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9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癫痫是人类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 ,患病率为0 .4%~ 0 .5 % ,其中大约 2 0 %的患者服用抗癫痫药物不能控制发作 ,这部分人称为顽固性或难治性癫痫 ,需手术治疗[1] 。视频脑电图技术的进步 ,对癫痫的诊断与致痫灶的确定有更精确的定位 ,因此 ,胼胝体前部切开术可以控制癫痫发作 ,极大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我科于 1995年 8月~ 1999年 8月共行 41例胼胝体切开术治疗难治性癫痫 ,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将其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 41例 ,其中男 2 7例 ,女 14例 ,年龄 8~ 45岁 ,病程 8~ 2 5年。病因 :头部外伤 6例 ,颅内炎…  相似文献   
2.
抗精神病药物在治疗精神病的同时常会引起各种副作用,除常见锥体外系反应、心血管及肝肾功能损害外,还可致麻痹性肠梗阻。通过对19例精神病人并发麻痹性肠梗阻的综合分析,笔者体会到只要医护人员及时发现便秘并能作出有效处理,麻痹性肠梗阻是可以避免的,且只有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才能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if$床资料 本组19例,男12例,女7例,年龄24-59岁,平均52岁,其中40岁以下者6例,4O岁以上者1例;精神分裂症9例,长期服用氯丙嗪;情感障碍性抑郁症者7例,服用丙咪噪;3例为…  相似文献   
3.
楚平华  闫景新  魏贵明 《护理研究》2006,20(29):2681-2683
[目的]探讨健康行为训练对学龄期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学龄期癫痫患儿87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给予相同的健康教育,但仅研究组实施健康行为训练。在患儿出院6个月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服药依从性、药物自我管理能力及对药物治疗效果的满意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除精力状态外,其余因子分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健康行为训练可提高学龄期癫痫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休闲娱乐康复对脑卒中病人焦虑、抑郁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96例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按康复科常规进行药物治疗、运动治疗、作业治疗及理疗等康复措施,康复组另给予休闲娱乐康复治疗。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改良巴氏指数评分、脑卒中病人生活质量量表分别于入组时和治疗3个月时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康复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改良巴氏指数评分及生活质量各因子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休闲娱乐康复能明显缓解脑卒中病人的负性情绪、提高生存质量及改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药物自我治疗技能训练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护理依从性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服用氯氮平治疗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为期12周的药物自我处置技能训练.采用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和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价2组患者的依从性,并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护理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药物自我处置技能显著提高.结论 药物自我处置技能训练有助于提高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护理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实施临床护理管理路径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贵明  楚平华  周庆兰 《护理研究》2005,19(24):2188-2189
[目的]探讨运用临床护理路径管理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7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按临床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则按常规的护理工作模式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病人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并发症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保证医疗护理质量的前提下,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管理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能够缩短病人的平均住院日,减少医疗费用,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魏春香  楚平华  魏贵明 《现代护理》2007,13(9):2367-2369
目的目的探讨自我管理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9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一般精神科治疗与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自我管理训练,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自理行为问卷(SCBQ)、总体幸福感量表(GWB)、自尊量表(SES)对2组患者进行训练前后康复状态的评估。结果1年末观察组BPRS、SDSS、SCBQ、GWB、SE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服药依从性、药物管理形式、对药物效果的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自我管理训练能减轻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提高患者的自理水平、幸福度、自尊程度、治疗依从性及康复效果,降低其社会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9.
癫痫是一种慢性神经系统疾病,必须长期、规则服用抗癫痫药物。据资料报道:患儿长期服药者中,不顺从行为的发生率达47.3%。造成癫痫患儿用药依从性差的原因,除有些药物存有明显副反应,患儿无法耐受外,病情缓解后自行停药和疑虑副反应也是主要原因,根据国内外相关文献的:限道,认为通过健康教育使患儿获得疾病知识,帮助患儿树立健康信念是提高癫痫患儿服药依从性的主要因素之一。根据知-信-行健康行为模式,在知、信的基础上还需要有健康行为的建立。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这一环节的干预,研究药物自我处置技能训练对学龄期癫痈患儿治疗依从性的影响,以期为寻找提高癫痫息儿药物治疗依从性的途径与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家庭干预对癫痫患儿行为及家庭环境的影响。方法将112例癫痫患儿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研究组实施为期1年的家庭干预,包括家庭教育和家庭访视。于患儿出院前、出院1年后评定家庭环境、患儿行为及疗效。结果出院1年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73.21%,对照组为32.1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研究组癫痫患儿家庭环境及患儿行为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家庭干预有利于指导家长给患儿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促进疾病康复,减少异常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