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临床上,肠造瘘患者日渐增多,而由于手术改变了正常的排便途径,术后不能随意控制排便,极易造成肠梗阻。而对该类患者治疗,除了口服排便药物外,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灌肠,由于肠造瘘口处无肛门括约肌,常规灌肠时,由于造瘘口较大,和肝管有机契合,肠压稍高就会导致灌肠液外溢,易弄脏患者衣被,给患者造成心理阴影,不能有效地保留灌肠液,从而达不到解除肠梗阻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先天性小耳畸形是由于胚胎发育早期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导致第一、二腮弓发育异常所引起的,主要有耳廓畸形、外耳道畸形、中耳畸形等[1]。据统计,小耳畸形是除唇、腭裂之外最常见的面部畸形,在西班牙人、美洲土著人及亚洲人中发病率较高[2],我国发病率约为5.18/10000[3],且该病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其比例约为2:1[4]。基因学研究显示,这种先天性小耳畸形是环境和基因因素共同导致的[5]。而这种先天性疾病由于外观的缺陷及伴随的听力障碍,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心理影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家人也易造成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进一步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6]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耳廓再造术来矫正畸形,以减轻患者生理、心理障碍。但该手术难度较大,良好的预后不仅与医生的技术水平有关,术后的护理、患者及亲属的积极配合对确保手术成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现就先天性小耳畸形耳廓再造术的护理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