼痛、伤口压迫痛、排尿困难、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舒适的减轻程度。结果:经过加强护理后患者感觉不舒适明显减轻。结论:加强护理能显著减轻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加支架术后患者的不舒适。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手术谈话后的心理变化及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200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手术谈话前两组常规治疗和护理相同,实验组在手术谈话后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和术前宣教及指导;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在手术谈话前及术前1小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两组手术谈话前SAS和SDS得分均高于划界分(50分),但实验组病人护理干预后焦虑抑郁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手术谈话可加剧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焦虑、恐惧的心理,针对性地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