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氧启动雾化吸入溴化异丙托品、普米克令舒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68例,随机分为A、B、C三个方案组,用氧启动雾化吸入治疗,A组21例药物配伍为0.025%溴化异丙托品溶液(爱全乐溶液)2ml加生理盐水2ml雾化吸入,B组23例布地奈德(普米克令舒)2ml加生理盐水2ml雾化吸入,C组24例溴化异丙托品溶液(爱全乐溶液)2ml加布地奈德(普米克令舒)2ml雾化吸入,观察记录雾化吸入前和雾化吸入后72hFVC和FEV1,雾化吸入药物前后进行血气分析,同时观察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评定。结果:在三组中,A临床症状改善有效率为66.67%,B组有效率为65.53%,C组有效率为91.67%,三组疗效比较,C组较A组和B组对照,有显著差异(P<0.05),三组用药后肺功能测定FEV1,FEV1%和FVC均有明显改善,C组较A组和B组改善更明显(P<0.05);血气分析用药前后各组间无明显差异,三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治疗中,采用氧启动雾化联合吸入溴化异丙托品、布地奈德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48例C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为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阿奇霉素组(n=24),对照组为单纯用头孢哌酮-舒巴坦(n=24),疗程均为7~14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3.33%,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5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3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阿奇霉素治疗CAP可提高疗效,缩短病程,且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医院感染 (nosocomial infection)颇受重视 ,已成为医务界的重要研究课题。恶性肿瘤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营养不良、化疗药物的作用、各种侵袭性医疗操作等因素 ,更容易受到病原微生物的侵袭而导致医院感染。本文对我院 2 0 0 1年以来住院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的调查分析。资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 我院 2 0 0 1年以来住院的恶性肿瘤患者 4 5 2例 ,均经病理和 (或 )细胞学证实 ,其中发生医院感染的 113例为感染组 ,共 187例次。男 6 9例 ,女 4 4例。年龄 2 2~ 95岁 ,平均 6 5 .75± 11.38岁。肺癌 5 1例 ,胃癌 13例 ,结直肠…  相似文献   
4.
肺癌相关肿瘤标志物与支气管-肺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相关肿瘤标志物(tum orm arker,TM s)对肺癌的诊断价值及与支气管-肺感染的关系。方法测定30例肺癌和195例支气管-肺感染病人血清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211(CA 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 SE)、糖链抗原199(CA 199)、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水平,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肿瘤组血清CEA、CA 211、CA 199、N SE均明显高于感染组(P<0.01),TSGF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感染组TM s均值低于正常参考值,但有部分病例高于正常参考值。感染组感染控制后TM s无明显下降,死亡病例CA 211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病例(P<0.01),血清CEA、CA 199、N SE水平在死亡病例与存活病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支气管-肺感染患者血清TM s无明显增高,对血清TM s增高的仍应注意排除肿瘤。  相似文献   
5.
老年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1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黄运平  陈弘群 《临床肺科杂志》2007,12(6):600-600,632
目的了解老年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病原菌及耐药情况。方法对160例老年HAP患者的痰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痰标本中分离出102株细菌,主要革兰阴性菌(61.7%),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占20.6%,克雷白菌属占14.8%,大肠埃希菌占11.8%,其它革兰阴性菌占14.5%。药敏分析,铜绿假单胞菌属、克雷白菌属、肠杆菌细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超过90%,对头孢唑啉的耐药率分别为96.5%、65%和100%。结论老年HAP患者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地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6.
下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在肺部感染中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研究越来越多,肺炎支原体是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病原体之一,特别是在下呼吸道感染中肺炎支原体越来越受到重视,肺炎支原体感染不但能造成长期心肺损伤,而且可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对患者极为不利。近3年来我院呼吸科开展了对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人常规行肺炎支原体检测,本文对所做的观察做一总结。  相似文献   
7.
序贯性机械通气抢救非COPD病因所致严重呼吸衰竭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简称序贯性机械通气)抢救非COPD病因所致严重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非COPD病因所致呼吸衰竭患者18例为非COPD组,COPD所致呼吸衰竭15例为COPD组。先经口气管插管正压通气,根据病情在3—7天内拔除气管插管改为无创正压通气。观察两组病例的血气分析指标、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例数、撤机成功例数、住院死亡例数等。结果非COPD组和COPD组治疗前基础情况匹配良好(P均〉0.05)。非COPD组有刨通气时间明显长于COPD组(P〈0.05),总通气时间、撤机成功例数、住院死亡例数两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住院费用明显高于COPD组(P〈0.05)。结论序贯性机械通气策略对非COPD病因所致呼吸衰竭可能也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8.
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运平 《临床肺科杂志》2011,16(11):1692-1693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部感染真菌的种类、易患因素、治疗。方法对62例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长期的疾病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和激素;侵入性操作等使COPD患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几率增加。综合治疗、合理用药是控制真菌感染的有效方法。结论近年来真菌感染成为肺部疾病严重的并发症,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应引起实验室和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局部麻醉下行支气管镜检查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行支气管镜检查或治疗的120例患者按年龄分为≥65岁组(60例)和<65岁组(60例),术前测定紧张度,术前、术中检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对支气管镜进入声门难易程度、恶心、窒息、咳嗽进行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1)2组患者在支气管镜进入声门时,左、右支气管检查中血压和心率均较术前升高,≥65岁组收缩压升高较<65岁组明显(P<0.05),心率增快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前紧张度≥65岁组低于<65岁组(P<0.01);(3)≥65岁组较<65岁组支气管镜进入声门容易(P<0.05);(4)≥65岁组愿意再次接受检查率为56.7%(34/60),<65岁组为46.7%(28/6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65岁组操作困难9例(15.0%),<65岁组操作困难10例(16.7%),失败4例(6.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局部麻醉下行支气管镜检查安全,患者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