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小儿胃肠功能障碍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预后。方法 :分析胃肠功能障碍的 3 3 2例危重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小儿胃肠功能障碍的早期治疗有效率为 92 7% ,中期为 3 8% ,晚期为 7 6% ;伴呼吸、心脏功能障碍时有效率为 74 7% ,伴肾脏功能障碍时有效率为 3 5 8% ,4个或以上器官功能障碍时有效率仅为 5 0 % ;危重病例评分<70分者有效率为 45 8% ,评分 71~ 90分者有效率为 73 6%。结论 :小儿胃肠功能障碍治疗的疗效与诊治的早晚及伴其它器官功能障碍密切相关 ,危重病例评分越低 ,预后越差。及早诊治、综合治疗是解除胃肠功能障碍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固尔苏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疗效.方法 对46例确诊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使用固尔苏治疗,观察分析用药前后临床表现、血气分析结果及胸片变化.结果 46例患儿中37例用药后临床表现及血气分析结果明显好转,胸片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痊愈37例,6例死亡,3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治愈率为80.4%.结论 早期应用固尔苏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疗效确切,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护理学基础》双语情景教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中专英语护理班学生创造一个平台,将专业知识与英语知识紧密结合,提高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方法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采用双语情景教学,通过老师双语理论讲授,英语情景演示,学生自编英语情景以及英语情景真人练习等授课方式实施,课后采用问卷调查了解教学效果.结果83.5%的学生认为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实施双语情景教学是有必要的,65%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英语应用能力有提高.结论在中专英语护理班开展护理学基础双语情景教学得到学生的认同,能提高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特别是中国入世后,医院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为提高竞争力,追求更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医院越来越意识到护理服务的重要性[1]。2005年,我院护理工作结合卫生部提出的“医院管理年”要求,改善护理服务流程,积极倡导人性化护理服务,即患者入院后除按护理常规进行治疗和护理、出院后按常规进行出院指导、健康教育外,增加由责任护士负责协助办理出院手续,进行出院指导,护送出院患者至门诊大楼前上车,出院回访等,为患者提供了连续的、全程的优质服务。从点滴和细微做起,努力提高患者满意度,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取得了较好的社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儿童再发性腹痛与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的关系,指导其临床防治。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1年3月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住院或门诊治疗的再发性腹痛患儿,经消化道钡餐、胃镜、腹部B超未发现器质性病变的患儿100例,随机分成腹痛1组和腹痛2组,分别60例和40例;同时选择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14种食物特异性IgG水平。结果腹痛1组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阳性54例,占90%,其中蛋清/蛋黄49例、牛奶41例;腹痛2组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阳性35例,占87.5%,其中蛋清/蛋黄30例、牛奶29例;对照组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阳性17例,其中蛋清/蛋黄15例,牛奶14例。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痛1组根据检验结果,对相关食物进行回避治疗2周后,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35例,症状有改善9例,症状无改善或加重16例,总有效率73.33%;腹痛2组总有效率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食物不耐受可能是再发性腹痛的原因之一,再发性腹痛患儿有必要进行血清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并进行食物回避治疗。  相似文献   
7.
霞浦县是斑氏丝虫和马来丝虫混合感染的中度流行区 ,1 95 8年普查人群平均微丝蚴率为 7.1 7% ,经过 40多年的反复查治 ,1 986年 9月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标准 ,1 998年 1 0月实现消灭丝虫病目标 ,现将消灭丝虫病的措施与效果分析如下 :1 流行概况霞浦县位于福建省闽东北沿海 ,辖 1 4个乡(镇 ) 2 94个行征村 ,1 4个居委员会 ,2 1 44个村庄 ,全县总人口 5 0 4 30 0人。 1 95 4年征兵体检时发现微丝蚴 ( mf)血症者 1 9例 ,1 95 6年唐伸璋等在我县开民丝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血检州洋乡的后港 ,赤岸和城关的西关村部份人群 ,其微丝蚴率 ( mf R)分…  相似文献   
8.
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表现6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惠清 《海南医学》2004,15(1):9-9,8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肿外表现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64例MP感染肺外表现患儿进行临床分析。结果64例MP感染患儿肺外表现主要为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损害,分别占25%、50%,心血管系统累及较少,只占125%,累及神经系统者病情严重,占住院MP感染患者的6.3%;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有效。结论小儿MP的肺外感染发生率很高,累及神经系统者病情严重,临床上应开展新的检查方法,提高对本病的认识,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9.
10.
小儿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白细胞介素-8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黏膜及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含量的关系。方法:对43例接受胃镜检查的患儿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其胃黏膜培养上清及血清中IL-8的含量,并比较Hp感染与非Hp感染患儿胃黏膜及血清中IL-8含量的差异。结果:Hp感染患儿胃黏膜中IL-8含量显著高于非Hp感染患儿(P0.05)。Hp感染组根治Hp治疗前后血清IL-8含量亦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Hp感染可以诱导胃黏膜炎症细胞合成IL-8,IL-8在Hp相关性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