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7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阿立哌唑、氯氮平治疗6个月。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精神症状,用世界卫生组织编制的生活质量量表(WHO QOL-100)评定生活质量,用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改善。阿立哌唑组对WHO QOL-100各领域中,除精神支柱领域外,在生理、心理、独立性、社会关系和环境等领域的改善均明显优于氯氮平组;而氯氮平组仅明显改善心理领域。两组PANSS总分较疗前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阿立哌唑对阴性症状的改善优于氯氮平。阿立哌唑比氯氮平的不良反应少且轻。结论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优于氯氮平,有利于患者重返社会。  相似文献   
2.
老年痴呆症患者住院关怀与护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年痴呆症是老年期常见的一组慢性进行性精神衰退性疾病,在老年人的疾病谱和死亡谱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目前认为,老年痴呆症是由于慢性或进行性大脑结构的器质性损害引起的高级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组症候群,是患者在意识清醒状态下出现的持久的全面的智能减退,表现为记忆力、计算力、判断力、注意力、抽象思维能力、语言功能减退,情感和行为障碍,独立生活和工作能力丧失。  相似文献   
3.
人文关怀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实践和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精神科病房中的实践与效果。方法营造良好的人文气氛,改善病房环境,开展优质服务,全面提高护士的人文素质与患者的沟通的能力,并将人文关怀体现在护理服务的每个细节上。结果强化了护士的爱心、责任心,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了护患纠纷和投诉的发生,增加了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结论人文关怀在精神科的应用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魏春香  楚平华  魏贵明 《现代护理》2007,13(9):2367-2369
目的目的探讨自我管理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9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一般精神科治疗与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自我管理训练,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自理行为问卷(SCBQ)、总体幸福感量表(GWB)、自尊量表(SES)对2组患者进行训练前后康复状态的评估。结果1年末观察组BPRS、SDSS、SCBQ、GWB、SE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服药依从性、药物管理形式、对药物效果的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自我管理训练能减轻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提高患者的自理水平、幸福度、自尊程度、治疗依从性及康复效果,降低其社会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5.
6.
心理控制源和健康行为训练对抑郁症患者远期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心理控制源和健康行为训练对抑郁症患者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对首次发病、经住院治疗病情缓解的94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48例)在抗抑郁药治疗的基础上,合并每月1次的心理控制源和健康行为训练;对照组(46例)在抗抑郁药治疗上,每月进行1次门诊复诊。观察2年,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满意度和抑郁症复发率。结果2年末,研究组患者的内控水平[(14.68±4.72)分]、健康行为[(12.38±2.77)分]、生活满意度[(13.28±3.67)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27±3.00)分,(9.11±2.43)分,(10.32±3.14)分](P<0.01);研究组患者的复发率(20.83%)显著低于对照组(41.30%)(P<0.01)。结论对恢复期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控制源和健康行为训练,可改善其适应不良行为,提高其服药依从性和生活满意度,从而有效预防抑郁症的复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精神科男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精神科男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查,并与女护士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精神科男护士的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因子分均高于女护士(P<0.05)。结论精神科男护士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管理训练康复效果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将9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一般精神科治疗与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自我管理训练,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自理行为问卷(SCBQ)、总体幸福感量表(GWB)、自尊量表(SES)对2组患者进行训练前后康复状态的评估.结果 1年末观察组BPRS、SDSS、SCBQ 、GWB、SE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服药依从性、药物管理形式、对药物效果的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自我管理训练能减轻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提高患者的自理水平、幸福度、自尊程度、治疗依从性及康复效果,降低其社会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9.
护理干预对情感障碍患者认知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情感障碍患者认知行为的影响.方法将62例情感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情感支持;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认知行为护理干预.6周后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疗效.结果观察组干预后SCL-90评分中,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躯体化、精神病性各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降低情感障碍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及躯体症状,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0.
魏春香 《山东卫生》2004,(11):16-16
健康是人生存的基本需要,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石,卫生事业的基本目的是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生产力可持续发展。社会的进步必须以人的进步为基础,人的进步很大程度上体现在身体素质的完善和健康水平的提高。所以做好卫生工作,保障人民健康是政府的基本责任之一,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是我们社会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