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探讨TERC/MYC联合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子宫颈细胞学检测将195例宫颈脱落细胞分组为无上皮内病或恶性病变(NILM)80例,不能明确意义(ASC-US)49例,低度病变(LSIL)25例,不能除外高度病变(ASC-H)19例,高度病变(HSIL)17例和鳞状细胞癌(SCC)5例,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方法检测TERC和MYC基因拷贝数。结果 NILM、ASC-US、LSIL、ASC-H、HSIL和SCC患者中TERC阳性率分别为7.5%、18.4%、52.0%、57.9%、82.3%和100%。MYC阳性率分别为11.3%、24.5%、52.0%、52.6%、88.2%和100%。两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12.5%、30.6%、72%、78.9%、94.1%和100%。正常组(NILM)、低危组(ASC/LSIL)和高危组(HSIL/SCC)之间,TERC和MYC检测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TERC/MYC联合检测对于宫颈癌的分级,辅助细胞学检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波形蛋白(Vim)、癌胚抗原(CEA)、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P16蛋白等免疫组化标记物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与宫颈腺癌鉴别诊断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子宫内膜样腺癌(A组)与宫颈腺癌(B组)患者各8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Vim、CEA、ER和P16蛋白表达,并比较Vim、CEA、ER三联检测与Vim、CEA、ER和P16蛋白四联检测的各项功能指标。结果 A组的Vim和ER阳性率分别为71.25%、73.75%,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CEA和P16阳性率分别为73.75%、67.50%,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四联检测的特异度、敏感度及准确度分别为92.43%、56.44%、71.21%,B组分别为98.62%、58.57%、74.62%,均分别高于同组三联检测的特异度、敏感度及准确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Vim和ER阳性表达较高,宫颈腺癌组织CEA和P16阳性表达较高,p16蛋白联合传统三联检测可以提高子宫内膜样腺癌与宫颈腺癌鉴别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