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30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EDSTROM报告,在加拿大西拉布拉多煤湖区的采矿工人中,发现了48名尘肺,平均年龄38岁,最短工龄11个月,最长8年。粉尘中既含石英,又含石  相似文献   
2.
尘肺的纤维化形成是一个缓慢发展的病理过程。决定其转归有两个重要因素。①致病因素的质与量;②病变发展过程与速度。在相同质量粉尘的条件下,它对人体产生的危害,不仅在病变程度上表现有所不同,而且在进展速度上差别亦圾大,两者是互为影响的。国内外在进行尘肺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观察中,多以病变  相似文献   
3.
黄凤珠  林丽娟 《现代护理》2006,12(11):1059-1059
在临床工作中气管切开的病人较多,由于气管切开后管口直接与外界相通,管口的暴露易造成异物掉入气管内;又因气管切开后气管缩短,吸入气体未经生理气道的自然湿化,痰液粘稠易结痂,造成气管切开管腔被痰痂堵塞,影响病人的换气功能,临床上常用的方法是在气管套管外口上放一块单层湿纱布,需经常将纱布打湿,且纱布固定不容易,翻身时易移位,我们自制了一种气管切开病人的专用保护罩加持续气道湿化,应用于气管切开套管病人。经临床试用,效果满意。1材料与制作该保护罩取材方便,不需成本,即将平时输液用的250 ml塑料瓶一分为二,取瓶身高度4.5 cm,并…  相似文献   
4.
1973年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发现磷酸喹哌(抗矽-14)对实验性矽肺具有防治效果。1974年上海劳动卫生研究所首先开始临床试用。嗣后组成了协作组,全国先后有23个省、市,70  相似文献   
5.
为观察矽肺和矽肺结核病人非特异抵抗力的改变,作者将40例病人(Ⅰ期16人、Ⅱ期14人,Ⅲ期10人)分成4组:1组—单纯矽肺19例;2组—矽肺结核21例;又将矽肺结核分为:3组—缓进型  相似文献   
6.
作者曾于1977、1980年先后报道了聚丙酸吡酯、谷氨酸的抗矽肺作用,最近又对几种聚甲基丙烯酸酰胺衍生物的抗矽肺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作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并探讨延续性护理对膀胱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与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入组对象选择2015年1月—2017年3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膀胱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50例/组,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术后实施延续性护理,两组比较服药依从性、自我管理行为评分、血糖水平、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膀胱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后实施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出院后服药依从性,规范其自我管理行为,有利于控制其血糖水平,促使生活质量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加强家属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的高血压病患者6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33例,对照组3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包括健康教育、饮食护理、应用降压药物及血压监测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在患者入院时及住院的第2周末,采用生活质量评分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家属健康教育,可提高高血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如何防止和减少交义感染是预防医学中的主要问题之一,而如何清洁双手是个关键。本文第一作者在出国期间注意到洗手后用手纸揩干的方式已见减少,而代之以用电热烘手器烘干。回国后与新建电器五金厂合作,现已研制成功(见本期封三广告),经10余个单位试用和实验测试均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53岁。左膈下脓肿引流术后转来我院。查体:左上腹可触及一10×8×6cm之靭性肿物,轻度压痛,不活动。每日体温波动在37.3~39.8℃,白细胞在9,600~12,000之间。B型超声检查:左膈下可见一10.7×4.0×8cm之液性暗区,其内有散在强光点回声;壁厚而不规则。胸部X线透视:左膈肌升高约1个肋间。活动度减弱。经大剂量抗生素治疗症状无改善。剖腹探查术后诊断:左膈下脓肿。术后体温仍达40℃。术后25天引流管脱落。再次开腹从囊内吸出脓血性液约100ml,囊内组织松脆细腻。仍于腔内置管引流后逐层关腹。病理:变型性脂肪肉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